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盐还原菌对海洋用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控制
【摘要】:
本文研究了海水和海泥环境中硫酸盐还原菌(SRB)对海洋用钢腐蚀行为的影响及控制,探讨了SRB影响下的腐蚀机制,腐蚀产物的形成及转化过程,并研究了含有SRB的海泥环境中阴极保护对钢腐蚀的影响。
从我国青岛胶州湾海底泥中富集培养出SRB,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了研究菌种为肠状菌属,并以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SRB的形貌特征。
以失重法、电偶腐蚀、交流阻抗(EIS)、电子探针(EPMA)、TEM等手段研究了海洋用钢在含有活性SRB的海泥和海水环境中,从最初的细菌附着到代谢产物导致腐蚀产物从氧化物到硫化物的转化,腐蚀产物的形貌及成分确定,对腐蚀由抑制到加速的过程。此外从钢基体与腐蚀产物界面角度对SRB点蚀的形成和扩展,以及单晶氧化铁立方体在SRB菌液中的生物矿化进行了探讨。
对埋在含有SRB海泥中的低碳钢的阴极保护的可靠性进行评价,重点研究活性细菌存在下不同阴极保护电位下的交流阻抗行为,并结合失重法测试不同电位下的腐蚀速度、MPN法细菌计数以得出保护电位、腐蚀速度以及细菌活性之间的关系。为达到有效的保护,-950mV (CSE)甚至更低的保护电位是需要的。较高保护电位下,细菌的生长活性与稳定性低于低电位。
|
|
|
|
1 |
张介驰,田小光,于德,李守路,彭万林,庹莉,王成城;硫酸盐还原菌净化含铬电镀废水的中试研究[J];生物技术;1997年01期 |
2 |
杨建设;黄玉堂;吴楚施;蔡晓宜;;温度和pH对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影响[J];茂名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3 |
王修垣;毛桂震;;玉門油区油水中微生物区系的分布[J];微生物学报;1965年04期 |
4 |
李栋;吕人豪;;普通脱硫弧菌D-2氢化酶的提纯与性质[J];微生物学报;1990年04期 |
5 |
高原;;硫酸盐还原菌及其在重金属废水治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
6 |
赵海,李安明,万波,刘克鑫;一株中度嗜盐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及生理特性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5年01期 |
7 |
刘宏芳,黄茁,许立铭,郑家燊;不同种类硫酸盐还原菌的鉴定方法探讨[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7期 |
8 |
陈效,徐盈,张甲耀,惠阳,孙立苹;硫酸盐还原菌对汞的甲基化作用及其影响因子[J];水生生物学报;2005年01期 |
9 |
孔淑琼;张宏涛;;SRB处理硫酸盐废水的静态试验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6年01期 |
10 |
陈效;孙立苹;徐盈;杨方星;;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和生理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9期 |
11 |
王明义;梁小兵;郑娅萍;魏中青;赵由之;;硫酸盐还原菌类群分离培养和PCR分析鉴定[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7年01期 |
12 |
马保国;胡振琪;张明亮;陈胜华;王萍;黄晓燕;;高效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
13 |
王士艳;黄建新;乔海民;;砂岩型铀矿床硫酸盐还原菌与铀地球化学分布关系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8年04期 |
14 |
蔡靖;郑平;张蕾;;硫酸盐还原菌及其代谢途径[J];科技通报;2009年04期 |
15 |
李建军;叶广运;陈进林;孙国萍;梁世中;;一株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09年10期 |
16 |
陈隆玉;;利用部分因子设计研究pH和溶解的重金属对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影响[J];铀矿冶;2010年04期 |
17 |
刘岳林;谢水波;;影响硫酸盐还原菌还原U(Ⅵ)的因素探讨[J];铀矿冶;2010年04期 |
18 |
朱素兰,侯保荣,张经磊,马士德;微型生物与金属腐蚀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
19 |
贡俊,张肇铭;微生物法去除二氧化硫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4年03期 |
20 |
尹秀贞;赵志怀;张宗元;;煤矿酸性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