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青杨组(Populus section Tacamahaca Spach)不同种对增强UV-B的反应差异

任健  
【摘要】: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氮氧化合物和氟氯烃类化合物(CFC's)引起臭氧分子的分解,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增加,特别是UV-B辐射增强。本项目以青杨组杨树为模式植物,从形态和生理方面研究了来自不同UV-B背景下的康定杨与青杨在增强UV-B下的反应及其反应差异,并探讨了干旱、施肥对它们抗UV-B能力的影响。杨树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在生态环境治理和解决木材短缺方面均占有重要位置,研究成果可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结果有以下: 1.在温室中经过增强UV-B处理,杨树的外部形态及生理活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增强UV-B导致康定杨、青杨的生物量、叶面积及节间长度降低,叶片增厚,SOD活性升高,膜伤害增加,而对叶片数目、R/S、叶绿素A、叶绿素B及整个叶绿素含量没有影响。两种杨树对UV-B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在增强UV-B条件下,青杨的植株高度、生物量、叶面积、脯氨酸含量、长期用水效率受到的影响大于康定杨,相比而言,康定杨在比叶面积、叶片厚度、可溶性糖含量、UV-B吸收物质的含量及SOD和GPX活性方面增加的程度大于青杨。这些区别说明,来自于高海拔的康定杨比来自于低海拔的青杨对增强UV-B具有更强的耐性。我们认为二者在叶片厚度、比叶面积、UV-B吸收物质含量及SOD、GPX活性差异是导致对增强UV-B耐性不同的原因。 2.干旱与增强UV-B对杨树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均产生了影响,而且两种胁迫共同作用时干旱表现减弱或加剧了UV-B对杨树某些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据试验结果,干旱显著地降低了杨树的株高、叶片数目、叶面积,增加了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关军锋,李广敏;干旱条件下施肥效应及其作用机理[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年01期
2 张永林;;对提高海原县农田水利用水效率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年02期
3 袁术;;施肥对退化干旱草地的影响[J];草业科学;1986年04期
4 王旭红;王红菊;查菲娜;;科学灌溉 提高用水效率[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年04期
5 白占勇;;青杨育苗技术[J];中国林业;2010年06期
6 新章;建平;;棉花蕾期施肥有讲究:早轻巧看[J];农村科技开发;1997年07期
7 王丽霞;刘国庆;;青杨硬枝扦插技术及苗期管理要点[J];甘肃林业;2008年01期
8 张梅;;养花门诊[J];园林;1997年04期
9 张四华;吴新华;杨宏;;花生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7期
10 岳东霞;张要武;;盐胁迫下根际细菌对杨树生长和生理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1 孟繁荣,李国臣,石春玲,张敏,张春学;抗青杨叶锈病杨树品种序列的筛选[J];林业科技;1996年02期
12 徐勃,张仕清;同仁地区青杨速生丰产林几种常用造林密度对生长的影响[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13 余美华,马玉莲,张佩云;提高杨树光合作用效率的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1981年02期
14 周卫芬,祁承槽,吴洪源,孙东祥,韩英,宋子镜;落叶松杨锈病Melampsora Iarici populina Kleb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1996年01期
15 罗霞;山旱地青杨秋季插干造林[J];青海农林科技;1996年03期
16 许国海;试论青杨栽子造林[J];青海农林科技;1996年04期
17 李长有;;青杨种籽隔年贮藏的经验[J];林业实用技术;1959年38期
18 苏晓华,张绮纹,郑先武,张香华;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青杨(P.cathayana Rehd.)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J];林业科学;1998年06期
19 王得琳,武国栋;青杨截杆与植苗造林调查分析[J];青海农林科技;2001年03期
20 刘友全,付达荣;川西高原青杨组基因资源及开发利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洁;毕毓芳;王婧婧;史晓露;诸葛强;;杨树SRK2C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崔世明;杨宜生;孟爱红;;施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3 李建国;田永飞;赵玲玲;;对镇江干旱灾害的分析和评估[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时连辉;朱翠英;刘登民;张民;范伟国;;控释肥在杏树上的肥效研究[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蒋金来;杨立恒;董静;王群;王立科;王明庥;诸葛强;;杨树转抗虫基因Bt和C4光合关键基因PEPC的研究[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程星;李本刚;王维乾;;岩溶地区农业滴灌技术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7 原兆俊;;延津人工影响天气与农业防灾减灾[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太明;陈金华;;安徽省土壤墒情信息综合处理系统[A];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农业与气候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玉明;;马铃薯氮素营养与施肥[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2007年
10 张向龙;王俊;杨新军;;半干旱区社会-生态系统未来情景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健;青杨组(Populus section Tacamahaca Spach)不同种对增强UV-B的反应差异[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2 尹春英;青杨组不同种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差异[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5年
3 张敬敏;调控措施对高产杨树的生长代谢及土壤条件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于立忠;施肥对日本落叶松细根形态特征及养分含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史建伟;施肥对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动态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余歆;水孔蛋白与植物对干旱和低温胁迫响应关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7 彭幼红;青藏高原东缘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8 王国红;粉蝶盘绒茧蜂和微红盘绒茧蜂的记忆机理与种间差异[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邬彩霞;几种豆科牧草化感作用的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胡立勇;油菜品质形成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梅凤;天津滨海地区耐盐杨树选育及田间对比试验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2 郭瑞;盐胁迫下杨树幼苗期耐盐力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文娟;皖河滩地杨树造林模式及其修枝短期效应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魏国;两种植物NPR1基因的克隆及其对杨树转化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潘存娥;石河子150团防护林不同树种发育特征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丁艳玲;人工羊草草地产量和质量对刈割的反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杜雄;冀西北高原饲用玉米地膜覆盖及肥料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8 张丽娟;根瘤菌、施肥等技术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9 高超;聚丙烯酸类保水剂吸水特性及其应用效果[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许映君;几个加工型菜用大豆品种初步评价及肥料对品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柏泉 邵旦;浙江省政协为水资源管理献良策[N];人民政协报;2006年
2 首席记者 贠娟绸;太原:三大措施促进城乡节水[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记者  冯作文 通讯员  钱双庆;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双管齐下提升用水效率[N];中国石油报;2006年
4 记者 李钧德;黄河水供求将趋严峻[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建刚;深化水价改革是提高用水效率的动力[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高立洪;水市场:水资源配置的利器[N];中国水利报;2006年
7 记者 赵永平;用水效率约束性指标确定[N];人民日报;2006年
8 张霁;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点建议[N];武威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宋斌斌;提高用水效率 新工艺新装备“挑大梁”[N];中国工业报;2008年
10 王骅 张正华 杨磊;青杨李绿了[N];中国水利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