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水分胁迫对玉米幼苗形态建成、生理代谢及根系吸水的影响

刘彬彬  
【摘要】: 水分亏缺是限制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作物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作物的芽苗期又是对水分亏缺较为敏感的时期,水分不足会影响到作物的出苗、生长以及幼苗的成活率,进而给作物产量的形成带来较大损失。因此,在旱地农业生产中,作物幼苗的根系吸水能力及其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和适应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以玉米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PEG 6000模拟根际干旱的方法,主要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幼苗的形态建成、各个不同器官对干旱条件的敏感性差异、根系吸水能力与其形态、生理特征、光合气体交换等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干旱胁迫对根系在整株和单根水平上水力学特性的影响,并且对根压力探针技术测定根系水力学参数进行了探讨。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玉米幼苗从萌发到成苗这一过程中胚芽鞘、中胚轴、根系各个部位形态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幼苗的出土过程中,中胚轴对水分条件的变化最不敏感,胚芽鞘的生长最容易受到水分亏缺的影响,而根系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生长良好,这说明作物为了保证幼苗的正常出土,首先要保证幼苗具有出土动力,以及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器官的形成,即首先保证中胚轴和根系的生长,才能保证幼苗的正常出土与成苗。 2.通过对玉米幼苗不同部位的组织含水量、渗透调节物质积累、活性氧的产生和膜质过氧化程度以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条件下,各个部位的组织含水量均有所下降,其中叶片的含水量下降最为严重;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干旱胁迫致使活性氧在玉米各个部位都有了不同程度地累积,MDA含量和相对膜透性也明显增加,其中在叶片中的含量最高;为了减轻或者避免活性氧积累造成的伤害,各个器官的保护酶活性和活性氧清除剂的含量也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综上所述,玉米幼苗的叶片最容易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根系次之,然后是中胚轴,最后是茎。 3.玉米幼苗的茎充满空气,不宜与根压力探针相连来测定整株根系的水力学特性,而中胚轴与之连接则能够成功地对其进行测定。但是该测定要求中胚轴的长度至少2cm以上。所以该方法比较适用于中胚轴可伸长的作物如水稻、高粱、谷子等,由于小麦的中胚轴不伸长,所以不宜采用该方法进行测定。另外该方法需要在玉米3-4叶期以前进行,因为随着苗龄的增大,中胚轴上将萌发不定根,容易对测定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4.采用压力室、根压力探针、高压液流测定仪对两种水分条件下玉米幼苗根系导水率的测定,均发现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玉米幼苗根系的导水率。根压力探针技术适用于3-4叶期以前的水培或盆栽幼苗,而压力室技术对苗龄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如果测定盆栽植株则需要特殊的培养容器或特殊的压力室,而高压液流测定仪更适用于测定各个阶段的大田作物。 5.通过对水分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根系导水性及根系形态、生理参数,以及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参数的研究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随着苗龄增加,玉米幼苗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而水分胁迫降低了其增长速率,同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导水性开始下降。这是由根系的形态变化、根系生理活动以及地上部气体交换能力的变化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过对相关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根系吸水能力的下降主要是由根系活力、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鲜重的变化引起的。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所测玉米比较幼小,处于生长迅速的时期,以及所使用测定技术不是非离体根系的稳态流法,所以根系导水性与地上部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之间的相关性不强。 6.采用根压力探针技术对玉米幼苗整株根系及单根的水分及溶质运移参数进行了研究,水分胁迫对整株根系和单根的根压、导水率、溶质透过能力均存在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该抑制作用也增大。因此,从整体上看,水分胁迫对整株根系影响大于对单根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锦春;钟章成;;水分胁迫和复水对石灰岩地区柏木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年12期
2 郝树荣;郭相平;王为木;张烈君;王琴;王青梅;刘展鹏;;水稻分蘖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根系生长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01期
3 张承林,付子轼;水分胁迫对荔枝幼树根系与梢生长的影响[J];果树学报;2005年04期
4 王周锋,张岁岐,刘小芳;玉米根系水流导度差异的生理形态原因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8期
5 李博;田晓莉;王刚卫;潘飞;李召虎;;苗期水分胁迫对玉米根系生长杂种优势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8年04期
6 习金根;吴浩;王一承;孙光明;;土壤水分对菠萝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0年05期
7 盛钰,赵成义,蒋平安,贾宏涛;水分胁迫条件下绿洲农田冬小麦水分运移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4期
8 沈淮东;柏彦超;茅正芳;薛巧云;陈峰;汪孙军;钱晓晴;;不同水·氮条件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9 高志红;陈晓远;;聚乙二醇造成的水分胁迫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9年02期
10 梁银丽,陈培元;水分胁迫和氮素营养对小麦根苗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效应[J];西北植物学报;1995年01期
11 盛钰;赵成义;贾宏涛;;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光合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1期
12 刘晓英,罗远培,石元春;考虑水分胁迫滞后影响的作物生长模型[J];水利学报;2002年06期
13 武宝玕,Glenn W Todd;用叶绿素a的瞬变荧光测定分析水分胁迫在光合电子传递中的作用部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8年02期
14 王邦锡,何军贤,黄久常;水分胁迫导致小麦叶片光合作用下降的非气孔因素[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92年01期
15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水稻品种的抗旱性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5年05期
16 高浦新;玉米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脯氨酸的积累与抗旱性的研究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1997年04期
17 黄旭明,黄辉白,吕雪娟;水分胁迫下柑桔果皮的生化变化与复水后补偿生长的关系[J];果树科学;1998年04期
18 谢寅峰,沈惠娟;水分胁迫下3种针叶树幼苗抗旱性与硝酸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关系[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9 周毅,郭世伟,沈其荣;局部根系干旱条件下分蘖期水稻对供氮形态的生物学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6期
20 陆爱华,褚孟嫄;水分胁迫后梅杏桃脯氨酸脱落酸的累积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军;王国英;;玉米幼苗水分胁迫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罗霞;王锁民;赵志光;;对水分胁迫条件下一氧化氮(NO)影响乙烯释放机制的探讨[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3 沈漫;高遐虹;沈红香;董清华;王志忠;;三种景天科植物水分胁迫下的耐旱适应性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贾慧君;洪剑明;;不同营养状况的泡桐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反应[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5 刘艳;陈贵林;;乌拉尔甘草内源茉莉酸含量与亚细胞分布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特征[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商鸿生;李玥仁;;水分胁迫诱导的小麦对条锈病的抗病性[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贾慧君;郑槐明;洪剑明;;泡桐幼苗对水分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的研究[A];2004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贾慧君;郑槐明;洪剑明;;泡桐幼苗对水分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的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邵艳军;;水分胁迫对棉花愈伤组织胚状体形成的影响[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聂琼;谢深喜;赵晓莉;;水分胁迫下植物ABA合成及关键调控酶基因的研究进展[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彬彬;水分胁迫对玉米幼苗形态建成、生理代谢及根系吸水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8年
2 谢深喜;水分胁迫下柑橘超微结构及生理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3 彭立新;水分胁迫下苹果MAPK基因的克隆、表达特性与信号转导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4 韦小丽;喀斯特地区3个榆科树种整体抗旱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沈景林;野大麦抗性品种选育及转基因育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景茂;银杏对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杨淑慎;抗旱小麦品种长武134耐旱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曹慧;水分胁迫诱导苹果属植物叶片衰老机理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连红莉;响应水分胁迫的稻水孔蛋白[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10 蔡昆争;水稻栽培群体根系的生长冗余和结构优化[D];华南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妍;水分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外源Ca~(2+)对玉米幼苗根系吸水能力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春光;水分胁迫及复水对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补偿效应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3 孙新竹;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抗旱性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张思路;四种植物抗旱性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马富举;小麦幼苗生长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刘志敏;水分胁迫对盆栽桃树生长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7 宋志荣;水分胁迫对辣椒脂质过氧化作用和保护酶活性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刘迪;保水剂对草地早熟禾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9 郑凤荣;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渗透调节过程中的信号传递物质与途径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10 贺军虎;渭北旱区几种杮树(Diospyros. kaki Linn)抗旱机制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省鄄城县农业局 贾友江;培育发达根系 棚室黄瓜高产[N];河北科技报;2011年
2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 吕昕;三种生长素对玉米试管苗根系生长作用的研究[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潘换来 潘小刚 范婷;苹果树根系生长有何规律[N];陕西科技报;2007年
4 为民;严冬要重视蔬菜根系的养护[N];河南科技报;2008年
5 秦晴;葡萄采后管理“备忘录”[N];东方城乡报;2007年
6 白庆凤;果树抓秋管来年好丰产[N];山西科技报;2005年
7 贺利明;冬春蔬菜应追什么肥[N];农资导报;2006年
8 巢阳;北京古树衰弱原因浅析[N];中国花卉报;2006年
9 高彦 王森 薛东学;确定苹果树定植坑大小试验总结[N];陕西科技报;2007年
10 李芳科;小麦冬季要四防[N];农民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