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酸盐微/纳米粉的制备及其防腐应用研究
【摘要】:
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是材料得到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的基础,探索纳米材料合成与制备的新途径、新方法,始终是纳米材料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钨酸盐微/纳米粉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磨、耐腐蚀、无毒等优良性能,但其应用受到现有制备方法温度高、能耗大、成本高、对设备要求高等缺点的限制。本论文采用设计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产率高的低温熔盐法和电化学法,实现了对钨酸盐微/纳米粉的控制合成,利用XRD、SEM、TEM、UV-VIS、PL等技术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制备机理,并将其应用于环氧涂料的改性,采用EIS技术初步研究了改性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主要工作如下:
1、采用低温熔盐法,分别制备了钨酸镍、钨酸钴和钨酸锰纳米粉,讨论了反应温度、熔盐用量以及保温时间对粉体形貌、尺寸和光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70℃、熔盐与前驱体质量配比为6:1,保温时间8h可以制备出粒径约为30nm,在紫外区有强吸收的类球形钨酸镍纳米粉;在同样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粒径约45nm,在紫外区吸收程度弱于钨酸镍的钨酸钴纳米粉;在270℃、熔盐与前驱体质量配比为3:1,保温4h时,制备出粒径约50nm、在紫外-可见光区均有一定程度吸收的类球形钨酸锰纳米粉,随着熔盐用量的增加、保温时间的延长,部分纳米粉颗粒由类球形向棒状转变。
熔盐条件下,钨酸盐纳米粉的制备遵循溶解-析出机理,类球形粉体的生长过程由扩散机制所控制,棒状粉体的生长过程由界面机制所控制。
2、选用硬脂酸对钨酸镍纳米粉进行表面亲油化处理后,制备了钨酸镍改性环氧涂料。采用EIS技术测量了改性环氧涂层/Q235钢体系在不同失效条件下阻抗谱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四种等效电路模型对阻抗谱进行解析,研究了涂层性能随时间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钨酸镍纳米粉的使用提高了环氧树脂涂层的防腐性能,对紫外辐射有一定的屏蔽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环氧涂层的老化,其在涂层中的最佳添加量为树脂用量的3%。
3、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出钨酸钡微/纳米粉,讨论了反应电流、电解液pH值、Ba2+离子浓度和电解液组成等因素对其形貌尺寸、结晶习性和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反应电流0.5A、电解液pH值12.0、Ba2+浓度0.05M、反应10min时,有效抑制了花束状、鱼骨状、长锥状晶体的生长,得到结晶良好、粒径约2μm的八面体状钨酸钡微粉。电解液中乙醇用量的增加抑制了钨酸钡微粉的长大,电解液中KOH的存在则促进了微晶的各向异性生长。在20℃、反应电流1A、电解液pH值12.0、Ba2+浓度0.05M、混合溶剂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2:1,反应3min时制备出粒径约60nm的钨酸钡纳米粉,在波长为380nm的紫外光激发下,最强发光峰位于440nm左右,相对于钨酸钡微粉发生了蓝移。
4、制备了钨酸钡微、纳米粉改性环氧涂料,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改性涂层体系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纳米钨酸钡改性涂层防腐性能优于微米粉体改性涂层,纳米钨酸钡粉体最佳用量为树脂用量的5%。
|
|
|
|
1 |
高新睿,王介强,姜奉华,郑少华,于庆华;YAG纳米粉体制备的研究进展[J];现代技术陶瓷;2005年01期 |
2 |
冯秀丽,王公应;氢氧化锶纳米粉体的制备与表征[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3 |
邹斌,黄传真,刘炳强,谷美林;纳米Si_3N_4与TiC_7N_3混合悬浮液性质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2005年04期 |
4 |
钱红梅,吴杰颖,李燕,郝成伟;共沸蒸馏法制备TiO_2、SnO_2纳米粉体[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
5 |
王婷,王悦辉,石士考,李勃,周济;上转换材料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
6 |
薄丽丽,杨武,倪刚,何晓燕,吕维莲;低温自蔓延燃烧法制备纳米Sm_2O_3[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7 |
曹魁;车如心;高军;高宏;;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复合永磁材料SrFe_2 O_5[J];信息记录材料;2005年04期 |
8 |
郑占申;曲远方;沈毅;李晓雷;李子成;;溶胶-凝胶法低温合成BaTiO_3基纳米粉体[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5年04期 |
9 |
刘军;徐成海;窦新生;;冷冻干燥法制备氢氧化铜纳米粉[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6年01期 |
10 |
张蓉艳;尹荔松;;纳米材料对降低釉料烧成温度的作用[J];中国陶瓷工业;2006年02期 |
11 |
田久英;卢菊生;沐来龙;杜百祥;;共沉淀法制备CeO_2-ZrO_2纳米固溶体的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6年03期 |
12 |
杨忠波;常爱民;赵青;孙永欣;刘力;文彬;;纳米晶钛酸锶钡(Ba_(0.5)Sr_(0.5)TiO_3)粉体的微波水热合成[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
13 |
殷海荣;王明华;刘岗;;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纳米粉体制备中的应用[J];陶瓷;2006年08期 |
14 |
范增为;喻善军;王瑞生;;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J];陶瓷;2007年04期 |
15 |
张宁;龙海波;刘昊;才庆魁;;碳化硅纳米粉体研究进展[J];无机盐工业;2007年03期 |
16 |
王明旭;岳光辉;耿中荣;渠冬梅;闫鹏勋;;溶剂热法合成CoS_2纳米粉体[J];人工晶体学报;2007年03期 |
17 |
李继彦;吴伯麟;刘志锋;;纳米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轻金属;2007年08期 |
18 |
管航敏;冯燕;韩成良;胡坤宏;;水热法制备BaO-Nd_2O_3-TiO_2系纳米粉体[J];中国粉体技术;2007年05期 |
19 |
朱丽慧;邵光杰;刘一雄;Dave Siddle;;纳米钨粉和超细钨粉的粒度分布表征[J];粉末冶金工业;2007年06期 |
20 |
刘志平;胡社军;黄慧民;李昌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铈的工艺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