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崇银,张利平;南海夏季风活动及其影响[J];大气科学;1999年03期 |
2 |
彭端;南海夏季风与肇庆汛期旱涝[J];广东气象;2003年04期 |
3 |
张韧,余志豪,蒋全荣,罗坚,董兆俊;南海夏季风活动与季内北太平洋副高的形态和西伸[J];热带气象学报;2003年02期 |
4 |
吴恒强;强弱南海夏季风年广西的天气及预测概念模型[J];广西气象;2004年02期 |
5 |
高辉,何金海,谭言科,柳俊杰;40a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6 |
张娇,郭品文,刘海文;江苏省“五一”期间降水变化特征及极端异常天气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7 |
何敏,许力,宋文玲;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研究[J];气象;2002年10期 |
8 |
谢安,张振洲;南海夏季风的推进[J];气象学报;1994年03期 |
9 |
戴念军,谢安,张勇;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4期 |
10 |
徐国强,朱乾根;1998年南海夏季风低频振荡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2年04期 |
11 |
朱乾根,徐国强;南海夏季风爆发机制的数值实验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4期 |
12 |
温之平,薛晓冰,梁肇宁,吴丽姬;热带海温异常与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初步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3 |
王黎娟,何金海,徐海明,陈富山;1998年南海夏季风建立前后的突变特征及爆发过程[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4 |
陈隽,金祖辉;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因子的诊断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年01期 |
15 |
何金海,王黎娟,徐海明,周兵;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及其机制的讨论[J];新疆气象;2004年01期 |
16 |
乔云亭,简茂球,罗会邦;南海夏季风降水的区域差异及其突变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02年01期 |
17 |
梁肇宁,温之平,袁卓建,覃慧玲;影响1991年和199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物理因子探讨[J];大气科学;2004年02期 |
18 |
林建恒,王安宇,冯瑞权,唐天毅,吴池胜,李国丽,李江南,吴尚森;南海夏季风维持期的气候特征Ⅰ——40年平均[J];热带气象学报;2005年02期 |
19 |
黎伟标,罗会邦;南海夏季风活动激发的大气遥相关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20 |
简茂球,贺海晏;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年对流层温度场演变特征及其热力成因[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