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双频软件GPS接收机研究
【摘要】:2002 年12 月30 日,921 一期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对飞船轨道进行了四次单频GPS、SLR 和USB 联合观测。定轨径向精度优于2 米,满足预定任务指标要求。921 二期飞船综合精密定轨项目对定轨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频GPS 接收机无法直接进行电离层传播时延观测,电离层传播时延改正方法又不足以满足定轨的精度要求,所以必须开展星载双频GPS 接收机的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面向星载用户的高性能双频GPS 接收机的解决方案和具体实现。在目前的条件下,考虑和北斗等其他导航系统的兼容,研究出适合于航天器使用的高精度双频GPS 接收机。要求接收机可以工作于高动态、弱信号的环境下,实现GPS 的C/A 码伪距、L1 载波相位、L2 载波相位以及电离层时延的跟踪输出,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基础。
本文首先研究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用导航接收机的体系结构。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用导航接收机,采用宽频天线等通用的硬件平台,通过加载不同的应用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解决现有的几种卫星导航系统融合问题,兼容包括北斗导航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 导航系统欧洲的伽俐略导航系统等卫星导航系统。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用导航接收机有着传统接收机所没有的众多优点。由于软件接收机数据存储的特点,接收机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算法,从而在精度、抗干扰、弱信号处理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
本文接着研究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接收机的信号捕获和跟踪算法。此算法充分考虑了星载接收机多普勒频移大、换星快、掩星条件下信号弱、电离层传播时延变化范围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适应星载高动态的工作环境。
本文还研究了GPS 的L2 波段载波跟踪算法。由于AS 技术的影响,通常的途径无法实现GPS 的L2 波段跟踪。本文通过对AS 技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获得了W 码的时序特性。把对GPS 系统L2 频段信号传统的无码跟踪转变为在P 码辅助下的半无码跟踪。这从根本上改变了L2 载波跟踪的方法,相对于平方、交叉等跟踪方法,大幅度地提高了跟踪的信噪比。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全新的基于贝叶斯滤波器的动态跟踪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概率意义上的最优化滤波模型,可以在高动态和强干扰的条件下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克服由于模型误差和模型的非线性性带来的收敛性等问题,同时也进一步地提高了跟踪的信噪比。测试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跟踪算法在AS 技术条件可以获得和授权用户基本一致的跟踪性能。
本文研究的星载双频软件GPS 接收机完全自主开发,是921 二期精密定轨、GPS 无线电大气掩星探测等的技术基础,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为下一步高性能航天应用导航接收机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
|
|
1 |
李作虎;郝金明;李建文;秦士琨;宋雪源;;GPS软件接收机仿真实验及算法验证[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9年01期 |
2 |
李小民,刘晖,郑利龙,张其善;一种基于数据跳变检测的高动态环境GPS信号参数估计方法[J];航空学报;1999年05期 |
3 |
徐爱功;GPS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4 |
赵军祥,张其善,常青,李建辉;高动态GPS卫星信号模拟器关键技术分析及应用[J];电讯技术;2003年04期 |
5 |
徐济铭;林宝军;;基于FPGA-DSP的GPS软件接收机算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02期 |
6 |
赵军祥,常青,张其善,张军;高动态 GPS卫星信号模拟器电离层延迟误差模拟方法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3年03期 |
7 |
王伟,张廷新,史平彦;高动态环境下GPS信号跟踪算法综述[J];空间电子技术;2000年01期 |
8 |
杜起飞;孙越强;刘正廷;陶鹏;李长源;余方;;双频GPS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研究[J];全球定位系统;2008年02期 |
9 |
周子征;;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24期 |
10 |
万祥;张孟阳;;北斗高动态双频相对定位技术[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0年03期 |
11 |
吴景勤;GPS中的GG家族[J];世界核地质科学;1999年02期 |
12 |
陆娟,常青,张其善,张军;十二通道GPS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J];遥测遥控;2003年03期 |
13 |
杨小江;毛峡;王鹏飞;;基于FPGA的高动态GPS信号FFT快捕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6期 |
14 |
杨小江;毛峡;王鹏飞;;基于FPGA的高动态GPS信号FFT快捕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8期 |
15 |
蔡宏翔;王昆杰;;双频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测定[J];时间频率学报;1993年02期 |
16 |
周晓华;徐军;张苏红;;GP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J];江西测绘;2007年02期 |
17 |
赵慷慨;汪峰;李金海;刘玫;阎跃鹏;;基于FPGA高动态GPS快速捕获协处理器设计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0年02期 |
18 |
冉春庆;罗兆文;王文;;利用GPS修正电离层模型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7年05期 |
19 |
吴必军;;电离层对GPS信号附加时延的估算方法[J];时间频率学报;1992年01期 |
20 |
薛光辉;段宗汉;王明宇;;双频组合法探测与修复周跳的补充[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