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菌株P-3处理炼油废水与N-1降解萘的研究

温洪宇  
【摘要】:将采自南充炼油厂炼油废水活性污泥与成都市郊石油污染土壤,富集驯化筛选出三株能够较好处理炼油废水的细菌菌株,编号分别为P-1、P-2和P-3,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物膜法比较了它们对南充炼油厂炼油废水的处理效果,处理效果为:P-3P-1P-2,优势菌P-3与炼油废水活性污泥处理炼油废水相比,效果要好于活性污泥。 研究表明,P-3处理炼油废水最适条件为:温度30℃-35℃,pH为8.0。在30℃、通气量为1.25L/min、pH为8.0的实验条件下,炼油废水经菌株P-3处理后,初始含油量从0.285降为0.009,去除率为97%;COD值从初始402.16 mg/L降为81.17 mg/L,去除率为80%。 为了彻底去除炼油废水中的多环芳烃,以萘为代表物,富集驯化石油污染土壤和炼油废水活性污泥,分别筛选出萘降解菌株N-1和N-2,实验结果表明,菌株N-1降解效率明显好于N-2,炼油废水活性污泥基本不降解萘。通过对N-1降解萘的系统性研究,其最适生长条件为:pH8.0,温度35℃,在180rpm,添加0.1%的微量元素溶液且氮源为NH_4NO_3时降解效率最佳,当萘浓度低于500mg/L时其降解效率在94.7%以上。 通过对P-3和N-1的形态观察与生理生化特征实验,初步把P-3归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N-1归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通过PCR扩增P-3和N-1的16SrDNA,检测了修改后通用引物P1(AGAGTTTGATCCTGGTCAGAACGAACGCT)和P6(TACGGCTACCTTGTTACGACTTCACCCC)的特异性,实验结果说明这对引物对扩增菌株P-3和N-116SrDNA有良好的特异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唐受印,金一中,谭天恩,陈磊;炼油废水的分析与萃取研究[J];化工环保;1994年04期
2 夏汉平,柯宏华,邓钊平,谭鹏,刘世忠;人工湿地处理炼油废水的生态效益研究(英文)[J];生态学报;2003年07期
3 宋秋声,林志坚,叶建成;炼油废水的处理与再利用[J];污染防治技术;1995年01期
4 陈建国,唐述虞,史建文;炼油废水微型生态塘有机物生物降解模型及净化机理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1997年01期
5 徐志达,曾汉民,冯仰桥;活性炭纤维处理炼油废水展望[J];工业水处理;1998年02期
6 夏文香,李金成,马书忠;两段活性污泥法处理炼油废水的工艺研究[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鲍治宇,顾大明;UV法测定炼油废水中的氨氮研究[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张冬梅,王培风,沈豪祥,李宗宝,萧锦;二级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炼油废水的中试实验[J];环境科学动态;2003年03期
9 刘献玲,张建成,曹玉红,闻建平;炼油废水生物流化床处理工业应用研究[J];现代化工;2005年03期
10 郭雅妮,念宁,于翔;聚硅酸硫酸铝絮凝剂处理炼油废水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3年05期
11 钱哨,杨安昌,秦凤和,宋友生,谷春荣,张守忠,陈海春,刘毅;活性污泥法处理炼油废水主要指标的有效控制[J];中国环境监测;1998年02期
12 李金成,沈文,王娟,夏文香,朱枫;两段活性污泥法处理炼油废水的效果及分析[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3 方忠海,薛家慧,仝志明,沈霖;超滤膜分离技术在炼油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03年07期
14 钟华文,廖艳,张钧正,何东升;二段BAF工艺处理炼油废水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02期
15 郭雅妮,同帜,于翔;聚硅硫酸铝絮凝剂处理炼油废水的研究[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16 叶芝祥,江奇,成英,陈朝平,蔡铎昌;卡尔曼滤波伏安法同时测定炼油废水中苯酚和苯胺的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17 彭若梦,王艳;A/O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炼油废水并回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8期
18 王培风,吴馥萍,钟华文,沈豪祥;A/O法在炼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给水排水;1999年05期
19 陈少华,钟华文,沈豪祥,吴馥萍,黎松强;炼油废水生物脱氮中间试验[J];化工环保;2000年01期
20 张冬梅,沈豪祥,钟华文;茂名石化炼油废水处理扩建一期工程A/O系统改O/O工艺运行探索[J];环境工程;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开亮;严佳珺;;炼油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A];二氧化氯研究与应用--2010二氧化氯与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朱琳;;炼油废水预处理工艺设计[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3 秦英杰;王焕;刘立强;崔东胜;吴松松;;经反渗透处理后炼油废水浓水的多效膜蒸馏技术[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曹宏斌;姜斌;孙津生;李鑫钢;庞金钊;;炼油废水处理过程中生物膜的研究[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六期)[C];2000年
5 赵小亮;裴丽;;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炼油废水中的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鹏;刘正;;炼油达标污水回用的中试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军;奚晓东;聂宏元;彭卫;;提高石油化工废水可生化性——臭氧氧化法条件的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8 谷峰;;炼油废水中挥发酚的光谱法测定[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杨新宇;谢陈鑫;滕厚开;陈军;;含油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实践[A];2008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高晓明;付峰;曹振恒;;催化氧化-精馏法处理炼油废水[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勇;微波辅助低温低压湿式催化氧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许颖;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膜污染因素及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凤;炼油废水中塑化剂优势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2 王焕;多效膜蒸馏技术用于果汁和炼油废水浓缩处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魏鑫;炼油废水中两中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4 孙立业;光助芬顿技术处理炼油废水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高四明;炼油废水采用MBBR和CAOT联合处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温洪宇;菌株P-3处理炼油废水与N-1降解萘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5年
7 张铁;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在炼油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张厚勇;炼油废水中苯系物和多环芳烃的分布规律研究及环境风险评价[D];山东大学;2008年
9 刘锋;A/O+MBBR法处理炼油废水的中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兵;炼油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岛经济开发区炼油废水将零排放[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石晓;生物流化床技术也能处理炼油废水[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记者 郭晓;治污技术石化废水实现循环利用[N];经济日报;2005年
4 石化;炼油废水生物流化床技术投入应用[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李非;微生物法治理炼油废水获创新成果[N];中国环境报;2006年
6 邬晓薇;炼油废水回用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化工报;2005年
7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N];科技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云峰;锦州石化污水回用“一石三鸟”[N];辽宁日报;2007年
9 郭薇;重点行业废水处理菌剂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邬晓薇 本报记者 王翰林;揪住炼化废水处理的老虎尾巴[N];科技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