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海域斑海豹种群资源和分子遗传特征研究

韩家波  
【摘要】: 斑海豹,西北太平洋广泛分布的冷水性海洋哺乳动物,为我国的二类保护野生动物,属于濒危物种,也是唯一能在我国海域自然繁殖的鳍脚类动物。辽东湾结冰区是斑海豹在世界上8个繁殖区中最南端的一个。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斑海豹资源,对渤海海域斑海豹的栖息地、种群动态及分布时间、重金属体内积累、以及斑海豹的分子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斑海豹在渤海海域的栖息地有辽宁双台子河口水域、大连虎平岛和山东庙岛群岛海域三处,其中的上岸点分别为河口泥沙滩、海里的浅石滩和海岛周围的小岛礁三种类型。斑海豹出现在三个栖息地的时间为每年的3~5月,2002~2008年间各栖息地的斑海豹的数量变化不明显。 对斑海豹肌肉、肝和肾脏组织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汞(Hg)、镉(Cd)、铅(Pb)和砷(As)等有毒元素在斑海豹体内的积累远未达到致死浓度。 对斑海豹的部分mtDNA序列分析发现,辽东湾斑海豹群体的遗传距离、控制区DNA的单元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均远小于日本群体,辽东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微卫星引物标记对辽东湾斑海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显示,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2~4个)和期望杂合度(0.24~0.72)等指标均较低,表明辽东湾斑海豹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下降,可能曾出现过一定程度的瓶颈效应。 对斑海豹的41个MHC-I基因的序列分析,得到40个等位基因。斑海豹MHC-I基因多态性水平高,说明辽东湾斑海豹种群MHC-I基因的丰富性。 以上研究结果对于我国辽东湾斑海豹种群的保护和管理具有一定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易传辉;和秋菊;王琳;陈友;易伟;;三尾褐凤蝶的分布现状、濒危原因与保护性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2 王亚明;薛亚东;夏友福;;滇西北滇金丝猴栖息地景观格局分析及其破碎化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11年02期
3 齐述华;刘影;于秀波;廖富强;;“堑秋湖”对鄱阳湖越冬候鸟栖息地功能影响的辨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4 ;科技要闻[J];科技导报;2011年22期
5 肖诗白;;雅鲁藏布江生物大调查[J];生命世界;2011年07期
6 张婷;祝茜;;辽东湾斑海豹MHC-DQ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兽类学报;2011年03期
7 刘金根;薛建辉;王磊;丁晶晶;马婉丽;刘成刚;戎宇;;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栖息地退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1年08期
8 李国英;盛连喜;;黄河河口生态系统需水量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娜娜;;色彩斑斓的珍稀鸟儿[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7期
10 李湘涛;;亟待拯救的考拉[J];大自然;2011年04期
11 潘扎荣;阮晓红;周金金;单楠;;河道生态需水量研究进展[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12 孙立彬;;世界末日来临时人类如何逃离地球[J];泸州科技;2011年02期
13 张爽;;为了不让那些神奇的森林变成记忆[J];人与生物圈;2011年04期
14 袁屏;沈强;;在鸟的世界里倘佯[J];森林与人类;2011年08期
15 李雅琪;;物种灭绝没有想象的快[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1年07期
16 袁屏;;北疆观鸟行(上)[J];科学大众(中学生);2011年Z2期
17 孝文;;拯救地球十大举措:向塑料制品宣战[J];科学大观园;2011年13期
18 ;森林为民[J];人与生物圈;2011年04期
19 闻丞;;林鸟,连接天地的精灵[J];人与生物圈;2011年04期
20 胡刚;;我国黑叶猴资源分布与保护现状[J];大自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军;钱法文;王会;江洪欣;;盐城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及其栖息地的现状[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2 孟涛;朱立峰;李明;魏辅文;;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历史变迁[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朱俊;;营口港规划建设对斑海豹影响评价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4 李小锋;宋良科;代春初;汤昊;董关涛;王岩;;雅连栖息地植被与群落特征的研究[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金崑;刘世荣;顾志宏;张远东;;我国川金丝猴的重要栖息地及自然保护区[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6 张国钢;楚国忠;钱法文;江红星;刘冬平;;黑脸琵鹭在中国大陆的分布及栖息地的保护状况[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程宏毅;鲍毅新;陈良;胡知渊;葛宝明;;黑麂栖息地片断化对种群基因流的影响[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陈艾;;岷山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估[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王志永;王万华;李勇军;周正军;王海峰;;圈养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丰容技术及其设计实例[A];中国公园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10 孙悦华;方昀;贾陈喜;刘秀生;SiegfriedKlaus;WolfgangScherzinger;;莲花山区景观水平上斑尾榛鸡栖息地及生存现状的初步研究[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家波;中国海域斑海豹种群资源和分子遗传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2 申国珍;大熊猫栖息地恢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3 刘广超;川金丝猴栖息地质量评价和保护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刘思慧;横断山南麓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滇南高原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空间格局[D];浙江大学;2004年
5 黄乘明;白头叶猴(Presbytis leucocephalus)对栖息地选择利用与觅食生物学[D];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6 丁由中;野生扬子鳄种群动态及其生存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鲁庆彬;野生藏原羚种群特征及其适应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淯;陕西凤县林麝栖息地景观生态格局及生态恢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巍;海南黑冠长臂猿(Nomascus sp.cf.nasutus hainanus)保护生物学现状及保护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正寰;四川省石渠县藏狐的生态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路昀;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的生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婷;辽东湾斑海豹MHC-DQ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冯永新;基于3S技术的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lus)生境破碎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唐政;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lus)的觅食生物学和营养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辜娇峰;八大公山红腹角雉资源及生境分析[D];中南林学院;2005年
6 王强;利用线粒体DNA序列分析辽东湾斑海豹的种群遗传结构[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智;基于3S技术的黑叶猴生境破碎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席庆;基于GIS技术的白头叶猴潜在分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王凤君;栖息地的破坏对P-P模型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伦佩珊;基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魏刚;海豹极度濒危:人啊,放下你的刀子[N];北京科技报;2008年
2 魏刚;非法捕猎严重 海豹极度濒危[N];中国渔业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郭宝平 张会斌;斑海豹放流归海之后[N];辽宁日报;2010年
4 王成 记者 谷国强;共议保护斑海豹良策[N];大连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庆石;冰封中的海兽[N];中国海洋报;2010年
6 王大铭 记者 谷国强;我市惊现 大勺鹬大型栖息地[N];大连日报;2010年
7 首席记者 孙俊程;各方都在努力[N];盘锦日报;2011年
8 实习生 杨晓佼 记者 袁琳;中越携手恢复长臂猿跨界栖息地[N];广西日报;2011年
9 ;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N];大连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笑梅;斑海豹重现辽河口[N];辽宁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