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气候过程中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小尺度的海—气通量过程和大尺度的热带海—气相互作用过程

于卫东  
【摘要】:气候变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受到广泛重视,成为海洋和大气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海洋、大气作为气候系统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分量,它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存在着相互作用。一般来讲,可以把海洋-大气的相互作用大致分为小尺度和大尺度两类。在小尺度上,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主要影响着两者之间的通量交换过程;在大尺度上,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决定了气候系统的低频变化,最显著的表现为以ENSO为代表的热带年际气候变化。本文的工作主要针对上述两种过程开展。 第一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对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的显式刻画来改进耦合气候模式中的通量计算方案。目前利用海-气-冰-陆耦合数值模式来模拟气候变化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已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而活跃的领域。但是,耦合气候模式的气候模拟试验揭示了一个目前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耦合模式系统中的各个分量联立在一起,而且每个模式分量不再使用给定的边界强迫条件时,所模拟气候的统计状态将会逐渐偏离初始状态(也通常偏离观测到的气候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气候漂移(Climate Drift)。这种气候漂移通常认为来自两种可能:第一,各个组成模式的初始条件之间存在不平衡;第二,各个组成模式间的通量交换不相容。为了克服这种模式缺陷,在实际的气候模拟中往往采用所谓的通量调整(Flux Correction)。目前的大气-海洋耦合模式中,气-海之间的动量、热量、水汽交换过程被简单地采用某种经验参数化方案(如Bulk formula)解决,而且各种通量的交换系数采用一个普遍适用的常数,这种处理方法值得置疑。过去二十年间,许多海上观测试验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海―气之间的动量通量强烈地依赖于海面状态,海浪这种小尺度过程对于交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可能对大尺度现象具有影响。基于此Hasselmann(1991)提出了建立大气-海浪-大洋耦合模式的设想,本文第一部分工作实际上是发展这种大气-海浪-大洋耦合模式的一种努力,利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动力气象实验室(LMD/CNRS)所发展的LMD大气环流模式和德国MPI发展的WAM第三代海浪模式,实现了大气-海浪的耦合,探索了利用海浪模式改进传统的通量计算对于气候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模式能够得到更好的气候模拟效果。同时,在耦合模式中发现了另外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现 WP=6 象,即大气环流对于由海面粗糙度引起的机械强迫过程(mechanical forcing)呈现非常显著的响应。对比耦合模式和非耦合模式的气候模拟差异时发现,大气环流对这种机械强迫的响应在热带和中高纬度呈现不同的特征,在热带大气表现为斜压响应,而在中高纬度表现为相当正压(equivalent baratropical)响应。这种响应特性与大气对海表面温度强迫的响应特征类似,它在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二方面,与ENSO相关的热带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已被公认是影响全球气候年际变化的主要过程之一,ENSO的研究也被看作是上个世纪中海洋科学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但是关于ENSO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认识。本文利用海洋、大气观测和再分析资料,把大气环流分解为无旋分量和无辐散分量两部分,阐明了它们在太平洋的EL Ni?o/La Ni?a和印度洋的偶极子过程中的主要变化特征,特别是讨论了其中的海-气正负反馈过程,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气相互作用事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游性恬;海-气相互作用概述[J];海洋预报;1991年04期
2 盛立芳,吴增茂,张龙军;海-气间化学物质交换通量的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1998年03期
3 刘晶翚,郭镭;我国城市居民消费宏观经济计量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4年05期
4 王晓峰;王守印;;一类KdV-Burgers方程的间断有限元解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裴鹿成;蒙特卡罗计算点通量的二次碰撞概率方法和重要抽样方法[J];计算数学;1980年03期
6 黄荣辉;大气中定常行星波的Eliassen-Palm通量与波折射指数的关系[J];大气科学;1986年02期
7 李炎;从频域分析波动输运过程的时均通量[J];海洋科学;1990年04期
8 李栋梁,章基嘉,吴洪宝;夏季青藏高原下垫面感热异常的诊断研究[J];高原气象;1997年04期
9 陈铭夏,金龙山,孙振海,鹿建春,王庆安,胡庆轩,孙润桥,李宗恺;生物气溶胶浓度、通量及环境因素的影响[J];自然科学进展;2001年09期
10 王少锋,冯新斌,仇广乐,肖唐付;贵州滥木厂汞矿区土壤与大气间气态汞交换通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地球化学;2004年04期
11 李兴中,刘斌,魏清明;氘通量在钯中引发的异常核现象[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4年04期
12 刘振华,赵英时,宋小宁;MODIS卫星数据地表反照率反演的简化模式[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4年06期
13 徐世晓,赵新全,李英年,赵亮,于贵瑞,孙晓敏,曹广民;青藏高原高寒灌丛CO_2通量日和月变化特征[J];科学通报;2005年05期
14 张旭东,彭镇华,漆良华,周金星;生态系统通量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10期
15 王庆;刘诗军;;影响山东夏季降水的季风水汽输送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06年02期
16 陈灿云;张干;李军;祁士华;彭先芝;刘国卿;张伟玲;;广州麓湖水-气界面多环芳烃的通量分析[J];湖泊科学;2006年05期
17 李兴生,吕乃平;几种计算湍流能量和通量方法的比较[J];大气科学;1984年03期
18 ;第11届国际电讯通量会议[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86年09期
19 张仁华;土壤含水量的热惯量模型及其应用[J];科学通报;1991年12期
20 邱建贤;二阶大时间步长的广义EO格式的收敛性[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淼;肖大武;杨基明;;微小尺度彩色纹影流场显示[A];四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蒋立辉;李勇;庄子波;;小尺度风场反演中的多普勒激光雷达数据同化方法分析[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邢贞贞;韩立国;韩利;崔杰;;一种适用于小尺度断裂的散射信号分析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周明煜;钱粉兰;;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A];《地球物理学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50周年专刊[C];1997年
5 吴李;许振良;程亮;冯斐;;一种有效延缓PVDF管式超滤膜通量衰减的方法—管腔冲洗[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申双和;孙照渤;陈镜明;;北方黑云杉林冠内空气CO_2浓度及其通量模拟[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7 武文娟;王湛;周翀;刘美;李茂振;;中空纤维膜组件错流微滤过程中操作条件对通量影响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8 全利红;胡非;;城市冠层湍流通量—方差关系[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章申;耿远波;董云社;齐玉春;孟维奇;梁涛;;内蒙古温带草原生物地球化学特征[A];Ecological Services of Grassland in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10 邢阳平;杨洪;倪乐意;;武汉东湖夏季水-气界面CO2、CH4通量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卫东;气候过程中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小尺度的海—气通量过程和大尺度的热带海—气相互作用过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2 雷光龙;金融市场利率—流通量微分方程模型的建立与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赵霞;全球海—气耦合系统中冬季重现和持续性障碍的特征及物理成因[D];兰州大学;2009年
4 刘爱华;土壤环境中As、Cd、Hg、Pb地球化学背景及通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陈泉源;实验室规模高气泡表面积通量浮选柱的原理、研制及应用[D];中南大学;2002年
6 徐礼强;钱塘江水环境主要污染物通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梅雪英;城市草坪温室气体通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传松;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生消过程特征及其营养盐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姜华;热带大西洋海表潜热和感热通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宁方立;小尺度封闭空间可听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其峰;UHP灯光通量测量系统[D];浙江大学;2004年
2 朱静;宽带脉冲光束传输及其小尺度自聚焦性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香华;太湖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王立军;中国海区域的海洋数值模式与海—气耦合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廖朝华;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姜明;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通量观测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张昕;小尺度气象模式模拟城市绿地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耿会立;典型草地生态系统CO_2、CH_4和N_2O通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林晓东;ICF固体驱动器中的小尺度自聚焦效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10 张慧;中亚热带人工林碳水通量贡献区的评价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宗杰;公路交通量信息网方便百姓出行[N];中国交通报;2005年
2 吴一福;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的研究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王晓云;对加强小尺度数值模拟系统研发与应用的思考[N];中国气象报;2007年
4 ;双端荧光灯合格不到六成[N];大众科技报;2005年
5 郑宗杰、沈永木;交通量调查:走向公众服务[N];中国交通报;2005年
6 习闻;欠缺创新能力我国钨产业难赚钱[N];民营经济报;2005年
7 戚德民 王玉君;山东联通量质并重推动企业内涵式提升[N];人民邮电;2007年
8 郭俊玲;“小尺度”展示大科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聚焦太原交通[N];山西日报;2005年
10 半农;年尾的一丝春意[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