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东北地区土壤湿度被动微波遥感高精度反演方法研究

郑兴明  
【摘要】:地球表层土壤含水量只占全球总水量的很少一部分,但它是联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其变化影响着地表能量分配与蒸散过程,制约着区域水分、能量循环,对于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土壤湿度决定农作物的水分盈亏,土壤湿度过低或过高都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出现旱涝灾害,因此实现土壤湿度的时空动态监测能为“精准农业”、干旱预警以及作物估产服务。 微波具有穿透低矮植被冠层探测浅表层土壤特性的能力,更因复相对介电常数对土壤水分的高敏感性,微波遥感已成为大尺度土壤湿度反演的最有效技术。论文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土壤湿度与积雪参量高精度微波遥感反演机理研究(KZCX2-YW-340)”的支持下开展研究工作。论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湿度研究进展,凝练了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湿度理论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东北地区区域特色,利用电磁波传播理论,结合地基被动微波遥感实验,深入开展了植被覆盖下土壤微波辐射模型的研究,重点开展了东北典型农作物玉米耕地、吉林西部盐碱地土壤湿度的被动微波遥感反演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几方面创新性研究成果: (1)根据空间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的傅里叶变换对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笔束天线微波辐射计测量地表功率谱密度,通过傅氏变换得到表面空间自相关函数,最终解得粗糙表面粗糙度参数(表面均方根高度与空间自相关长度)的方法。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通过离散化方法建立了周期性结构表面的微波辐射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表面发射率模拟,揭示出周期性表面微波辐射具有方向性的特点,该表面微波发射率与平坦表面的差异与垄的结构参数(垄高、垄周期)有关。利用多角度亮度温度的土壤湿度反演结果证实了周期性表面对土壤湿度反演精度存在影响这一观点,并且考虑周期性表面模型能够提高土壤湿度反演精度。 (3)根据地基长时间系列遥感实验数据,利用零阶微波辐射传输模型进行了不同生长季玉米冠层覆盖下的农田土壤湿度反演研究,通过比较四种反演模式的反演结果,发现即使在植被冠层覆盖下周期性表面模型也能改进土壤湿度反演精度,同时,还发现当植被光学厚度与植被含水量呈二次幂关系时,土壤湿度反演精度能够得到改进。 (4)根据盐碱土介电常数的频率响应差异,利用双频地基微波辐射计亮度温度数据实现了盐碱土土壤水分和盐分的提取,土壤湿度反演平均误差约为0.009cm3/cm3,土壤盐分反演绝对误差变化范围为0.5-12g/kg,平均绝对误差为3g/kg,这证实了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数据提取盐碱土壤参数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5)结合蒙特卡罗方法和矩量法对农田表面后向散射系数进行模拟,结果表面后向散射系数随着土壤表面土块的增大增多而变大,且角度依赖性变小;利用双层冠层辐射传输模型,模拟了农田作物冠层后向散射系数,发现后向散射系数随着冠层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地表粗糙度的增加而降低。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晋英;颉志伟;;土壤湿度对苗木成活和生长影响试验初报[J];山西林业科技;1992年04期
2 徐盛生;苗丰祚;曲在良;;保护地蔬菜苗期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知识;2000年13期
3 王林权,孙春梅,邢维芹,李生秀,李亚军;冬小麦拔节期追肥与土壤湿度的生物效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年01期
4 何志斌,赵文智;半干旱区流沙固定初期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湿度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4期
5 李军;陈兵;李小芳;程积民;郝明德;;黄土高原不同干旱类型区苜蓿草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效应[J];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6 周秉荣;申双和;胡玲;;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土壤湿度信息的技术方法研究[J];青海气象;2007年04期
7 张红卫;申双和;陈怀亮;;不同土壤湿度下小麦叶气温差对光照强度的反应及对蒸腾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8 李红梅;马玉寿;;基于EOS/MODIS的青海草原春季干旱监测模型[J];草业科学;2008年11期
9 王晓婷;郭维栋;钟中;崔晓燕;;中国东部土壤温度、湿度变化的长期趋势及其与气候背景的联系[J];地球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10 张健;刘小英;王敏;;土壤参数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机化研究;2009年07期
11 ;尚品[J];科学世界;2009年04期
12 王建源;杨荣光;;土壤湿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13 肖金如;土壤湿度和田间持水量的测定法[J];湖北农业科学;1959年06期
14 姚建业;赵丛海;王石榴;;浇足底墒 减少玉米丝黑穗病[J];农业科技通讯;1981年06期
15 Earl B.Minton ,Richard H.Garber ,王亨来;棉花幼苗复合病害的防治[J];江西棉花;1984年01期
16 黄文华;;土壤水分蒸发的驻波函数解[J];中国农业气象;1984年04期
17 任玉民;吴芝成;;辽河下游滨海地区旱田盐碱土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水分状况的研究[J];盐碱地利用;1984年02期
18 Н.И.Калинин ,芦满济;气温影响下春小麦的籽粒品质变化[J];麦类作物学报;1987年03期
19 田均;;巴盟河套灌区糜子灌水增产的试验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1989年06期
20 唐春生;高焕文;;冬小麦机器播种日期的计算机模拟[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舒;钟若飞;李芹;覃梦丽;;基于AMSR-E数据的云南省干旱监测[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2 杨宝钢;丁裕国;刘晶森;陈斌;;考虑植被的热惯量法反演土壤湿度的一次试验[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李芹;;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土壤湿度反演试验[A];全国农业遥感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薪;李宗谦;;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湿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反演方法[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赵逸舟;马耀明;马伟强;李茂善;孙方林;王磊;向鸣;;藏北高原土壤温湿变化特征分析[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吴春雷;秦其明;;一种适应植被覆盖的土壤湿度遥感监测方法[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7 周祖刚;谈哲敏;;陆面过程对梅雨锋暴雨数值模拟影响的研究[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8 段崇棣;李浩;;用于海洋盐度和土壤湿度观测的星载微波辐射计[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9 张秀芝;吴迅英;;中国土壤湿度的垂直变化特征研究(摘要)[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左志燕;张人禾;;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前期土壤湿度的联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兴明;东北地区土壤湿度被动微波遥感高精度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2 杨娜;基于云参数干旱遥感监测模型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土壤湿度同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得勤;土壤湿度的模拟和估算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马媛;新疆土壤湿度的微波反演及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5 王斌;基于无人机采集图像的土壤湿度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张靖;数字波束形成微波辐射计性能分析及误差校正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昊睿;陆面数据同化方法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少锋;汞矿化带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林陶;汞在水旱轮作系统的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西南大学;2007年
10 赵瑾;固定波束指向星载微波辐射计定标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利彪;用MODIS-TVDI方法及AMSR-E数据分析蒙古高原土壤湿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段左俊;崖州扁豆的营养条件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年
3 高照阳;基于温室微灌的双湿度(土壤和空气湿度)自动测控系统设计与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4 孙有丰;土壤湿度和气温对茶树生长影响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5 姚坤;基于MODIS的伊犁博州土壤湿度的反演[D];新疆大学;2009年
6 吴徐燕;基于常规气象资料计算的中国大陆土壤湿度的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邢文渊;基于MODIS影像数据反演干旱区土壤湿度方法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8 杜嘉;土壤表现为非朗伯体的土壤湿度临界值的确定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晓峰;土壤湿度廓线综合反演试验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李佳;土壤水文特征对陆面过程影响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媛 编译;新观测证明土壤湿度和暴雨存在密切关系[N];中国气象报;2011年
2 张洪书;如何测定土壤湿度[N];承德日报;2005年
3 益农;目测土壤湿度法[N];山西科技报;2003年
4 河南黄河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肖磊;四项技术有效控制施工成本[N];中国花卉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贾婧 实习生 李彦伟;微波辐射计:准确的预言家[N];科技日报;2005年
6 水清;麦种吸水过多会“胀死”[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7 大用;红花的灌水与施肥[N];新疆科技报(汉);2008年
8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陆魁东;入秋雨水不足 初冬旱情持续[N];湖南科技报;2007年
9 武汉 余俊芳;湿敏传感器和气敏传感器的应用[N];电子报;2006年
10 翟广华;棚室番茄烂根病咋治[N];河北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