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的景观动态与荒漠化成因研究
【摘要】: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景观生态学是新近崛起的交叉学科,在资源与环境的规划和管理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作者将景观生态学应用于荒漠化研究。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采用遥感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的景观分类与制图、五十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的景观动态与荒漠化土地的扩展以及荒漠化成因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1) 在参考国外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套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荒漠化土地的景观分类与制图方法,并将这套方法在两个尺度(1:500,000和1:50,000)水平上应用于毛乌素沙地不同时期的景观制图。
(2)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五十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的景观动态,结果表明,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毛乌素沙地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幅度增长,荒漠化程度加重,景观异质性程度更高。
(3) 计算了五十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土地的扩展速度,并指出,这一时期荒漠化的发展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从时间上看,七十年代末以来荒漠化的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并且某些地区荒漠化土地出现明显的负增长;从空间上看,西北部纯牧区荒漠化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东部和南部的半农半牧地区。这一结论为正确评估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荒漠化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参考。
(4) 分析了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成因,认为,在几十年的时间尺度上,荒漠化土地的扩展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而气候波动只是荒漠化发展的背景条件。这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5) 研究了荒漠化过程中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的相互关系,得到了景观中主要景观要素类型的变化规律,并证明,景观异质性程度与景观中的干扰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而与荒漠化严重程度无关。
|
|
|
|
1 |
申卫博,王国栋,张社奇,解迎革,吴月芳;景观生态学及熵模型在荒漠化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
2 |
张世荣,薛丰昌,马昌忠;景观生态学在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应用[J];露天采矿技术;2005年03期 |
3 |
刘绍强;刘竹梅;;景观生态规划战略研究[J];绿色大世界;2007年06期 |
4 |
;第3届世界生态高峰会(EcoSummit 2007)在北京召开[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年03期 |
5 |
C.特罗勒;林超;;景观生态学[J];地理科学进展;1983年01期 |
6 |
王仰麟;农业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1998年02期 |
7 |
肖笃宁,李秀珍;国外城市景观生态学发展的新动向[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年03期 |
8 |
张慧,缪旭波,孙勤芳;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农村生态环境;2001年01期 |
9 |
张芳;赵全升;;景观生态学在铁路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0期 |
10 |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二版)[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年02期 |
11 |
焦丽;严军;高永根;田树萍;;自然式人工湿地的营造与作用[J];中国城市林业;2011年02期 |
12 |
刘亚萍;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在规划设计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J];贵州科学;2005年01期 |
13 |
彭林;;休闲果园的硬质园林景观设计元素[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7年07期 |
14 |
陈彩霞;陈雪梅;甄坚伟;;房地产开发对广州市区北部景观生态的影响[J];热带地理;2008年02期 |
15 |
胡波,黄川友,袁利敏;景观生态学方法在拉鲁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4年04期 |
16 |
姜妮;;荒漠化,挑战中国生态安全——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防治荒漠化首席专家卢琦博士[J];环境经济;2006年06期 |
17 |
于红伟;安志东;王胜兴;王彩霞;;土地沙化荒漠化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以正镶白旗为例[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年04期 |
18 |
胡海;;景观生态学在铁路景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
19 |
乔莉莉;;论景观生态学的对象和任务[J];成功(教育);2010年10期 |
20 |
克日亘;;论我国荒漠化的成因及其防治[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