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黄、东海典型生态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刘敏  
【摘要】:海洋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是了解海洋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及其功能的前提。为了更好的了解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微生物群落对生态过程的响应,本论文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PCR-DGGE和16S rDNA克隆)对典型海区和特殊生态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细菌群落对浮游植物水华事件的响应,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黄海中部春季浮游植物水华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首次进行了调查。在2007年航次中,研究了春季水华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两种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统计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不仅水华站和水华过后站之间的细菌群落组成不同而且水华站的水华期和水华消亡期之间的细菌群落组成也表现出不同。在门(phylum)的水平上,水华站细菌群落的优势菌群是Alphaproteobacteria, Cytophaga-Flavobacteria-Bacteroides (CFB)和Gammaproteobacteria,而水华过后站的优势菌群则为Alphaproteobacteria和Gammaproteobacteria。在目(order)的水平上,水华过后站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优势细菌类群,相比之下,水华站观察到了优势细菌类群,并且随着水华发生的过程,这些优势类群会发生变化。Rhodobacterales (主要是Roseobacter)和Flavobacteriales (主要是Flavobacterium)是水华发生期间的优势细菌类群,而Roseobacter成为水华消亡期唯一的优势类群。从生物地理的角度来看,黄海水华相关的细菌群落结构类型与世界其他海域浮游植物水华的是相似的,这表明某些特异的细菌类群广泛的出现在世界不同海域的浮游植物水华过程中。结合过去关于浮游植物水华期间的细菌群落研究,本研究的结果表明Rhodobacterales和Flavobacteriales作为浮游植物水华相关的优势细菌类群具有全球分布的特点,表明这两个类群在浮游植物水华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9年的航次中,在2007年的研究基础上更关注春季水华过程中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时间尺度及垂直尺度的变化以及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分布的影响。通过对DGGE图谱中条带分布的聚类分析发现在两个水华站都观察到了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但是垂直尺度上的变化只在其中一个水华站(B20站)观察到。此外,用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的方法研究了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分布的影响,表明硅酸盐、盐度和水深对细菌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地影响。DGGE条带测序结果表明黄海中部春季浮游植物水华过程中的优势细菌群落类群与2007年的一致,为Alph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和CFB。 富营养化及其导致的藻类暴发对近岸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仍不是很清楚。本论文研究了浒苔(Ulva prolifera)藻体表面及胶州湾浒苔绿潮暴发区域海水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克隆文库的统计分析表明两个时期(浒苔旺盛期和凋亡期)的藻体表面的细菌群落结构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藻体表面的细菌群落的优势类群是Alteromonadales,Flavobacteriales,和Rhodobacterales。四个海水样品( A-/B-/C-/D-SW )中都检测到了Gammaprote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和CFB,然而这三类菌群在四个样品中的分布不同,在特定的样品中伴随着特定细菌类群的出现,导致细菌群落组成随绿潮发生过程而发生变化。优势细菌类群在A-SW中为Alteromonadales和Rickettsiales,B-SW中为Flavobacteriales和Alteromonadales,C-SW中为Alteromonadales和Campylobacterales,D-SW中为Rickettsiales,Rhodobacterales和Flavobacteriales。某些特异的优势类群出现在特定的海水样品中,例如C-SW中出现的Campylobacterales和D-SW中的Actinobacteria。这一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理解Ulva绿潮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人类活动近年来给近岸生态系统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了解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了受人类活动影响巨大的胶州湾海湾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不同季节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GGE条带数目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结果都显示8月份样品的细菌类群多样性最高而11月份样品的最低。根据DGGE条带有无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四个月份的样品各自聚为一个分支,四个月份样品的菌群结构变化较为明显,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变化;在空间上看,各样品的空间分布在不同的月份表现出不同的分布格局。胶州湾海水样品的细菌类群主要有Gammaproteobacteria (40%),Alphaproteobacteria (16%),CFB (16%),Actinobacteria(12%),Actinobacteria (4%),Planctomycetes(4%),Firmicutes (4%)和Unclassified bacteria (4%)。CCA分析表明温度、磷酸盐和总氮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最显著的环境因子,表明富营养化对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 长江口是重要的海陆交界处,环境复杂多变,有季节性的低氧现象,古菌群落是如何响应如此多变的环境条件的,这对于理解河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很重要的。本论文分析了6月、8月和10月长江口低氧区及毗邻海域五个站点的古菌群落结构以及环境因子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对DGGE图谱的聚类分析揭示古菌群落多样性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10月份的样品聚在一起,与6月份和8月份的分开。DGGE条带测序结果表明长江口低氧区及毗邻海域的优势古菌群落类群为Euryarchaeota (主要是Marine Group II)和Crenarchaeota。CCA的结果表明盐度影响古菌群落结构组成的关键环境因子,溶解氧对其影响不显著。 通过本论文的实验,初步认识到不同的生态过程有其特定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点,微生物群落组成对特定的生态过程作出积极响应,同时发现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分布有显著地影响,并且在不同的生态过程中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的控制因子不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3条
1 贾俊涛,宋林生,李筠;T-RFLP技术及其在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2004年03期
2 罗同阳;高庆华;董聪;马金国;王玥;王庆庆;;白洋淀水域夏季细菌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淡水渔业;2021年01期
3 邹湘;易博;张奇春;邸洪杰;;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氮循环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年12期
4 洪璇;刘彬彬;张晓君;赵立平;;喹啉与吲哚驯化的反硝化反应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比较[J];微生物学报;2008年04期
5 张尚毅;刘国涛;谢梦佩;;有机垃圾热解炭对紫色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2期
6 吴希慧;王蕊;高长青;高胜;杜兰兰;KHAN Asif;BARMON Milon;郭胜利;;土地利用驱动的土壤性状变化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J];生态学报;2021年20期
7 郑金伟;李辉信;胡锋;;不同处理方式对奶牛粪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8 金笑;寇文伯;于昊天;刘亚军;马燕天;吴兰;;鄱阳湖不同区域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功能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环境科学研究;2017年04期
9 张雷鸣;原居林;倪蒙;刘梅;郭爱环;练青平;顾志敏;;两种养殖模式水质因子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0年03期
10 花莉;解井坤;朱超;易维洁;;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偶氮染料之间对应关系的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11 刘震;徐玉鹏;黄伟;黄素芳;王秀领;赵忠祥;阎旭东;;苜蓿连作对盐碱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作物研究;2020年06期
12 王苑如;崔鸿鹏;李继东;孙栋;王春生;杨娟;;西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区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对沉积扰动的响应[J];海洋学研究;2021年02期
13 陈珂;王莹莹;杨悦;曹嘉懿;曹旭鹏;徐继林;;湛江等鞭金藻藻际细菌群落与其耐高温关系分析[J];核农学报;202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范艳君;朱玲;;珠江口颗粒附着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丁学彬;刘信勇;屈亮;王怡婷;冯剑丰;朱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段水域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潜在影响评估[A];中国水利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C];2019年
3 魏南;路斌;余德光;谢骏;王广军;;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添加硝酸钙进行沉积物修复的响应[A];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20年
4 颜玉玺;金博强;梅慧;朱仁成;李顺义;;净化油烟废气生物滤塔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A];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20年
5 刘倩倩;姚琼;冯亚丽;陈娜娜;肖葵;;文昌航天发射场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A];2021第八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暨2021第二届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与设施服役安全大会论文集[C];2021年
6 王娜;宋秀兰;;不同种泥类型对SBR富集反应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四)[C];2021年
7 郑国华;涂祖新;张莉莉;靳亮;张志红;;鄱阳湖水体和底泥菌种资源及其多样性分析[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2016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8 韩晓芳;杨永利;张敬智;张清;张涛;孙曲;;微生物复合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土细菌群落特征及理化性状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论坛论文集(二)[C];2019年
9 宋铁英;Lotta Martensson;包晓东;郑伟文;Ulla Rasmussen;;稻田中蓝细菌群落的多态性[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丁逸宁;韦朝海;;反应器内部构造对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A];2014年第12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1 王艾花;何孟常;;锑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7年
12 熊金波;孙怀博;彭飞;林先贵;薛娴;褚海燕;;青藏高原短期增温实验引起土壤细菌群落的快速响应[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3 张举龙;张国庆;陈青君;;点柄乳牛肝菌菌塘细菌群落结构[A];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C];2014年
14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A NEW APOLIPOPROTGEIN-APOLIPOPROTEIN M GENE[A];湖北省暨武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5 吴伟林;张秀霞;单宝来;张剑杰;杨肖杰;赵朝成;;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16 龙珍满;罗丛强;杨品红;邓琼;;鱼类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探讨[A];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17 何世颖;杨林章;;两种氧化铁纳米材料对土壤细菌群落影响的研究[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8 王英;滕齐辉;曹慧;胡锋;崔中利;;淹水和旱作水稻土中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空间分布[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9 Liang Xue;Qingping Wu;Xiaoxia Kou;Jumei Zhang;;Rational design of generic primers used for genome clone of norovirus Gil[A];2012年鄂粤微生物学学术年会——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0 张植强;魏南;余德光;谢骏;王广军;郁二蒙;李志斐;;高密度草鱼和杂交鳢养殖围隔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A];2015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敏;我国黄、东海典型生态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2 王彩霞;渤海海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环境压力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8年
3 梁贺彬;皮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及生物强化脱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4 于政升;黄河兰州段土壤细菌群落对重金属铬污染的响应及还原机制的探究[D];兰州大学;2019年
5 杨浩;窖水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水质因子的交互响应[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6 佘容;养殖环境细菌群落和Ⅱ型疱疹病毒感染对异育银鲫肠道细菌生态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7 刘建丽;广西典型有色金属尾矿原位矿化修复中细菌群落响应机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8 王新;HERV-E clone 4-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表达、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
9 马大卫;南极苔原土壤细菌群落和酶活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尹华群;在铜矿矿坑水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D];中南大学;2007年
11 吴月红;盐环境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和多相分类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2 孙岩;中国东北典型湿地细菌群落及水体病毒多样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20年
13 王晓慧;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氨氧化菌及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4 马桥;吲哚好氧转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基因解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15 张一;基于组学的蚯蚓(Amynthas heterochaetus)自身免疫系统及肠道微生物群落协同防御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16 荀卫兵;长期不同施肥下旱地红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驱动因子的探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17 骆毅;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骨科感染中细菌群落的解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8 李军霞;戊地昔布的抗肿瘤作用和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19 布仁其其格;酸马奶传统发酵过程的宏转录组学分析及细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20 陈淑红;鸭肠炎病毒部分基因组序列的克隆与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兰英;福州左海湖细菌群落结构及菌群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2 王华林;湖泊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氮磷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3 蒋倩;老年人群根龋和冠部龋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4 赵博礼;渔光一体模式中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5 杨再旺;会仙岩溶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6 陆洋;添加芽孢杆菌对草鱼池塘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理化因子的影响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7 郭佳;龋病和牙周病发病相关性及其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D];兰州大学;2017年
8 谢慧娜;载体对腈纶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9 段松青;城市尾水不同排海方式对附近海域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10 王亚超;SBR除磷系统启动、运行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SBR与A~2/O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11 夏信瑶;连作对烟田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12 蔺朋武;酸性矿山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分异及嗜酸Acidothiobacillus种群的基因型分布格局[D];石河子大学;2017年
13 郝志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实验室污水及其细菌群落变化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14 赵漫;鄱阳湖微囊藻毒素的产生与细菌群落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15 曹磊;甘南牧区牦牛曲拉中细菌群落结构及乳酸菌性能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9年
16 张菊;曲霉型豆豉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及代谢机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17 齐璐;寒旱区城市湖泊冰封期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变化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
18 刘秋妤;海口湾近岸附着细菌群落特征研究[D];海南大学;2019年
19 胡宇蔚;滇池流域山地富磷区优势植物根际土壤营养元素特征与细菌群落结构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20 梁攀;近2千万年以来的南海沉积物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演替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刘海英;首份全球土壤细菌群落图谱绘成[N];科技日报;2018年
2 朱彤;美绘制人体细菌群落分布图[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3 记者 李晨;“童年”生长环境决定作物“成年”健康[N];中国科学报;2019年
4 记者 闫洁;pH驱动碱性沉积物细菌群落空间变异[N];中国科学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