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寡肽(OGP、HIV-1 tat~[47-57])的合成、聚合及功能研究以及NRSF/REST在转录调控方面的研究

刘智慧  
【摘要】: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成骨生长肽(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 OGP)和 HIV-1 tat[47-57]的合成、聚合及功能研究;第二部分是神经细胞限制性 沉 默 因 子 ( Neuron restrictive silencer factor/repressor element-1 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NRSF/REST)在转录调控方面的研究。 第一部分第一章阐述了 OGP 的合成及在造血方面与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rhG-CSF)的协同作用。OGP 体外促进成骨细胞 MC3T3 E1 和成纤维 细胞 NIH 3T3 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基质矿化;体内能够促进成骨 和造血。OGP 可以增加正常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细胞数,提高放射性损伤 小鼠骨髓移植后的存活率;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骨髓损伤给予OGP(10-15)( OGP 的 C 端 5 肽),可以加快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恢复,并可以动员小鼠外周血干祖 细胞。本论文工作发现 OGP 能显著地协同 rhG-CSF 促进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 淋巴细胞数增加,说明 OGP 是一种可以增强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 rhG-CSF 功能的新的因子,是一种潜在的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药。 免疫分析法是追踪生理活性多肽特性的一个必要工具。为了研究 OGP 的 特性,本论文第一部分第二章阐述了 OGP 的聚合、通过 OGP 聚合物制备其特 异性的抗体以及对 OGP 的免疫分析。含有分支或侧链的大分子化合物 (polyvalent dendrimers),在免疫、抗病毒、作为 DNA 和药物的载体等方面有 所应用。而被应用的含有多肽分支或侧链的化合物(peptide dendrimers)主要有两 种类型:一种是以多价化合物如多聚赖氨酸(pLL)为核心结构,通过表面的分 支单位偶联多条多肽链;另一种是多重抗原肽(MAP)系统,它只有分支单位 和偶联在上面的多肽链,没有核心结构。本章阐述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多肽 聚合物(多聚分支肽):将含有双键的丙烯酰基偶联到多肽的 α-或 ε-氨基,通过 自由基引发得到多聚分支肽。对于无侧链氨基的人胰岛素原 C 肽,含有侧链氨 1 WP=3 基的 OGP,含有侧链氨基并且含有很多疏水性氨基酸的 penetratin,我们采用了 不同的策略制备并得到了相应的多聚分支肽(poly-C peptide, poly-OGP, poly-penetratin)。用 poly-C peptide,poly-OGP 来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能够得到相 应的抗体,并且能够应用于免疫分析。 有文章报道 peptide dendrimers 可以用于转基因研究,所以我们尝试将多聚 分支肽作为质粒 DNA 的载体。第一部分第三章阐述了多聚分支 HIV-1 tat[47-57] 的制备及其在转基因方面的研究。通过 Sephadex G 150 我们对多聚分支 tat (poly-tat)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发现不同大小的聚合物都能够用作质粒 DNA 运输的载体,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与聚合产物的大小具有相关性。 第二部分阐述了 NRSF/REST 被下调后细胞的基因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分化。 NRSF/REST 是一种基因转录的负调控因子,在非神经类细胞中高表达,关闭了 神经类基因;在神经细胞中表达下降,相应的受其负调控的神经基因开放,暗 示 NRSF/REST 在胚胎发育中神经组织的发育,神经祖细胞分化起着重要作用。 本论文通过 SiRNA 下调 NRSF,通过 microarray 高通量地检测基因表达的变化, 并用 Real-time PCR 进行验证,发现了新的受到 NRSF/REST 调控的基因。结合 生物信息学,发现一些基因中含有 NRSF/REST 特异结合序列,即 NRSE 元件。 神经细胞特异性表达基因 Synapsin I 在非神经细胞中表达说明,NRSF/REST 对 非神经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具有重要意义。用 RNAi 联合 microarray 来进行 转录调控的研究,为寻找转录因子新的靶基因提供了更加直接,有效和便利的 工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宁一,王莉馨,罗坤,秦云龙,王宏伟,张应玖,李萍;利用中国流行株HIV-1 Gag重组痘苗病毒与核酸疫苗免疫的新程序[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1年02期
2 王福祥,孙永涛,王临旭,王久平,王平忠,白雪帆,黄长形;中国株HIV-1外膜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J];中国病毒学;2004年01期
3 江文正,金宁一;表达HIV-1结构蛋白靶细胞的制备及鉴定[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年02期
4 王福祥,孙永涛,王临旭,王久平,王平忠;中国株HIV-1核心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J];中国病毒学;2003年05期
5 吴小林;HIV-1疫苗的潜在作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4年05期
6 邵一鸣,陈筝,王斌,曾毅,赵尚德,张作儒;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在HIV-1检测中的应用[J];病毒学报;1993年03期
7 王剑虹;减毒HIV-1辅助基因免疫接种盒的构建[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9年05期
8 方荣,王斌,路永波,宋旭霞,邵济钧;云南瑞丽县IDUs人群HIV-1感染者毒株env基因C2-V3区序列的测定[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Evans TG ,闭兰;QS-21能减少HIV-1包膜亚单位疫苗的抗原剂量[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2年01期
10 孙岩;陈胜;王蒙;刘红林;;HIV-1慢病毒载体的发展及其生物安全性[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11 王剑虹;疫苗诱导的抗天然及重组HIV-1包膜糖蛋白抗体[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5年02期
12 吴虹,傅继华,王斌,王秋波,张艳丽;山东省HIV-1分离株env基因C2-V3区序列测定[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3 江文正,金宁一,李子健,张立树,张洪勇;HIV-1 Gag蛋白酵母表达产物的纯化及免疫原性检测[J];免疫学杂志;2004年04期
14 周勇;重组HIV-1gp160疫苗诱导血清和唾液抗体[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6年01期
15 谢云,董明,张鹏飞;HIV-1核蛋白p24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J];病毒学报;1997年03期
16 王静,王斌,路永波,王秋波,张艳丽;重组HIV-1跨膜蛋白gp4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17 张应玖,金宁一,王宏伟,张东威,邵一鸣,殷霞,沈家骢;HIV-1-gp120在重组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J];微生物学杂志;2000年03期
18 温寿如,黄国超,叶秀英,李恭书;从一名外国留学生检测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抗体[J];病毒学报;1987年04期
19 李满,陈辉,王嘉玺,凌世淦,马贤凯;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逆转录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初步纯化[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3年05期
20 陈应华,肖翌,P.D.Manfred;HIV-1侵入靶细胞的机理[J];自然科学进展;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卫红;高瑞兰;陈小红;钱煦岱;吴超群;;三七皂苷对造血细胞AP-1族转录调控蛋白NF-E2、c-Jun和c-Fos的诱导作用[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李园园;王垒;陆长德;;人增殖细胞核抗原与细胞周期相关的转录调控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杨兰兰;刘先俊;;NUAK1—NFkB通路新转录调控或共调控因子[A];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鲍永利;乌垠;于春雷;孟祥颖;孙颖;李玉新;;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启动子克隆及转录调控的初步研究[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5 高瑞兰;马逢顺;吴超群;许家鸾;B.H.Chong;牛泱平;苗青;王京霞;金锦梅;;人参皂苷组分治疗难治性血液病及对造血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徐卫红;高瑞兰;陈小红;郑茵红;;三七皂苷对多种造血相关转录调控蛋白的诱导作用[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刘兵;毛宁;;胚胎造血发育的转录调控[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孔辉;王莹;朱庆林;余擎;Gabriele Mues;Rena N.D'Souza;;牙齿发育过程中Pax9和Msx1对BMP4转录调控作用的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高瑞兰;马逢顺;吴超群;许家鸾;B.H.Chong;牛泱平;苗青;王京霞;金锦梅;;人参皂苷对造血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及治疗难治性血液病[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高春芳;王皓;徐玲玲;赵文静;孔宪涛;;人α1(Ⅰ)胶原基因转录调控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慧;寡肽(OGP、HIV-1 tat~[47-57])的合成、聚合及功能研究以及NRSF/REST在转录调控方面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2 李军林;MINT蛋白同源二聚体形成及对其介导的转录抑制作用的拮抗[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乔文涛;牛泡沫病毒3026反式激活因子Borf1的特征及作用机制初探[D];南开大学;2004年
4 颜峻;Cyclin D3参与转录调控,p110C诱导凋亡及活性寡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晶;裂殖酵母核糖体L32-2蛋白潜在转录调节调节作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卢建雄;营养和激素对原代培养大鼠脂肪细胞脂肪形成的调控及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继;血管生成素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慧芳;Y家族DNA聚合酶对化学致癌物MNNG应答的转录调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秦珑;整体调控子PhoP直接调控鼠疫耶尔森氏菌胞内生存能力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10 高鹤;调控子Fur直接调控鼠疫耶尔森氏菌铁代谢功能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军;HIV-1生物性克隆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及蕨麻提取物体外抗HIV活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2 谢美榕;福建省HIV-1耐药基因变异现况及MSM HIV-1感染者流行毒株亚型分析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群;基于基因表达谱数据预测转录调控因子和转录调控元件活性[D];复旦大学;2010年
4 瞿小旺;1.中国株CN54HIV-1Pol P66/P5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2.鼠IL-12和IL-23作为基因佐剂与HIV-1 DNA疫苗共免疫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朱娜;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及HIV-1假病毒感染实验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李平;HIV-1整合酶与抑制剂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7 王遥;以HIV-1整合酶与gp41为靶点的药物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瑛;宽苞水柏枝抑制HIV-1复制有效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王文波;诱导HIV-1中和抗体的膜蛋白抗原的优化和改造[D];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2011年
10 耿庆茂;河南某地HIV-1耐药毒株的流行状况及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书;刘云涛;新生病毒敲响警钟[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刘汉权;穿心莲有望成为抗艾滋病新药原料[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衣晓峰;哈医大一院系列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关联基因[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一凡;科学论争与认知局限[N];中国妇女报;2004年
5 王春;弄潮正当时[N];科技日报;2004年
6 王振岭;诱发心肌肥厚新基因被发现[N];健康报;2005年
7 王坤;我国基因剔除研究取得重大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8 王世恩 特约记者 王坤;四医大建立基因剔除动物模型[N];解放军报;2000年
9 记者 周颖;中澳合作开发中草药治疗血液病取得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10 储国强;我国基因剔除研究又获重大进展[N];科技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