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活性的多取代蒽醌的合成
【摘要】:
1-甲基-2-甲氧羰基-3, 6, 8-三羟基-7-甲氧基蒽醌是从唐菖蒲干球茎中分离到的具有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活性的多取代蒽醌类化合物。本文试图合成该化合物,实现了其类似物的合成,同时发现了几个未见报道的反应。
1.通过Diels-Alder反应合成了关键中间体——3-甲基-5-羟基-1, 2, 4-苯三甲酸三甲酯,1-COOMe选择性水解产物与1, 2, 3-三甲氧基苯进行分子间Friedel-Crafts反应的产物再进行分子内Friedel-Crafts反应得到了目标产物的类似物1-甲基-2-甲氧羰基-3-羟基-6,7,8-三甲氧基蒽醌(路线1)。目标产物及其它类似物的合成正在进行中。
2.以乙酰乙酸甲酯和巴豆醛为原料,经过Michael加成、分子内的Aldol反应、芳香化、选择性甲酰化和还原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2-甲基-3-羟甲基-6-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及其衍生物。通过该化合物与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进行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得到了多取代的二苯基甲烷衍生物,拟进一步关环合成目标化合物(路线2)。
3.发现邻甲氧基苯甲酸甲酯中酯甲基可以被正丁基锂和仲丁基锂中烷基交换生成相应的酯,反应的机理不明确。当使用叔丁基锂时,得到的是邻甲氧基苯基叔丁酮,这个方法可以用来合成芳基叔丁酮类化合物。
4.以2-苄氧基-6-甲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进行氯甲基化反应时,以苯和二氯乙烷作溶剂,发生了苄基的迁移和芳环的偶联,分别得到2,2'-二甲基-3,3'-二甲氧羰基-4,4'-二羟基联苯和2,2'-二甲基-3,3'-二甲氧羰基-4,4'-二羟基-5,5'-二苄基联苯。这是对称联苯合成的新方法。
5.水杨酸羟基邻对位的选择性甲酰化可以分别通过水杨酸和水杨酸甲酯用HMTA/CF3COOH来实现。
6.Lewis酸催化3,4,5-三甲氧基苄醇环化成1, 2, 3, 6, 7, 8, 11, 12, 13-nonamethoxyl-10,15-dihydro-5H-trbibenzo [a, d, g] cyclononene (NDTC),产率(54%)高于已有方法(12%)。
|
|
|
|
1 |
宋树忠,贾卫民,潘桂芝,信庆福,俞俊学;取代烯丙基及丙烯基苯氢甲酰化区域选择性研究[J];精细化工;1995年03期 |
2 |
陈忠秀,彭耀丽,伍林,魏贤勇,宗志敏;硝酸氧化蒽制备蒽醌[J];燃料化学学报;1999年04期 |
3 |
杨黎燕,郎惠云,王会玲,赵新法;三氯化钛-分光光度法测定决明子蒽醌[J];中国油脂;2003年12期 |
4 |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已批准使用蒽醌[J];中国造纸;1980年06期 |
5 |
李文友,许金钩,郭祥群,朱庆枝,赵一兵;现场光化学荧光探针法测定DNA──以9,10-蒽醌-2-磺酸钠为光化学荧光探针[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年11期 |
6 |
柳来栓,许文林,刘有智;经液-液氧化从蒽制备蒽醌实验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7 |
杜红霞,荣杰,赵文霞,刘红梅;蒽醌废酸生产碱式氯化铝的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2年03期 |
8 |
宋文静,金辉,张运展;落叶松碱性亚硫酸盐蒸煮中几种助剂的效果[J];纸和造纸;2003年01期 |
9 |
杨黎燕,杨秉勤,郎惠云;决明子蒽醌提取方法的研究[J];西部粮油科技;2003年02期 |
10 |
康伟峰;纺丝箱补加联苯技术改造[J];河南化工;2004年01期 |
11 |
黄骏廉,于同隐;联苯胺对4,4′-双叠氮联苯光解反应的抑制作用[J];应用化学;1986年05期 |
12 |
黄乃聚,郭清,章道道;β-环糊精催化下联苯的气-固相溴化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03期 |
13 |
陈欣,陈声宗,黄建桥,黄孟光,陈俊彦,谢力;天然硅铝酸催化合成异丙基联苯[J];现代化工;1995年11期 |
14 |
韩照云,张华安,魏土锋,吴凤玲;胺基蒽醌在麦草蒸煮中的应用[J];造纸化学品;1995年04期 |
15 |
戎文乐,汪美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β-蒽醌磺酸钠[J];染料工业;1996年02期 |
16 |
刘峰,王学军,候定远;环境试样中联苯、二苯醚的气相色谱测定[J];环境保护;1997年01期 |
17 |
马淳安,童少平,高晓萍,陈根宝;1,5-二硝基蒽醌电化学还原制备──1,5-二氨基-4,8-二羟基蒽醌的研究(英文)[J];电化学;1997年02期 |
18 |
李星,刘玉红;蒽醌衍生物替代蒽醌成效显著[J];黑龙江造纸;1997年01期 |
19 |
李彦池,龚红烈,陈曦;4-甲基-2′-腈基联苯的开发研究[J];河北化工;1998年03期 |
20 |
赵凤阁,董慧茹,刘国文;联苯苄基化反应合成高温导热油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