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天然气中氩同位素组成的对比测定及差异分析

王宗礼  
【摘要】:正确的研究结论来自于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本文以烃类天然气中的Ar为研究对象,对十年前由不同机组,不同测试人员进行Ar同位素测试分析过的51个天然气样品进行了对比测定,检验原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和原有结论的正确性。 本次工作,建立了高真空、低漏率、低本底的气样进样、净化和分离管线,使得该系统与原有样品前处理系统相比,真空度提高了4个量级,漏率降低了5个量级,使得本底对样品气体的污染控制在仪器测量的误差范围之内;同时使用自制的可调温冷阱,实现了He+Ne、Ar、Kr+Xe的粗分离,为准确测定天然气中Ar同位素组成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分段静态平衡移样法”,有效的避免了分析过程中因各同位素质量数的不同而导致的同位素分馏。 通过对同一样品比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我认为原测量过程中存在大气的污染和同位素的分馏。如果依据VG5400MS测量~(40)Ar/~(36)Ar、~(38)Ar/~(36)Ar的精度(2~3%)为基准,则原测量结果与现测值产生了较大的偏离。以其应用实例误差(±20%)为参考,有73%的数据在误差范围之内。从原测量的总体数据分析,对于源岩年代的估算、气源追索、煤型气判识等重大问题的认识上,我认为依据原测量数据所总结的有关Ar同位素的一些地球化学规律仍然成立,是正确和科学的认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代金友;何顺利;陈安定;;靖边气田低含硫天然气成因探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4期
2 窦立荣;应用天然气藏的地质地化特征综合判断天然气的成因[J];新疆石油地质;1992年04期
3 张斌;肖中尧;吴英;卢玉红;李明和;刘永福;;塔里木盆地东南地区若参1井天然气成因初探[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4期
4 唐友军;;渤中地区天然气成因[J];断块油气田;2007年03期
5 郑建京 ,史斗;85—102—15课题“天然气成因理论及大中型气田形成的地质基础研究”通过验收和鉴定[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5年05期
6 申宝剑;黄智龙;刘洪文;许成;严再飞;陈觅;;深部流体对天然气成藏影响[J];石油实验地质;2007年03期
7 黄第藩,熊传武,杨俊杰,徐正球,王可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气源判识和天然气成因类型[J];天然气工业;1996年06期
8 张淑品;赵孟军;张水昌;赵陵;刘培初;;南盘江盆地秧1井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06期
9 束景锐,王建富;黄骅坳陷第三系天然气藏形成条件[J];中国石油勘探;1997年03期
10 李延钧,王廷栋,张艳云,陈世加,王绪龙;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成因与成藏解剖[J];沉积学报;2004年03期
11 万丛礼;周瑶琪;陈勇;王建伟;;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深部流体活动及其对奥陶系天然气形成的热作用[J];地学前缘;2006年03期
12 王多义;邓美洲;刘应汉;刘亚伟;李幸运;鲁人齐;;天然气中金属微量元素的发现及其生态环境意义[J];地学前缘;2008年06期
13 戴金星;;利用轻烃鉴别煤成气和油型气[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3年05期
14 刘文汇,徐永昌;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判别标志[J];沉积学报;1996年01期
15 李贤庆,肖中尧,胡国艺,田辉,周强;库车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J];新疆石油地质;2005年05期
16 郭金瑞;;太阳岛—葵花岛构造带天然气成因及成藏地质规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2期
17 郭建军;陈践发;段文标;李程善;师生宝;叶治续;;塔中Ⅰ号构造带奥陶系天然气成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06期
18 王招明;王清华;赵孟军;李勇;徐志明;;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年S2期
19 叶军,郭迪孝;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地化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1996年02期
20 李贤庆,肖贤明,唐永春,米敬奎,熊波,包建平;应用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评价天然气的成因[J];中国石油勘探;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孟军;张水昌;宋岩;;控制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三大主要因素[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刘远宏;赵国庆;孙东;;汤原断陷天然气成因类型划分[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王政军;马乾;赵忠新;朱光有;刘永昌;王建伟;张永超;;南堡凹陷深层火山岩天然气成因及其气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永红;;大杨树盆地杨参1井天然气成因特征[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卢进才;魏仙样;李玉宏;姜亭;;汾渭盆地富氦天然气成因及成藏条件初探[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孙永红;迟宏;;方正断陷天然气成因特征及勘探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刘伟;李景坤;李振广;宋兰斌;;徐深1井天然气成因与生气量计算[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武金云;陈能贵;张润合;陆俊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天然气成因与来源探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王万春;张晓宝;罗厚勇;李立武;;川东北地区富含H_2S天然气烃类与CO_2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陶士振;米敬奎;邹才能;戴金星;欧光习;;陆内裂谷型火山岩成藏地球化学特征:松辽盆地侏罗—白垩系火山岩为例[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四兵;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流体成因与天然气动态成藏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春;松辽盆地深层不同类型天然气成因机理及其成藏贡献[D];浙江大学;2009年
3 肖骏;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流体包裹体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斌;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典型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胡安平;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硫化氢气藏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军;松南气田营城组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及天然气成因[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2 曾庆鲁;廊固凹陷河西务构造带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刘大为;英台断陷深层烃源岩评价及天然气成因分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4 庞爱兴;廊固凹陷天然气成因及富集规律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5 赵杰;南堡凹陷天然气成因及有效烃源岩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张勇;合兴场—高庙子地区须家河组流体成因与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党洪艳;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天然气地化特征与气源追踪[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8 冯杰瑞;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史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廖军兆;云桂铁路老石山隧道浅层天然气危害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10 李小娟;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盒8段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气源对比[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瞿剑;36项鉴别指标揭示天然气成因[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巧然;科学探秘天然气成因[N];中国石油报;2011年
3 ;2008年中国石油集团科技十大进展[N];中国石油报;2009年
4 整理 周琰 万晓光;科技创新 引领发展[N];中国石油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孙利民;开辟油气勘探新领域[N];科技日报;2009年
6 记者 张英 冯家武;三企业共建技术平台开发东北天然气资源[N];中国石化报;2009年
7 和军校;石油科学家张文正 梦想花开鄂尔多斯盆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8 撰文 曾旺 赵双;强化科技创新 收获累累硕果[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月清 张晓波;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步入黄金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10 杨建超;探寻松南无机成因气分布规律[N];中国石化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