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喜树碱衍生物NSC606985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体内外研究
【摘要】: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异质性的恶性血液肿瘤。过去二十年间,人们对于AML在生物学、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认识取得了巨大进展。与此同时,对于AML病人的治疗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大部分AML病人依然不可治愈。因此,开发新的药物对于AML病人来说非常重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喜树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已经深入到治疗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化疗等诸多领域的前沿。本文在国际上首先研究了一种称为NSC606985的新型喜树碱衍生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外效应。结果显示:(1)纳摩尔浓度的NSC606985即可有效诱导AML细胞系NB4和U937细胞凋亡并显著抑制含有bcr-abl融合蛋白激酶的K562细胞的增殖;(2)低浓度的NSC606985也显著抑制来自AML病人骨髓的新鲜白血病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3)除了迅速诱导线粒体跨膜电位( m)的崩塌及Caspase-3的活化外,NSC60698也导致蛋白激酶Cδ(PKCδ)的水解激活;(4)PKCδ特异的抑制剂rottlerin能够完全抑制NSC606985诱导的线粒体跨膜电位( m)的崩塌和Caspase-3的活化,而Caspase-3特异的抑制剂z-DEVD-fmk仅能部分削弱PKCδ的活化及细胞的凋亡;(5)以移植PML-RARα转基因小鼠产生的白血病细胞建立的模型研究了该化合物对白血病可能的治疗作用。受体小鼠经尾静脉移植PML-RARα转基因小鼠脾脏细胞后,于28天左右死亡。连续注射NSC606985不但能够迅速清除外周血中的白血病细胞,而且还可显著减少肝脏、脾脏及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并延长患病小鼠的生存时间。形态学观察及TUNEL分析表明,注射NSC606985 6小时后即可在体内诱导肝脏和脾
|
|
|
|
1 |
崔岚,王平全;抗肿瘤药物喜树碱衍生物的研究现状及前景[J];中国药房;2000年01期 |
2 |
;低毒性的抗癌剂9位取代的喜树碱[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2年02期 |
3 |
尤旭项,彦华,孙伟,王刚毅;喜树碱衍生物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1999年06期 |
4 |
潘显道;;喜树碱20S-羟基酯衍生物合成及抗肿瘤研究现状[J];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02期 |
5 |
冯新江,张殊佳,王彦广;(20S)-O-硒代乙酰喜树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4期 |
6 |
姚祝军;;抗癌活性喜树碱及其药用衍生物的化学合成[J];合成化学;2010年S1期 |
7 |
;9-硝基喜树碱原料及胶囊和片剂[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8年09期 |
8 |
李庆勇,张莹,姚丽萍,付玉杰,祖元刚,陈小强,郑春英;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喜树碱糖苷及其对Topo I抑制活性[J];药学学报;2005年12期 |
9 |
孙雪;李春霞;玉坤宇;李英霞;;几种喜树碱-糖缀合物的合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
10 |
高华;;抗癌药物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概况[J];河北医药;2008年11期 |
11 |
刘杰;一种新的喜树碱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6年02期 |
12 |
刘晓梅;新的喜树碱衍生物CPT-11对小鼠自发和实验性转移癌的抑制作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8年06期 |
13 |
秦燕军;姚日生;;喜树碱内酯环前药的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7年05期 |
14 |
李波;曾晖;周鹏;梁桂兆;梅虎;李志良;;三维原子场全息作用矢量用于7位取代20(S)-喜树碱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精细化工;2006年01期 |
15 |
王玲丽;马沛勤;刘文哲;;HPLC法测定喜树幼枝中喜树碱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8年09期 |
16 |
段华鑫;张殊佳;周鹏;;20(S)-O-喜树碱肉桂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09年05期 |
17 |
林克江;李玉艳;尤启冬;林怡斌;张之磊;;喜树碱代谢活性产物SN-38类似物的抗肿瘤构效关系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18 |
樊馨;杨亚彬;孙立;张陆勇;季晖;袁胜涛;;喜树碱衍生物XY-8的抗肿瘤活性及流式细胞分析术分析[J];中国天然药物;2007年04期 |
19 |
申向黎;张伶俐;;天然抗肿瘤药物的发展趋势[J];中国药业;2007年21期 |
20 |
代鲁平;宋春霞;邵先祥;张耀;;抗癌药物喜树碱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0年2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