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宗明;刘殿伟;宋开山;张柏;张树清;李方;金翠;杨婷;;土壤类型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8年05期 |
2 |
黄妮;刘殿伟;王宗明;;1986年~2005年三江平原水田与旱地的转化特征[J];资源科学;2009年02期 |
3 |
宋开山;刘殿伟;王宗明;张柏;金翠;李方;刘焕军;;三江平原过去50年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8年04期 |
4 |
李晓燕;赵广敏;李宝毅;;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变化态势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05期 |
5 |
周旺明,王金达,刘景双,杨继松;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区域气候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5期 |
6 |
张泽龙;;三江平原草场利用方法的试验[J];养殖技术顾问;1987年Z1期 |
7 |
张景山,于新英;三江平原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水利经济;1999年01期 |
8 |
张友民,刘兴土,肖洪兴,王立军,张镝;三江平原芦苇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9 |
徐小锋,宋长春,宋霞,宋新山;湿地根际土壤碳矿化及相关酶活性分异特征(英文)[J];生态环境;2004年01期 |
10 |
;自然资源学报第21卷(2006年)总目次[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6期 |
11 |
;中国水利实业开发总公司在三江平原建立全国饲料原粮基地[J];水利渔业;1991年04期 |
12 |
张守金,王学农,袁斌;“以稻治涝”是近期解决三江平原渍涝的好办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8年02期 |
13 |
王丽华;三江平原人工林天然化的生物多样性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00年02期 |
14 |
郑玉琪,刘景双,王金达,于君宝;三江平原典型沼泽生态系统毛果苔草枯落物中化学元素变化分析[J];中国草地;2000年03期 |
15 |
张芸,吕宪国;排水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影响[J];农村生态环境;2001年01期 |
16 |
肖晓芬,谢兆才,刘长河,刘朝权;浅议三江平原涝区的治理[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1年02期 |
17 |
刘振乾,刘红玉,吕宪国;三江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02期 |
18 |
王毅勇,杨青,刘振乾;三江平原典型低湿地雨养农田水分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年01期 |
19 |
付强,梁川,杨广林;三江平原井灌水稻发展潜力探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2年01期 |
20 |
魏宏刚,付强;基于季节时序模型的水稻区降水量预测[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2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