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的方法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摘要】:近年来,对生物体基因组中存在的序列变异及多态性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序列变异及多态性检测技术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而能够批量、廉价地识别和检出序列变异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准确而又适于临床应用的序列变异检测的技术平台极其重要。
本论文首先制备了适于基因组序列变异及多态性检测的高效、经济的毛细管电泳(CE)筛分介质---短链线性聚丙烯酰胺(LPA)及毛细管涂层柱,并以小片段DNA分子作为目的基因,考察了其在短链LPA筛分介质中的迁移行为,探讨了聚合物存在特征对DNA分离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Ogston模型和高分子亚浓溶液线团收缩理论对上述CE-DNA筛分体系预测的合理性。
为建立对基因组序列变异及多态性进行快速筛选和检测的毛细管电泳平台,实现DNA筛分体系的经济化、系列化、专一化,论文利用自制的短链LPA筛分介质,在ABI310型遗传分析仪上建立了一系列基于自制LPA的序列多态性检测方法:1) 建立了对基因组中已知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快速检测和遗传分型的SNaPshot方法;2) 建立了对未知基因序列变异进行快速筛选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单链构象多态性/杂合分析、恒变性毛细管电泳等检测方法。系统考察了上述方法中各筛分介质、分离温度、分离电压、添加剂等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及其对分离的影响。在各自的优化条件下,用自制的短链LPA筛分介质与商品化筛分介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自制LPA筛分介质有更好的分离性能,更短的分析时间和更低的检测成本,也更适合于规模化分析和临床应用。
为验证以上方法的有用性,将上述平台应用于实际临床样本的研究。首先,对肿瘤样本的抑癌(癌)基因进行了序列变异及多态性的快速筛选,探讨了上述人群的肿瘤发展途径及患癌风险。其次,对分属于14个属34个种的270株临床常见病原菌的16S rRNA基因和16S-23S rRNA间区基因进行了快速分析,初步建立了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双重SSCP和RFLP标准数据库,并将检测结果与机器码相结合,使复杂数据简单化,为该法的早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
|
|
|
1 |
杨芳;何永蜀;李树德;沈培清;李清;李玛琳;;人工驯养树鼩生化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初步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
2 |
刘月环;柯贤福;楼琦;周莎桑;萨晓婴;;普通级Z:ZCLA长爪沙鼠在11个生化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初步研究[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6年03期 |
3 |
江佳富,吴晓明,左曙青,王日明,陈立泉,王炳才,敦哲,张泮河,郭天宇,曹务春;北京市褐家鼠种群遗传多态性及与汉坦病毒分布关系的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5年05期 |
4 |
薛丽;叶玉兴;易国辉;白玉杰;;AS-PCR方法检测中国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
5 |
梁欣;张亚同;程刚;胡欣;孙迎琪;杨晨;李可欣;孙春华;;基于连接酶反应检测硫唑嘌呤基因多态性及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年11期 |
6 |
杜宏;张林;周斌;张海军;梁伟波;沈月华;;微测序技术检测12个Y-SNP及其遗传多态性[J];法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
7 |
刘月环;金晓音;萨晓婴;;用19个生化基因位点研究普通级Z:ZCLA长爪沙鼠的遗传多样性[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7年03期 |
8 |
梁爱斌,顾龙君,沈浩,叶裕春;中国人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遗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8年07期 |
9 |
刘丽红,孙晶,施秀琴,曹峰林;HLA与结核病相关性研究[J];哈尔滨医药;2001年01期 |
10 |
袁晓军,顾龙君,赵金彩,陈文高,梁爱斌,叶辉;上海地区汉族人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分析(英文)[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年04期 |
11 |
陈辉,李晓雯,连建华,宋国英,程晓丽,贺颖,齐华,刘华,张钦宪;河南汉族人群六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4年06期 |
12 |
张洪勤;吴淑珍;毕云天;包其郁;;浙南汉族人群18号染色体上三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年11期 |
13 |
邹佳宁;宋聚先;常楚瑞;王晓丽;;贵州天麻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中药材;2006年09期 |
14 |
乔可;沈靓;赖江华;;DXS6804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克隆制备及其群体遗传学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
15 |
李松峰;徐林;龚继春;周丽宁;邓琼英;罗国容;;广西金秀瑶族12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16 |
张跃兵;罗学荣;刘霞;;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年02期 |
17 |
陆保;赵明伦;;广东湛江和广西贵县两个汉族群体腺苷脱氨酶的遗传多态现象[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89年01期 |
18 |
王小明,张贵寅,刘亚滨;哈尔滨地区汉族群体Tf亚型的调查[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19 |
谢红光,周宏灏;S-美芬妥英氧化代谢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1993年02期 |
20 |
侯一平,吴谨,苟清,李英碧,金泽明,陈雷铃,许云秀,吴梅筠;中国人群血液蛋白质遗传多态性及其应用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