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生理生态学研究
【摘要】: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0-30℃,最适宜的萌发温度是25℃,高温显著抑制其萌发,35℃恒温即没有种子萌发。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对于光的需求为中等,在黑暗中发芽率为17%。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的pH范围是5.0-7.0,最高发芽率是以蒸馏水为介质,其pH为5.7。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率随着水势的加大而逐渐降低,在水势大于-0.7 MPa条件下,即没有种子萌发。在盐分含量小于100 mM NaCl条件下,其发芽率均大于65%;在盐分含量小于250 mM条件下,其发芽率仍大于10%,当盐分含量达到300 mM NaCl时,即没有种子萌发。紫茎泽兰种子在土壤表层其发芽率最高,当埋藏深度为1.5 cm时即没有种子萌发。根据我们所得的实验结果,对比其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并结合我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进行分析,我们预测紫茎泽兰未来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将局限在云贵高原,尽管在某些气候和土壤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仍有可能会形成零星分布区。
研究了紫茎泽兰和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在三种环境胁迫条件下(高温、低温、干旱)七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这三种环境胁迫都对两种植物的生物膜系统造成了损伤,造成了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升高。紫茎泽兰在这三种环境胁迫条件下,DHAR活性都升高;SOD活性也都升高,但是在低温处理时与对照的差别并不明显;POD和GR活性在低温和干旱处理时升高,在高温处理时降低;CAT活性在高温和干旱处理时降低,在低温处理时升高;MDAR活性在在高温和干旱处理时降低,在低温处理时略微上升,但是与对照的差别并不明显;APX活性则在三种环境胁迫下表现各不相同。通过这些结果可以说明:DHAR对紫茎泽兰抵抗不良环境的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而飞机草的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为:SOD、APX和DHAR在三种环境胁迫下酶活性都升高;CAT在高温胁迫下升高,而在低温和干旱胁迫下酶活性降低;POD和MDAR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酶活性升高,而在低温胁迫下酶活性降低;GR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酶活性升高,而在低温胁迫下保持不变。以上的研究结果说明,SOD、APX和DHAR是飞机草抵御环境胁迫的关键酶。
通过比较两种植物在温度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不同响应,我们研究发现:
|
|
|
|
1 |
鲁萍;桑卫国;马克平;;外来入侵种飞机草在不同环境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J];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
2 |
韩利红;刘潮;魏芳;;蓝桉对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及其生物测定[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年05期 |
3 |
贾海江;李先琨;唐赛春;唐绍清;吕仕洪;许新丽;;紫茎泽兰对三种岩溶地区木本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J];广西植物;2009年05期 |
4 |
范雪涛;马丹炜;向莎;杨晓娇;钟良文;陈兰;何微;;不同逆境条件下辣子草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年05期 |
5 |
付耘庆;我国生物入侵现象透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年03期 |
6 |
高志明;;恶性杂草——紫茎泽兰[J];生命世界;1988年04期 |
7 |
沈有信,刘文耀;长久性紫茎泽兰土壤种子库[J];植物生态学报;2004年06期 |
8 |
李素丽;孙倩;杨丽涛;;菊科4种植物生长盛期土壤酶活性的动态研究[J];大众科技;2009年08期 |
9 |
冯玉龙;王跃华;刘元元;丁开宇;;入侵物种飞机草和紫茎泽兰的核型研究[J];植物研究;2006年03期 |
10 |
张黎华;;紫茎泽兰和飞机草茎、叶若干成分含量的测定及红外光谱比较[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
11 |
刘华杰;;生态杀手黄顶菊逼近北京[J];科技潮;2009年04期 |
12 |
高志勇,郭秦岭,孙强;紫茎泽兰研究概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
13 |
鲁萍,桑卫国,马克平;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研究进展与展望[J];植物生态学报;2005年06期 |
14 |
苏秀红,宋小玲,强胜,段惠;不同地理种群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年03期 |
15 |
韩利红;冯玉龙;;发育时期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
16 |
杨国庆;万方浩;刘万学;;紫茎泽兰水提液的化感潜势及其渗透压的干扰效应[J];生态学杂志;2008年12期 |
17 |
李辉;韦雪丹;田启航;冯金朝;;紫茎泽兰和多年生黑麦草的萌发及成苗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8 |
李慧,强胜,崔瑾;利用丛生芽和愈伤组织微繁技术培养紫茎泽兰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7期 |
19 |
贺俊英,强胜;外来入侵种——紫茎泽兰花芽分化和胚胎学研究[J];植物学通报;2005年04期 |
20 |
王文琪;王进军;赵志模;;紫茎泽兰种子种群动态及萌发特性[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