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对轮虫影响的生态毒理学研究
【摘要】:
湖泊、水库等的水体富营养化及伴随的蓝藻水华发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蓝藻水华的出现不仅使水质恶化、水体溶解氧下降以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同时水华蓝藻还能释放藻毒素,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甚至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很多水体经常爆发蓝藻水华,然而有关水体富营养化及蓝藻对轮虫的影响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对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巢湖和太湖(梅梁湾)的野外调查,研究了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对轮虫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轮虫与其它水生生物间的关系,此外,还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蓝藻水华的优势种类-铜绿微囊藻对两种常见淡水浮游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和红臂尾轮虫)实验种群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2002年9月-2003年8月,通过对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巢湖的轮虫群落结构的周年研究,共观察到轮虫49种,隶属于18属、14科;轮虫的年平均密度为453.6 ind./L,高峰值出现在6月,为1816.7 ind./L。巢湖水体富营养化使得轮虫种类组成有很大变化,一些富营养指示种如萼花臂尾轮虫、矩形龟甲轮虫以及螺形龟甲轮虫等出现并成为优势种,而一些贫营养湖泊的指示种如郝氏皱甲轮虫和腹足腹尾轮虫等逐渐消失,而腹足腹尾轮虫在60年代巢湖水体中为亚优势种。轮虫密度与蓝藻生物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蓝藻水华的发生促进了一些小型轮虫种类如小链巨头轮虫和螺形龟甲轮虫等的出现。然而轮虫密度与浮游甲壳动物密度间无显著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巢湖水体中缺乏大型枝角类,主要以小型种类为主;表明,巢湖水体富营养化及蓝藻水华的发生不仅使浮游甲壳动物趋于小型化,而且减弱了轮虫与浮游甲壳动物间的负相关关系。
2005年1月-2005年12月,在太湖梅梁湾水域设3个围栏,其内放养滤食性的鲢、鳙鱼以进行生物控藻,对围栏内外轮虫群落结构进行了周年研究,观察到轮虫共48种,隶属于17属、13科;其中,围栏内共发现轮虫47种,围栏外为44种。围栏内外轮虫密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337.9 ind./L和1126.3 ind./L,轮虫种类组成及密度在围栏内外均无显著差异。
|
|
|
|
1 |
陈小菁;保护九龙江水体,防止富营养化的形成和危害[J];福建水土保持;2000年02期 |
2 |
周西勇;;柠檬酸在洗涤剂工业中的应用[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01年03期 |
3 |
李凤彬;洋河水库富营养化的现状和对策探讨[J];给水排水;2003年08期 |
4 |
姜景田,李鸿雁,王室斌;海水的富营养化和重金属的毒性[J];水产科技情报;2004年03期 |
5 |
王晓玥;麦冬对不同程度富营养水的净化和适应性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6 |
梁舸江;芦国才;;水体中的氮磷污染及其处理工艺[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8期 |
7 |
陈夷;;景观水处理之主要方法[J];科技资讯;2007年26期 |
8 |
杨桂军;潘宏凯;刘正文;王卫民;秦伯强;;太湖不同湖区浮游甲壳动物季节变化的比较[J];中国环境科学;2008年01期 |
9 |
翁国永;陈海生;陆海华;华呈平;袁琪;;浙江省长潭水库水质监测及富营养化生态治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
10 |
陈豁然;杨梦兵;王中伟;况武;;底泥磷形态及分布特征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J];污染防治技术;2009年05期 |
11 |
徐晶;朱民;;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7期 |
12 |
包静;何起利;汪维峰;黄栋;;杭州岳王庙景观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3期 |
13 |
张为民;吴洁;王锐;;含磷洗涤剂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对禁磷工作的建议[J];西南给排水;2006年01期 |
14 |
张剑铣;克钧;;农业对环境的影响[J];今日科技;1977年11期 |
15 |
梅卓华;玄武湖水域初级生产力和富营养化的调查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1995年03期 |
16 |
Gary K.Morse;Roger Perry;John N.Lester;田学文;;取代三聚磷酸钠在西欧所产生的影响[J];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5年02期 |
17 |
杨汉,黄艳芳,李利强,黄文钰;洞庭湖的富营养化研究[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9年03期 |
18 |
舒新兴;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J];景德镇高专学报;1999年04期 |
19 |
李芳柏,万洪富,李定强,何江华,马北雁,王继增;新丰江水库富营养化现状及其综合防治对策[J];土壤与环境;1999年01期 |
20 |
Brian Moss;磷 ,洗涤剂和富营养化的控制——欧洲和北美经验(英文)[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0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