液态烃类在透氧膜反应器中混合重整制氢/合成气
【摘要】:目前,燃料电池作为新一代的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而通过处理器直接或间接为燃料电池提供纯氢或富氢气体,无论是作为固定氢源还是移动氢源都备受关注,被认为是近期和中期燃料电池的最佳供氢方式。本论文通过透氧膜反应器,将氧的分离与烃类的部分氧化及水汽重整三个过程进行有机的结合(混合重整膜反应),达到空气分离和催化反应的一体化,从而为氢源提供了新的降低成本,提高操作安全性的可能途径。
论文首先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系统考察了庚烷分别和O_2,H_2O,CO_2,O_2+H_2O,O_2+CO_2,CO_2+H_2O重整过程中,催化剂LiLaNiO/γ-Al_2O_3上的积碳情况(积碳量和积碳类型),发现在水氧混合重整的反应中,催化剂上的积碳较少,而且没有石墨类型的积碳。这为进一步的膜反应奠定了基础。
然后,我们先以庚烷作为液态烃类的代表物,对Ba_(0.5)Sr_(0.5)Co_(0.8)Fe_(0.2)O_3透氧膜反应器中水氧重整膜催化反应性能进行了详细考察,得到液态烃类在该膜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的优化条件,并在此工艺条件下先后进行了庚烷,环己烷,正辛烷,甲苯,模拟石脑油和模拟汽油的水氧混合重整研究。在进一步的500小时模拟汽油混合重整的稳定性考察中,发现膜反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得到模拟汽油转化率100%,氢选择性94%和膜透氧量9ml/cm~2.min的好结果。
我们深入研究了长链烃类在膜反应器中进行混合重整的反应机理,发现膜反应器的引发过程是附着于膜片上LiLaNiO/γ-Al_2O_3催化剂颗粒由NiAl_2O_4转化为Ni~0的过程。在膜反应的过程中,从富氧端扩散到贫氧端的氧离子只有小部分直接和烃类在膜片上发生反应,大部分依然结合为气态氧,然后在催化剂上和烃类进行进一步的重整反应。
最后,在含硫物料的重整反应中,在透氧膜反应器中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有着更好的稳定性;而在膜反应器中,由无硫物料引发的膜反应比直接用含硫物料引发的膜反应有更好的催化活性与寿命。在含硫量为50ppm的100小时庚烷混合重整膜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具有稳定的催化活性,氢和一氧化碳的选择性在96%,91%。LiLaNiO/γ-Al_2O_3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抗硫性能。
|
|
|
|
1 |
吴惊涛,邓景发;膜催化研究 Ⅱ.多孔无机膜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反应器对甲醇脱氢反应的促进作用[J];化学学报;1994年01期 |
2 |
李雁,郭祀远,李琳,蔡妙颜,肖凯军;电磁作用改善酶膜反应分离过程的探讨[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6年05期 |
3 |
石秉荣,洪桂秋;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动向[J];饮料工业;1996年03期 |
4 |
董辉,邵宗平,熊国兴,佟建华,刘盛林,杨维慎;膜反应器中的甲烷转化反应[J];催化学报;2000年05期 |
5 |
时文歆,于水利,邱晓霞,赵丽晔,赵冰洁;膜组件与膜反应器除氧技术的比较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3年12期 |
6 |
尚珂;使用稳定的乳剂改进固定在膜反应器中的脂肪酶的稳定性、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年04期 |
7 |
吴泽彪,杨惟慎,房廉清,刘杰,刘世河,林励吾;无机膜反应器中丁烷脱氢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7年04期 |
8 |
李志华,刘长厚,王连军,葛善海;膜控制氧化反应器中丁烯氧化脱氢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
9 |
钟丽,杨维慎,刘杰,丛铀,刘世河,林励吾;无机膜反应器中乙苯脱氢反应的研究[J];催化学报;1995年06期 |
10 |
樊君,胡晓云,尚红伟,吕磊,大矢晴彦;膜反应器对CO_2甲烷化反应性能的影响[J];石油化工;2002年06期 |
11 |
王公应;微孔Al_2O_3膜的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1993年03期 |
12 |
孟广耀,彭定坤;无机膜——新的工业革命[J];自然杂志;1996年03期 |
13 |
石屹峰,金凤燮,吴怡莹,严复;反冲式膜生物反应器生产L-天冬氨酸[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7年04期 |
14 |
程万里,单寅生,朱中南;钯膜反应器中乙苯脱氢反应的研究Ⅲ.膜反应器的数字模型与模拟[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7年03期 |
15 |
郭金宝;杜迎春;;膜技术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J];化工时刊;2005年12期 |
16 |
宗希兰;伴随膜分离而引起的催化反应[J];化学工程师;1994年06期 |
17 |
李光涛,邵宗平,熊国兴,董辉,丛铀,杨维慎;几种混合导体陶瓷膜反应器的比较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2年05期 |
18 |
刘艳;;在间歇式和连续式搅拌膜反应器中利用脱酰胺酶催化生产烟碱酸[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年07期 |
19 |
陈信华;膜反应过程及其工程问题[J];现代化工;1992年05期 |
20 |
夏长荣,王亭,张卉,杨萍华,孟广耀,彭定坤;乙苯脱氢多孔膜反应器的研究[J];石油化工;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