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火焰燃烧不稳定性及其主动控制
【摘要】:在燃气轮机燃烧室中,采用预混燃烧可以降低燃烧室的温度和降低NOx的排放。但是,预混燃烧容易导致燃烧不稳定。有鉴于此,本文中对预混火焰的燃烧不稳定性及其主动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
首先,完成了燃烧不稳定性主动控制的冷态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压力振动进行主动控制的方法是可行的,能够减小压力振动。同时,主动控制可改变压力振动的特征频率。
其次,进行了声波扰动对锥形预混火焰的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声波扰动时预混火焰表面温度脉动的简化模型,根据简化模型,预混火焰表而的温度会以声波扰动的频率脉动。实验结果表明,火焰对声波扰动的谐波、分谐波和高阶谐波响应并存。进行了声波扰动对V形预混火焰锋面皱褶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V形预混火焰的锋面皱褶的频率与声波扰动的频率相同,其幅值与声波扰动的频率成反比。进行了声波扰动对预混锥形火焰燃烧室的压力振动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声波扰动会使得燃烧室的压力出现与扰动声波频率一致的压力振动,且压力振动的幅度随着扰动幅度的增大而增大。
第三,对预混火焰的燃烧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燃烧不稳定性与燃料/空气当量比有很大的关系,压力振动的特征频率随着燃料/空气当量比的增大而减小,压力振动的频率随着燃烧室平均压力的增大而减小、与预混气流量的关系比较复杂。
第四,对一典型的燃烧不稳定进行了主动控制技术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如果热释放率的波动与压力振动的相位一致时,会加大燃烧室的压力振动:如果热释放率的波动与压力振动的相位相反时,就会减小燃烧室的压力振动。
|
|
|
|
1 |
许振华,陈静宜,聂超群;压缩系统喘振主动控制方式的数值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7年06期 |
2 |
王思远;黄健;张大勇;;桥梁振动主动控制[J];北方交通;2006年07期 |
3 |
郝晓弘;张磊;李恒杰;;应用迭代学习控制的减震系统主动控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24期 |
4 |
缑新科;崔明月;;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在传感器/作动器位置优化问题中的应用[J];机械与电子;2008年11期 |
5 |
阎晓妹;刘丁;;基于观测器的不确定超混沌Lü系统的主动控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6 |
杨殿宝;;强化清洁度控制 确保系统稳定性[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1年02期 |
7 |
马扣根,顾仲权;结构振动的非线性控制及其试验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1993年04期 |
8 |
刘季;中国结构控制研究状况[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9 |
李克强,段飞,罗禹贡,张玉麟,黄尚廉,陈伟明;结构噪声主动控制原理及方法[J];声学技术;1998年04期 |
10 |
李宏男,李宏宇,董松员;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系统的结构主动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1 |
张克国;林淑霞;宋孔杰;;多维柔性系统功率流的主动控制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6年01期 |
12 |
李树立;焦宗夏;;液压流体脉动主动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J];机床与液压;2006年09期 |
13 |
吴伟光;马履中;;永磁电磁混合悬浮隔振主动控制装置[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07期 |
14 |
刘凯;赵东标;;弧齿锥齿轮数控加工主动控制方法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年08期 |
15 |
陈二雷;邱宏;;土建结构中振动控制的发展[J];林业科技情报;2007年03期 |
16 |
陈宏伟;刘凯;;车辆节能型主动悬架的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年12期 |
17 |
陈修祥;马履中;吴伟光;朱伟;;航海船舶多维振动主动控制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08期 |
18 |
张兴华;徐淑琴;;混合动力车辆用电机特性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年02期 |
19 |
陈家福;;浅析项目风险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J];硅谷;2008年07期 |
20 |
李晓峰;刘春明;李娅娜;罗欣;;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可伸缩配重式铁路起重机仿真[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