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紫菜精子囊细胞发育机制初探和胁迫下内参基因的筛选

王霞  
【摘要】:作为我国主要的大型栽培红藻,紫菜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同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本论文以两种常见紫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如下两方面研究:1.在有性生殖阶段,条斑紫菜叶状体中淡黄色的精子囊器与深红褐色的果胞呈条纹状相间分布。在显微镜下观察、切割获得了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状体材料,包括营养细胞期,精子囊发育表观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提取其可溶性蛋白,并采用iTRAQ标记法进行了蛋白差异表达分析,初步探索了精子囊分化发育调控机制及参与的代谢路径。结果显示,明显上调的蛋白主要涉及染色体的复制、组装,包括组蛋白、微管蛋白、分子伴侣蛋白等,一些蛋白可能通过参与形成染色质重塑复合体而对转录过程进行表观调控。此外,26 S蛋白酶体介导的蛋白降解系统相关亚基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在精子囊细胞形成过程中,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的调控,细胞周期运转加快,因此,蛋白质的循环利用活跃,为细胞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精子囊发育不同阶段,磷酸激酶及磷酸酶系统、钙调蛋白等调控因子表达上调,也说明细胞内原有的代谢网络在精子囊分化过程中发生了调整,磷酸基团参与的能量代谢活跃,为精子的形成及释放奠定了能量基础。与此同时,参与光合作用过程的藻胆蛋白、放氧复合体、电子传递体等的蛋白组成亚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证明细胞营养积累过程减缓,与光合作用偶联的耗能同化过程也有所下降。2.筛选了在精子囊细胞发育过程中上调的磷酸酯酶基因,克隆其开放阅读框,并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pp2c,通过将该重组载体转化入毕赤酵母,建立了以甲醇为营养的异源基因表达系统。并对外源蛋白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但最终目的蛋白的纯化未成功。3.坛紫菜为我国特有的紫菜栽培品种,年产量远超条斑紫菜,紫菜优异的抗逆响应机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重点问题。我们采用绝对定量与软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盐度、不同光照处理下的坛紫菜常见内参基因(18S,GAPDH,EF3,RPS,TubA,ACT,TubB)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分别筛选出了高盐、高光胁迫条件下表达相对稳定的基因,认定坛紫菜在盐度胁迫条件下,EF3与18S是进行RT-qPCR相对定量可信赖的内参基因,而在光胁迫条件下,18S与TubA则是理想内参。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紫菜抗逆机制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宋佩兰;周诗韵;曹建国;戴锡玲;;同形鳞毛蕨成精子囊素系统的初步研究[J];植物研究;2013年04期
2 吴长功,周岭华,相建海,刘瑞玉;鹰爪虾精子形成的超微结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01年06期
3 曾呈奎;张峻甫;;我国的紫菜与紫菜养殖[J];生物学通报;1956年03期
4 林增善,朱宝馨;日本紫菜加工技术[J];海洋科学;1986年01期
5 曾呈奎;;我国的紫菜[J];科学大众;1956年05期
6 ;铁丝拉网养殖紫菜[J];今日科技;1980年08期
7 ;福建省紫菜敌害硅藻的调查[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01期
8 曾呈奎;张德瑞;;中国两种新紫菜[J];海洋与湖沼;1978年01期
9 丁美丽,王之珉,高月华;低浓度柴油对紫菜藻体表面细菌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1984年02期
10 孙国凤;;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育成紫菜新品种并通过现场试验[J];生物技术通报;1986年08期
11 卫祥声,包士芳;紫菜养殖气象决策服务系统[J];气象;1990年03期
12 王美功;;蓝色农业的奇葩——紫菜种苗工程研究及产业化纪实[J];科学新闻;2003年09期
13 D.F.Kapraun;D.G.Luster;杨以勋;;北卡罗来纳州罗氏紫菜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培养的研究[J];国外水产;1984年03期
14 王素娟,章景荣;紫菜一新种——单孢紫菜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80年02期
15 史煣,史升耀;紫菜胶与紫菜琼胶[J];海洋科学;1994年01期
16 戴继勋;用细胞工程技术发展我国的紫菜养殖业[J];生物工程进展;2000年06期
17 张海波;侯和胜;;紫菜色素突变体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02期
18 會呈奎;張德瑞;李家俊;;紫菜半人工采苗养殖实驗初报[J];科学通报;1959年05期
19 戴继勋,沈颂东;紫菜的细胞遗传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20 杨锐,戴继勋,刘必谦;现代生物技术在紫菜属中的应用[J];海洋湖沼通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超元;董良峰;刘建新;李大鹏;刘海航;彭光;;裙带菜卵子的光导脱落[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戴继勋;刘秋明;杨堃峰;;紫菜酶法育苗在我国北方海域的养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锐;中国沿海几种常见紫菜的遗传变异与种质鉴定[D];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
2 乔利仙;紫菜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王娟;紫菜减数分裂与单性生殖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霞;紫菜精子囊细胞发育机制初探和胁迫下内参基因的筛选[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2 周自德;苍南县紫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3年
3 李杰;圩丰镇紫菜加工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4 王晓东;即食型湿态调味紫菜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姚翔;紫菜可控酶解产抗氧化活性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6 方文雅;紫菜与藻际微生物互作研究平台的初步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7 尹爱民;调味紫菜加工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及控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介铸;赣榆紫菜飞出国门[N];中国海洋报;2000年
2 徐颖峰 叶邦兴;十亩紫菜大丰收每亩收入三千元[N];中国海洋报;2003年
3 王延春;日本紫菜市场大门突然打开[N];中国贸易报;2005年
4 记者 秦志刚;中国紫菜铁心攻垒[N];国际商报;2004年
5 若依;寿司物语[N];国际商报;2005年
6 郑劭清;紫菜出口打破坚冰之后[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7 通讯员 蔡守苏 袁金泉;如东成全国最大紫菜产业基地[N];南通日报;2005年
8 燕志华;紫菜减产,为何收入上升?[N];新华日报;2005年
9 卢锋;听老坝港人念紫菜生意经[N];中国渔业报;2006年
10 朱其太程巨贵 于复坤;连云港紫菜出口形势喜人[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