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种属泥炭纤维素碳稳定同位素组成与全新世青藏高原东部西南季风变化
【摘要】:泥炭的形成和积累主要受控于气候,其次是地质、地貌和水文等因素。作为一种重要和理想的气候信息载体,泥炭已经与冰芯、海洋及湖泊沉积、黄土堆积、洞穴碳酸盐沉积、树轮和珊瑚礁等其它类型的自然地质档案一样,逐渐为国内外致力于古气候变化研究的学者所接受,并将其重点应用于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信息的提取。
本研究在已有的泥炭混合植物残体纤维素碳稳定同位素记录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气候信息的基础上,首次提取泥炭中单一种属植物残体—木里苔草(Carexmulieensis)纤维素,测定其碳稳定同位素,并以其时间序列作为一种新的西南季风代用指标,揭示该区域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研究表明:
1.木里苔草的碳稳定同位素时间序列是西南季风强度变化的敏感代用指标。约11800~11200 cal aBP期间,木里苔草纤维素的δ~(13)C记录处于最大值,表明该时段西南季风活动最弱,气候干冷,对应于普遍发生并存在的新仙女木事件;它清晰地指示了该区全新世的下限年龄为约11200 cal aBP(~(14)C年龄约9900 aBP);从约11200 cal aBP起该区迅速进入湿暖的全新世阶段,季风活动迅速增强;在约10800~5500 cal aBP期间,季风总体保持在强盛状态,但其间有4次突然减弱,气候变干冷;约从5500 cal aBP起季风活动在波动中逐渐减弱,其中有4次减弱最为明显。
2.木里苔草纤维素碳同位素所记录的12000年以来的所有9次西南季风活动的突然减弱与同时期北大西洋发生的冰川漂移碎屑沉积物事件(IRD事件)一一对应。这种密切的相关关系表明,西南季风强度的波动可能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对海洋热盐环流引起的地球南北方气候波动变化的响应。
3.木里苔草纤维素碳稳定同位素所指示的西南季风有952,557,475,312,211和77年等一系列周期。其中557年和77年两个周期分别与北大西洋深层海水环流的550年的周期和76年的气候周期非常吻合。这表明西南季风与北大西洋气候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由于557年和77年的季风周期又都分别类似于530年和80年的太阳活动周期,这表明太阳活动可能对西南季
|
|
|
|
1 |
林景星;福建沿海全新世海进的初步认识[J];科学通报;1979年11期 |
2 |
王宗涛;浙江海岸全新世海面变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2年02期 |
3 |
凌申;盐城市境内全新世以来的海陆变迁[J];东海海洋;1989年03期 |
4 |
韩淑媞;北疆巴里坤湖全新世环境变迁序列[J];地质科学;1992年S1期 |
5 |
William Y.B. Chang,许雪珉,杨景荣,刘金陵;从沉积物特征谈太湖的演变[J];湖泊科学;1994年03期 |
6 |
孙东怀,周杰,吴锡浩;全新世气候适宜期黄土高原及黄土/沙漠过渡区年降水量的初步恢复[J];中国沙漠;1995年04期 |
7 |
张虎才;撒哈拉沙漠东北部全新世气候环境与人类活动[J];中国沙漠;1997年03期 |
8 |
刘嘉麒,吕厚远,J. Negendank,J. Mingram,骆祥君,王文远,储国强;湖光岩玛珥湖全新世气候波动的周期性[J];科学通报;2000年11期 |
9 |
赵全科;山东全新世史前文化繁荣的环境基础[J];福建地理;2000年03期 |
10 |
赵文宇,庞奖励,黄春长;全新世中国北方气候变化及环境特征[J];固原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
11 |
陈吉阳;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全新世冰川变化的地衣年代学等若干问题之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88年01期 |
12 |
蔡克明;威海海湾全新世海面变化[J];海洋科学;1990年05期 |
13 |
赵希涛,鲁刚毅,王绍鸿,吴学忠,张景文,谢志仁,杨达源,郑长苏,任剑璋;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地层及环境变迁与海面变化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90年04期 |
14 |
李华章;刘清泗;汪家兴;;内蒙古高原黄旗海、岱海全新世湖泊演变研究[J];湖泊科学;1992年01期 |
15 |
许东满;郑祥身;许湘希;;长白山天池地区全新世以来火山活动及其特征[J];第四纪研究;1993年01期 |
16 |
李道高,郭永盛;鲁东南滨海平原全新世海进地层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5年05期 |
17 |
贺秀斌,唐克丽,雷祥义;黄土高原全新世黄土重矿物研究及其土壤发生学意义[J];地理科学;1996年02期 |
18 |
黎广钊,梁文,廖思明,方国祥;广西沿海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年03期 |
19 |
王绍鸿,赵希涛;江苏建湖庆丰剖面全新世有孔虫与海面变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20 |
李学杰;韩建修;唐荣革;陈芳;方小波;陈超云;李国胜;;南海北部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变[J];南海地质研究;1997年0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