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离子和一些螯合剂对Ryanodine 受体作用的研究
【摘要】:
采用[3H]ryanodine结合的实验技术,本工作研究了锌离子和一些二价金属离子螯合剂对骨骼肌和心肌ryanodine受体(RyR)的作用及其机制。
锌离子对[3H]ryanodine与兔骨骼肌重肌质网系囊泡(HSR)膜上的 I型RyR (RyR1)的结合呈双相作用。在[Zn2+]f低于1 (M时,结合值增加,高于1 (M [Zn2+]f抑制ryanodine结合,其半抑制浓度IC50/ZnI为2.7(0.5 (M (平均数(标准差)。抑制浓度的锌离子对ryanodine结合时程也表现双相作用。锌离子对RyR1的双相作用表示RyR1上可能存在两类锌离子结合位点:活化位点和抑制位点。锌离子显著地改变ryanodine结合的钙离子浓度依赖性,而钙离子对ryanodine结合的锌离子浓度依赖性曲线无明显作用。同时,锌离子与其它RyR调节剂对ryanodine结合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结果表明,锌离子对RyR1的钙活化位点和失活位点都有调节作用。锌离子对RyR1的双相作用可以被2 mM 巯基还原剂DTT拮抗的结果提示,RyR1上的巯基参与锌离子对RyR1的调控作用,并且RyR1存在内在锌。
锌离子对[3H]ryanodine与牛心肌RyR(RyR2)的结合表现单相抑制作用,其IC50/ZnI为2.1(0.4 (M。锌离子与其它RyR调节剂的相互作用提示,锌离子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抑制钙离子活化位点实现的。由于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不改变锌离子对ryanodine结合的抑制作用,锌离子的作用可能不是通过与钙离子竞争钙离子活化位点,而是通过间接作用实现的。与骨骼肌不同的是,锌离子对RyR2的抑制作用并不能被2 mM DTT取消。
本工作还首次发现,在ryanodine结合实验中为维持恒定自由钙离子浓度经常使用的二价金属离子螯合剂EGTA和TPEN对ryanodine与RyR1 及
WP=3
RyR2的结合均有抑制作用。它们对RyR1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3.4 ( 0.3 mM 和50 (M。它们的抑制作用和它们与锌离子的亲和力一致,即亲和力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有意思的是,外加锌离子可以解除5 mM EGTA对RyR1的抑制但外加锌离子仅当存在 GSH(一种巯基还原剂)时,才能够部分解除100 ?M TPEN对RyR1的抑制作用。
本工作不仅表明,锌离子对RyR有调控作用;锌离子对RyR1与RyR2作用的诸多明显差别说明,锌离子对RyR 的作用具有亚型特异性。上述结果还提示,RyR内在锌的存在。并且,内在锌对RyR的正常功能是必需的。此外,高浓度螯合剂抑制ryanodine结合的结果还表明,在ryanodine结合实验中,使用的螯合剂浓度不能过高。
|
|
|
|
1 |
王玫玫;张其昕;;Zn~(2+)在电解还原铕(Ⅲ)过程中的催化行为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
2 |
韩润平,朱路,尹建四,吴辛萍,李延虎;酵母菌对锌离子的吸附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3 |
张建莹,齐剑英,杨培慧,冯德雄;锌离子增强荧光光谱法测定谷胱甘肽[J];暨南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4 |
李军;李洪坤;赵艳霞;马心英;张国荣;;L-半胱氨酸修饰银电极对锌离子的测定[J];化学传感器;2004年03期 |
5 |
何佳振;;含铜和含锌溶液泡沫分离技术的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6 |
齐剑英,冯德雄,杨培慧,孟建新,郑文杰;锌离子对谷胱甘肽荧光增强的作用[J];暨南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7 |
魏献军;王建玲;王军;黄丹峰;;锌试剂-甲醇分光光度法测定离子液体中的锌含量[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8 |
史增奎;赵润潮;;凤眼莲对Cd~(2+)、Zn~(2+)富集能力的研究[J];水利渔业;2007年04期 |
9 |
陈鸿雁;;酪氨酸水杨醛缩席夫碱锌多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0 |
胡亮;王吉坤;王鲁民;林连兵;魏云林;;绿色木霉对Zn~(2+)的吸附特性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年08期 |
11 |
周谷珍;郑丽英;李莉花;孙元喜;;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的制备及应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2 |
戴群;陈未;陈双林;;污水中富集锌离子的微生物菌种理化性质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3 |
孙焱;张雅婷;梁培基;;锌离子对配体门控型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J];生物物理学报;2010年12期 |
14 |
曾海祥;竺俊全;丁理法;;重金属镉和锌对可口革囊星虫的毒性试验[J];水利渔业;2006年02期 |
15 |
鲍改玲;程伟;孟祥茹;;配位聚合物{[Zn(bpfp)(NCS)_2(H_2O)_2]·2 H_2O}_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1期 |
16 |
池志宏;张丽红;高慧玲;王辛石;玉秀;王占友;;小鼠脊髓内存在抑制性含锌神经元[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6年02期 |
17 |
陈伟强;程义勇;李树田;洪燕;侯玥;;锌对体外应激海马神经元MTs亚型表达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
18 |
郭新梅;戴继勋;王娟;徐矫健;;锌离子(Zn~(2+))对坛紫菜叶状体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19 |
杜卫东,包永德;锌离子在神经系统内的分布及其功能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1997年03期 |
20 |
朱宪,孙当如,周建城;用盐桥支撑双分子层脂膜模拟研究锌离子跨细胞膜输运[J];化学世界;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