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花蜜中次生代谢物质及其对传粉的影响

刘方邻  
【摘要】:花蜜中广泛地存在一些与植物抗虫相关的次生代谢物质,并阻止了一些访花者的取食。但是,其生态功能和进化意义一直很少被理解。本文通过对取食含有次生代谢物质花蜜的蜜蜂的行为、生理和性别分化的研究,来探讨花蜜中这些次生代谢物质在自然群落中的生态功能,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野坝子植物(Elsholtzia rugulosa)分泌的花蜜中含有酚类化合物,其相对涩性(多酚对植食性动物取食阻隔大小的参数)为0.1679±0.0467。部分蜂群在此花期飞逃或死亡,表明花蜜中多酚对蜜蜂的取食具有阻隔作用。 2、比较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和中华蜜蜂(A. cerana)的咽下腺蛋白质电泳图谱,表明中华蜜蜂也分泌葡萄糖氧化酶GOX。这种酶具有降解生物碱、多酚等次生代谢物质的作用。所以,中华蜜蜂能够利用这些含有次生代谢物的花蜜作为它们的食物。 3、在蜂巢外,蜜蜂分泌的GOX的功能被花蜜中的酚类物质所抑制。蜂群稳定的巢内环境,即稳定的35℃和1~4.3%的CO2,不仅可以直接降解花蜜中的多酚,而且能够解除花蜜中酚类物质对GOX的抑制作用,维持稳定的巢内环境是蜜蜂降解花蜜中化学防御物质所必须的。 4、在野坝子花期,少量直杆兰桉(Eucalyptus globules)的花蜜促进了蜜蜂采集同域分布、并同时开花的野坝子花蜜。蜜蜂采访分泌含生物碱花蜜的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与其采访同域分布、并同时开花的白草莓(Fragaria nilgerensis)和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相联系。 5、花蜜中的次生代谢物质增加了蜂群的摄食量,促进了蜜蜂出巢采集花蜜,同时,增大了蜂群的偏雌性的生殖倾斜。增加的蜜蜂的访花率和蜂群的雌 WP=4 性比例意味着蜜蜂为植物提供更为积极的传粉服务,植物从而获得更大的生殖利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汤德良;植物抗虫的次生代谢物质[J];世界农业;1999年03期
2 王琦;董合忠;;棉花次生代谢物质及其抗虫活性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2013年06期
3 顾德兴;;次生代谢物质和共同进化[J];生物学通报;1990年08期
4 李芳;葛慈斌;刘波;陈家骅;;淡紫拟青霉次生代谢物质的抑菌效应[J];植物保护学报;2006年01期
5 苏丹;蓬桂华;韩世玉;耿广东;;复合型肥料对辣椒素及其相关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与相关分析[J];中国瓜菜;2016年11期
6 曾哲灵;薛艳辉;高荫榆;;金银花蜜中生物酶的热稳定性[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6年01期
7 王茂瑞;;不同切割伤害程度对大蒜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年01期
8 刘金花;杨桂玲;刘谦;张永清;;黄芩种子萌发期间的代谢变化[J];园艺与种苗;2020年11期
9 于树宏,李玲,何晓明;利用细胞培养技术提高次生代谢物的产量[J];生物学通报;1998年07期
10 吕春茂;范海延;姜河;孟宪军;;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合成次生代谢物质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1 赵广印;李建军;高洁;;花蜜中酚类物质对群落中同花期植物传粉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年01期
12 赵青;杜远鹏;翟衡;;葡萄根瘤蚜侵染对葡萄新根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8年03期
13 李颖;;花蜜[J];新教育;2017年33期
14 多米米;;发型[J];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2009年06期
15 李国璋;杨开应;;采花蜜[J];山茶;1984年05期
16 苏文华,张光飞,李秀华,欧晓昆1;植物药材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与环境的关系[J];中草药;2005年09期
17 陈梦迪;马迎宾;董霞;黄艾祥;提布;王传正;;德钦中蜂百花蜜的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分析[J];中国蜂业;2016年12期
18 张海雁;;花蜜 上帝赐予的琼浆玉液[J];大自然探索;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李进进;胡昊;王彩云;;“感蚜性”菊花叶片次生代谢物的GC-MS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2 陈露茜;杨舒婷;李静慧;赵云鹏;傅承新;;玄参生物量和次生代谢物的物候动态分析[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分会场:资源植物学[C];2013年
3 李迪;梁丽;;基于多枝状MnFe_2O_4@Au核-壳纳米结构的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酶共固定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二卷)[C];2019年
4 郑荷花;许毅;肖大勇;;大数据评估葡萄糖氧化酶在肉鸭生产上的应用效果[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 李玲丽;高兴发;;金、银、钯、铂模拟葡萄糖氧化机理的计算和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8年
6 ;如何认识葡萄糖氧化酶[A];2017第二届中国畜牧生物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7年
7 毛颖波;王凌健;陈晓亚;;作物次生代谢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7年
8 赵政;陈庭春;朱泉;朱利民;;棉织物葡萄糖氧化酶低温活化漂白[A];“源明杯”第九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王旭东;辛玲玲;陈海玲;陈曦;;葡萄糖氧化酶有机改性溶胶-凝胶包埋及传感测定[A];第四届海峡两岸分析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林谦;陈成;王向荣;蒋桂韬;张石蕊;吴端钦;戴求仲;;葡萄糖氧化酶对仔猪生长与腹泻的影响研究[A];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1 户桂涛;缪娟;范云场;;基于离子液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固定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葡糖糖生物传感器[A];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2 顾磊;张娟;堵国成;陈坚;;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表达[A];第八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3 张鹤龄;押辉远;张利梅;曹先维;张剑峰;姜伯玮;张岩芳;;黑曲霉3.758及3.324的葡萄糖氧化酶基因比较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4 周洲;李永丽;史洪中;张宏亮;郭征;杨永青;;利用细胞培养法生产药用次生代谢物研究概况[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七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5 涂涛;蒋肖;黄火清;罗会颖;姚斌;;基于体外分子进化技术提高Aspergillus niger来源葡萄糖氧化酶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效率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16 康乐;吴成君;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马有志;;葡萄糖氧化酶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7 吴秀明;孟玲;蔡称心;;室温离子液体对葡萄糖氧化酶催化氧化葡萄糖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新能源与能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方邻;花蜜中次生代谢物质及其对传粉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2 陈功;烟粉虱寄主选择的生态调控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3 邱崇洋;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玛咖成分检测与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4 赵兴楠;花蜜呈现策略的繁殖生态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5 李倩;光质对生菜、丹参生长和次生代谢物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素霞;葡萄糖氧化酶稳定有序多层(或单层)膜电极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缪国鹏;基于离体培养体系的雷公藤活性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8 孙莹莹;葡萄糖氧化酶/纳米材料单层或多层膜用于构筑葡萄糖生物传感器[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梦;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2 杨婷婷;芦荟次生代谢物质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张长煜;栽培措施对白及生长和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4 靳鹏博;遮阴对丹参生长和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5 黄婧溪;葡萄糖氧化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区系及肠道免疫的影响[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6 杨海涛;不同抗生素替代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7 李生杰;葡萄糖氧化酶对产蛋后期蛋种鸡繁殖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9年
8 王洪军;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9 郑玲燕;葡萄糖氧化酶介导的等离子共振ELISA检测玉米中的伏马毒素B_1[D];南昌大学;2017年
10 葛建忠;新型葡萄糖氧化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和性质改良[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11 于翠;过氧乙酸的酶法合成:从单酶催化合成工艺到双酶催化串联反应合成工艺催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12 何佳;葡萄糖氧化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13 石义超;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14 闫哓华;胶束纳米粒子在氧化酶类生物催化体系中的分析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15 黄毅;高产葡萄糖氧化酶分泌型基因工程菌的构建[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16 龙静;微波信号的生物传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17 付长涛;发酵法生产葡萄糖氧化酶[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18 赵勇;基于理性设计的葡萄糖氧化酶性质改良[D];湖北大学;2015年
19 张慧萍;葡萄糖氧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表达及其酶电极的制备[D];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
20 罗时渝;葡萄糖氧化酶在无孢黑曲霉中的高效重组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特约记者 高红梅;酿得百花蜜 引来效益泉[N];中国石油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解开有色花蜜之谜[N];云南日报;2011年
3 记者 黄辛;次生代谢物在植物与昆虫共进化中作用获揭示[N];中国科学报;2012年
4 ;葡萄糖氧化酶[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5 实习记者 卢岳;养生花蜜难“养”[N];消费日报;2014年
6 通讯员 杨莉 本报记者 李星棋;采得百花蜜 酿出甘甜来[N];延安日报;2018年
7 李山;茉莉酸具有调控花蜜生产功效[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