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属植物分类学研究
【摘要】:
猕猴桃属植物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该属是分类上极其困难的属之一。1836年英国植物学家John Lindley根据Nathaniel Wallich 1821年在尼泊尔采集的标本Wallich 6634号建立了Actinidia即猕猴桃属,Dunn和李惠林及梁畴芬曾对该属进行过全面的研究。但自从1984年以来该属的分类学全面系统的研究尚未开展。本文综述了以往的属下分类系统的研究成果,认为把猕猴桃属分为净果组和斑果组比较合理。猕猴桃属的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都呈现出来很大的变异幅度,而且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比较缺乏。有些特征普遍比较稳定,但在少数类群变异较大,而有些变异较大的特征,在少数类群中反而比较稳定。作者在进行类群的划分时,采用相对比较稳定的性状特征和相关的性状特征,同时考虑类群的地理分布,参考遗传学及分子系统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作者查阅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标本馆、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广西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华南植物园标本馆、武汉植物园标本馆的标本,并请求哈佛大学同行拍摄了大量保存在国外的模式标本的照片,从国外和国内一些标本馆相关的网站上下载一些模式照片,请求国内的同行帮助拍摄了少数模式标本的照片,到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广西、贵州进行野外考察,在武汉植物园和广西植物所的猕猴桃资源圃中对栽培的猕猴桃属植物进行观察,结合文献资料,对猕猴桃属植物的分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确认猕猴桃属有52种,包括16个变种;归并处理了猕猴桃属17个种,33个变种和4个变型;提出了2个新组合。给出了分组和分种检索表,对每个种都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分类学处理进行了讨论,大部分的种给出了分布图,每个种引证了查阅的标本。
|
|
|
|
1 |
甘长飞;;浙江猕猴桃[J];生命世界;1986年05期 |
2 |
王正凤;谭正华;;九江地区的猕猴桃属植物[J];生命世界;1990年01期 |
3 |
林长松,左经会,田应洲,向红,孙爱群;玉舍森林公园猕猴桃属植物多样性研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
4 |
崔莹;;猕猴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5 |
梁木源;;金花猕猴桃[J];生命世界;1986年05期 |
6 |
左家哺;;贵州猕猴桃属植物的区系地理与分布[J];贵州林业科技;1989年01期 |
7 |
姚小洪,徐小彪,高浦新,李作洲,黄宏文;江西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的分布及其区系特征[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年03期 |
8 |
赵运林;;湖南猕猴桃属植物的区系分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9 |
陈万秋,李思光,罗玉萍;分子标记技术在猕猴桃属植物中的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1年03期 |
10 |
方琴;黄初升;陈希慧;刘红星;钟振国;;几种猕猴桃属植物中乌苏烷型三萜化合物的谱学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1 |
邓德山;猕猴桃属植物形态描述术语辨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1年04期 |
12 |
;四川产的猕猴桃属植物[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6年03期 |
13 |
张继祖;崔铁成;;陕西猕猴桃属植物一分布新纪录[J];陕西林业科技;1987年01期 |
14 |
刘亚令;李作洲;姜正旺;刘义飞;黄宏文;;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自然居群遗传结构及其种间杂交渐渗[J];植物生态学报;2008年03期 |
15 |
黄宏文;;猕猴桃驯化改良百年启示及天然居群遗传渐渗的基因发掘[J];植物学报;2009年02期 |
16 |
周锦;刘义飞;黄宏文;;基于EST数据库进行SNP分子标记开发的研究进展及在猕猴桃属植物中的应用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1年02期 |
17 |
熊治廷,黄仁煌,武显维;四种猕猴桃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观察[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5年03期 |
18 |
赵运林,刘享平;湖南猕猴桃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其区系特点研究[J];广西植物;1996年01期 |
19 |
李瑞高,梁木源,李洁维,毛世忠;猕猴桃属植物生物学特征特性观测[J];广西植物;1996年03期 |
20 |
张田;李作洲;刘亚令;姜正旺;黄宏文;;猕猴桃属植物的cpSSR遗传多样性及其同域分布物种的杂交渐渗与同塑[J];生物多样性;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