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生理生态学研究

鲁萍  
【摘要】: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0-30℃,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25℃,高温显著抑制其萌发,35℃恒温即没有种子萌发。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对于光的需求为中等,在黑暗中发芽率为17%。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的pH范围是5.0-7.0,最高发芽率是以蒸馏水为介质,其pH为5.7。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率随着水势的加大而逐渐降低,在水势大于-0.7 MPa条件下,即没有种子萌发。在盐分含量小于100 mM NaCl条件下,其发芽率均大于65%;在盐分含量小于250 mM条件下,其发芽率仍大于10%,当盐分含量达到300 mM NaCl时,即没有种子萌发。紫茎泽兰种子在土壤表层其发芽率最高,当埋藏深度为1.5 cm时即没有种子萌发。根据我们所得的实验结果,对比其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并结合我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进行分析,我们预测紫茎泽兰未来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将局限在云贵高原,尽管在某些气候和土壤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仍有可能会形成零星分布区。 研究了紫茎泽兰和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在三种环境胁迫条件下(高温、低温、干旱)七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这三种环境胁迫都对两种植物的生物膜系统造成了损伤,造成了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升高。紫茎泽兰在这三种环境胁迫条件下,DHAR活性都升高;SOD活性也都升高,但是在低温处理时与对照的差别并不明显;POD和GR活性在低温和干旱处理时升高,在高温处理时降低;CAT活性在高温和干旱处理时降低,在低温处理时升高;MDAR活性在在高温和干旱处理时降低,在低温处理时略微上升,但是与对照的差别并不明显;APX活性则在三种环境胁迫下表现各不相同。通过这些结果可以说明:DHAR对紫茎泽兰抵抗不良环境的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而飞机草的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为:SOD、APX和DHAR在三种环境胁迫下酶活性都升高;CAT在高温胁迫下升高,而在低温和干旱胁迫下酶活性降低;POD和MDAR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酶活性升高,而在低温胁迫下酶活性降低;GR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酶活性升高,而在低温胁迫下保持不变。以上的研究结果说明,SOD、APX和DHAR是飞机草抵御环境胁迫的关键酶。 通过比较两种植物在温度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不同响应,我们研究发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鲁萍;桑卫国;马克平;;外来入侵种飞机草在不同环境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2 韩利红;刘潮;魏芳;;蓝桉对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及其生物测定[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年05期
3 贾海江;李先琨;唐赛春;唐绍清;吕仕洪;许新丽;;紫茎泽兰对三种岩溶地区木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J];广西植物;2009年05期
4 范雪涛;马丹炜;向莎;杨晓娇;钟良文;陈兰;何微;;不同逆境条件下辣子草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年05期
5 付耘庆;我国生物入侵现象透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03期
6 高志明;;恶性杂草——紫茎泽兰[J];生命世界;1988年04期
7 沈有信,刘文耀;长久性紫茎泽兰土壤种子库[J];植物生态学报;2004年06期
8 李素丽;孙倩;杨丽涛;;菊科4种植物生长盛期土壤酶活性的动态研究[J];大众科技;2009年08期
9 冯玉龙;王跃华;刘元元;丁开宇;;入侵物种飞机草和紫茎泽兰的核型研究[J];植物研究;2006年03期
10 张黎华;;紫茎泽兰和飞机草茎、叶若干成分含量的测定及红外光谱比较[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11 刘华杰;;生态杀手黄顶菊逼近北京[J];科技潮;2009年04期
12 高志勇,郭秦岭,孙强;紫茎泽兰研究概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13 鲁萍,桑卫国,马克平;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研究进展与展望[J];植物生态学报;2005年06期
14 苏秀红,宋小玲,强胜,段惠;不同地理种群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年03期
15 韩利红;冯玉龙;;发育时期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16 杨国庆;万方浩;刘万学;;紫茎泽兰水提液的化感潜势及其渗透压的干扰效应[J];生态学杂志;2008年12期
17 李辉;韦雪丹;田启航;冯金朝;;紫茎泽兰和多年生黑麦草的萌发及成苗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8 李慧,强胜,崔瑾;利用丛生芽和愈伤组织微繁技术培养紫茎泽兰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7期
19 贺俊英,强胜;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花芽分化和胚胎学研究[J];植物学通报;2005年04期
20 王文琪;王进军;赵志模;;紫茎泽兰种子种群动态及萌发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志军;马克平;;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的分布、危害与研究现状[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国树;徐成东;范树国;邱璐;黄珊;;紫茎泽兰对四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A];2010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调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尹俊;;紫茎泽兰防治的现状与展望[A];我国2003年草原病虫鼠害发生与防治情况以及2004年发生趋势预测与防治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淑超;廖周瑜;彭少麟;;青蒿及龙须草与紫茎泽兰之间的化感效应研究[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5 冯玉龙;王俊峰;;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生长和光合特性对光环境的适应及与入侵性的关系[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徐林波;刘爱萍;王慧;;外来恶性杂草——紫茎泽兰研究进展及展望[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冯玉龙;王俊峰;;不同光强环境下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色素含量[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高贤明;于兴军;;紫茎泽兰入侵的生态灾难[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张学文;刘亦学;张惟;杨秀荣;;紫茎泽兰化感作用初探[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学文;刘万学;刘亦学;万方浩;杨秀荣;张惟;;紫茎泽兰对几种植物的化感影响[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萍;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生理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2 王瑞;我国严重威胁性外来入侵植物入侵与扩散历史过程重建及其潜在分布区的预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3 宫伟娜;低温胁迫过程中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热激蛋白基因的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4 侯太平;草地有毒植物紫茎泽兰灭蚜活性物质及制剂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5 杨逢建;有害入侵植物飞机草入侵机理与控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6 邵春红;幽门螺杆菌响应环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王一丁;紫茎泽兰灭蚜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灭蚜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高润宏;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 Maxim.)对环境胁迫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9 张永清;几种谷类作物根土系统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10 于兴军;紫茎泽兰入侵生态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峰;三种入侵植物的它感作用和对光环境的适应[D];河北大学;2004年
2 雷磊;飞机草中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与鉴定[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3 贾桂康;广西外来物种紫茎泽兰、飞机草的入侵生态学特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梅芳;喜树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过程中喜树碱含量的变化[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5 韦明思;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 Hassk) 的生殖生态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建;新疆鼠尾草的醛糖还原酶抑制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7 阮少波;花椒水浸液对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5年
8 许瑾;几种草坪草的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山西大学;2006年
9 杨磊;新疆野苹果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10 颜炳君;吉林省西部不同土壤条件对紫花苜蓿生长状况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忠伟;消灭紫茎泽兰之我见[N];大理日报(汉);2005年
2 李忠将;外来物种紫茎泽兰入侵贵州林地草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王立天;紫茎泽兰怎样变害为利[N];云南日报;2008年
4 云子;牧草替代紫茎泽兰种植成功[N];中国畜牧报;2004年
5 姚启超;紫茎泽兰脱毒制作优质添加饲料项目在关岭获突破[N];贵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程鸿飞;生物灭毒除害初战告捷[N];农民日报;2003年
7 记者 梁雅丽;紫茎泽兰飞机草入侵广西西部[N];中国环境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吕辉;“飞机草”有新用途[N];云南日报;2003年
9 陈俊;“绿色杀手”紫茎泽兰可制成清洁炭[N];贵州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铁铮;我国开始大规模围剿紫茎泽兰和豚草[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