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前扣带皮层内去抑制的初步探索:痛情绪调控的可能机制
【摘要】:去抑制(disinhibition)可使中枢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参与学习记忆、药物成瘾、慢性痛等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去抑制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疼痛包括感觉分辨和情绪体验两种成分,痛情绪给病人带来无尽的情感折磨。大量研究提示前扣带皮层(ACC)在痛情绪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多着眼于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系统,而有关ACC内去抑制的研究至今鲜有报道。
本研究采用脑薄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结合动物行为学方法对ACC内去抑制的功能及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索,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1.首次观察到去除GABA_A受体介导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ACC内的多突触兴奋性传递。正常外液灌流时,电刺激ACC脑片第II/III层,可在第五层锥体细胞上引起潜伏期短且恒定的单突触反应,称之为“早反应”。在灌流液中加入GABA_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10μM)去除GABA_A受体介导的抑制,四分钟后同样的刺激可引起潜伏期较长且不恒定的“晚反应”,继续灌流bicuculline,“晚反应”还会进一步增大。高浓度二价阳离子(4.2Mg~(2+),7.0 Ca~(2+))的外液可阻断“晚反应”,并且“晚反应”不能跟随较高频率的刺激,说明“晚反应”为多突触传递。GABA_B受体拮抗剂saclofen(250μM)和甘氨酸受体拮抗剂strychnine(0.5μM)均不能引起与
|
|
|
|
1 |
司文;金晶;邓世宁;安述明;殷亮;曹晓华;;前扣带皮层对丘脑腹侧基底核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抑制效应[J];生理学报;2009年03期 |
2 |
王过渡;卓敏;;成年小鼠前脑NMDA受体参与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发放(英文)[J];生理学报;2006年06期 |
3 |
王德恒;白静;崔一卉;司文;曹晓华;;大脑前额叶扣带回皮层调制丘脑触觉信息的途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4 |
徐丽娟;梁竹苑;王坤;李纾;蒋田仔;;跨期选择的神经机制:从折扣未来获益到折扣未来损失[J];中国基础科学;2009年06期 |
5 |
李鸣迪;;奇妙感受的科学原理[J];百科知识;2010年12期 |
6 |
张玉秋;;痛情绪和相关记忆产生的神经机制[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12期 |
7 |
晓青;;两杯酒就能让你的脑子“秀逗”[J];世界发明;2003年02期 |
8 |
赵爽;刘默芳;;MicroRNA作用机制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9年01期 |
9 |
王宁;;P物质驱动中脑下行镇痛通路中内源性大麻介导的去抑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
10 |
;研发动态[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10期 |
11 |
何毅;孙剑江;;动物情感从何而来[J];生命世界;2008年11期 |
12 |
李芸;王红;王波;许永广;张孟元;王公明;;新生大鼠前扣带皮层神经元的原代培养[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5期 |
13 |
张镜如,詹文志,潘令和,孙忠汉,何菊人,沈克中;呼吸控制的中枢机制[J];生理科学进展;1982年01期 |
14 |
王锦琰,罗非,张含荑,张景渝,Donald J.WOODWARD,韩济生;清醒大鼠前扣带皮层神经元群的伤害性反应(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1期 |
15 |
王珀;;为什么抓挠可以止痒[J];青年科学;2008年06期 |
16 |
王殿仕;к阿片受体激动剂抗镇痛作用的细胞机制[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8年02期 |
17 |
Jaylyn Wang;;多国科研人员完成“珍珠鸟”基因组测序[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
18 |
范佩芳;沈芝芬;;血清中甲_2巨球蛋白对胰蛋白酶抑制活力测定[J];细胞生物学杂志;1987年01期 |
19 |
黄美玲;贾静;;眼眶前额皮层在执行功能中的作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20 |
刘烨;付秋芳;傅小兰;;认知与情绪的交互作用[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