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洋动力灾害研究
【摘要】: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强海洋动力过程。中国是全球少数几个同时受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危害的国家之一。风暴潮的破坏性巨大,做好风暴潮的预报与评价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风暴潮的预报一般可分为“经验统计预报”和“动力-数值预报”两大类。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门将风险学引入灾害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着重于对灾害发生及其损失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研究。
本文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数值预报的方法,对风暴潮预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实际数据对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实验。经实验验证,本文所做的工作对当前风暴潮的预测及相关的防灾减灾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重点研究了严重风暴潮过程的模拟。由于风暴潮发生时整个时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时空模拟问题,所以要选择合适的风暴潮灾害预报模型。为了准确预估、分析风暴潮的情况需要对潮波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模拟情况,分析各种风暴潮引发洪水的影响范围和历时,以确定危害程度及应采取的措施。
其次,在对风险基本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自然灾害涉及的风险评估原理。当样本不多时,所有样本提供的风险知识是不完备的。由于不完备信息是一类模糊信息,根据信息扩散原理,一定存在着一个适当的扩散函数,可将传统的观测样本点集值化,以弥补资料不足的缺陷,达到提高风险估计精度的目的。本文采用模糊信息粒化以及信息扩散的相关原理,提出了基于小样本模糊风险的风险评估模型。对中国沿海的特大台风风暴潮灾害进行了风险分析与评估。预测结果与特大台风暴潮实际发生的情况基本相吻合,对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潮位的预测方面,从历史数据选取极值高潮位来临前一天的各项指标数据,包括实测高潮位、台风参数、气压参数,作为预报因子。利用三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这些指标与极值高潮位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各项统计检验。由于不同时刻的数据对极值高潮位的影响作用不同,引入适当权函数。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极值高潮位统计预报模型,实现了自动化,并且由于计算简单,可用于实时预报。其预报时间可达24小时,并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好的效果,适合推广使用。
本文采用信息扩散方法解决了在地质灾害评估系统中存在的一类主要模糊信息。这类模糊信息是由于不完备信息产生的模糊信息。基于上述理论背景,系统流程设计如下:首先,收集台风和上游来水因子等影响风暴潮发生的数据,分别采用单站预报模式和神经网络预报模式预测近期风暴潮发生的极值高潮位。然后,采用信息扩散,挖掘出尽可能多的有用的信息,以提高系统风险识别的精度。
最后,在各种数据的支持下,本文利用可视化软件进行了可视化系统开发工作。并在可视化系统中,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将沿岸地区的地形和潮位叠加显示。同时,在风险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对沿岸各区域的受灾风险通过可视化的方法予以表示,形象直观地为相关部门提供防灾减灾依据。经实验,证明该可视化系统能快速、准确地显示各种数据,为风暴潮灾害中的防灾、抗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
|
|
|
1 |
李杰;于福江;李洋;史尧;;珠江口地区台风风暴潮的数值模拟试验[J];海洋预报;2009年02期 |
2 |
李希茜;林丽茹;赵雪;宋萍萍;冯伟忠;;南海区高分辨率非线性耦合作用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试验与研究[J];海洋预报;2008年04期 |
3 |
于福江,张占海,林一骅;一个稳态Kalman滤波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2年05期 |
4 |
吕宜男;;海流和风暴潮数值模拟研究喜获成果[J];海洋技术;1991年01期 |
5 |
张保明,吴少华;9204号台风风暴潮的预报[J];海洋预报;1992年04期 |
6 |
项素清,曹美兰;舟山港台风风暴潮的气侯特征[J];海洋预报;2003年02期 |
7 |
宋立荣;粤东海岸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J];海洋预报;2003年04期 |
8 |
朱军政;杭州湾台风风暴潮综合水位预报可视化[J];海洋预报;2003年04期 |
9 |
叶雯,刘美南,陈晓宏;基于模式识别的台风风暴潮灾情等级评估模型研究[J];海洋通报;2004年04期 |
10 |
谢亮;卓向正;;温州港台风风暴潮分析及其预报[J];浙江气象;1991年02期 |
11 |
陈家新;陈文凯;;黑色八月大劫难——’97-11台风在中国登陆[J];海洋世界;1997年11期 |
12 |
刘科成;上海港台风风暴潮的初步研究[J];气象;1985年05期 |
13 |
叶雯,刘美南,陈晓宏;感知器算法在台风风暴潮灾情等级评估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4 |
王晶;卢美;丁骏;;浙江沿海台风风暴潮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海洋预报;2010年03期 |
15 |
李永康;环渤海台风风暴潮的初步分析[J];气象科学;1992年01期 |
16 |
刘敦训,路西曼,金伟福,郝家学,张洪卫;黄河三角洲9711号台风风暴潮过程分析[J];山东气象;1999年01期 |
17 |
韩小燕;张钊;;0414号强台风“云娜”风暴潮特征分析与总结[J];海洋预报;2006年02期 |
18 |
易笑园;余文韬;闫智超;李胜山;;几种台风风暴潮预报方法在实际预报中的运用及比较[J];海洋预报;2006年04期 |
19 |
于福江,张占海;Kalman滤波风暴潮数值预报四维同化模式研究进展[J];海洋预报;2002年01期 |
20 |
王培涛;于福江;刘秋兴;董剑希;;福建沿海精细化台风风暴潮集合数值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J];海洋预报;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