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SAR多普勒中心实时估计技术研究
【摘要】:星载SAR可以在卫星飞行的同时,获得高分辨率SAR图像。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多普勒中心估计是SAR成像算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雷达数据量大、速率高,多普勒中心估计的实时实现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根据系统要求,针对性地选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采用合理的处理结构、优化软硬件处理算法,高效、实时完成多普勒中心的实时估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的研究工作是紧紧围绕着多普勒中心实时估计处理板的研制展开的。文章首先阐述了星载SAR的成像原理,然后对多普勒中心估计算法进行了研究,接着按照结构化设计的方法设计开发了采用ADSP-TS101s作为核心处理部件进行多普勒中心实时估计的高速信号处理板。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和软件流程,有效保证了硬件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了多普勒中心实时估计的处理。
本文通过对星载SAR多普勒中心实时估计基本工作原理的分析,讨论了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常用的并行处理技术,包括片内并行、片间并行和系统级并行;重点介绍了多普勒中心处理板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具体模块的设计方法。最后基于设计的数字信号处理平台,采用相关函数法实现多普勒中心的实时估计。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SAR实时数字成像处理器也在不断地发展,其实现方式、算法和系统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全数字化的高分辨率星载实时成像处理系统的研制将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意义的课题。论文以星载SAR多普勒中心估计处理板的设计为例,希望能对未来全数字化星载实时成像处理系统的研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
|
|
1 |
王志刚;杨听广;汪伟;;星载SAR微带天线和波导裂缝天线的结构设计[J];电子机械工程;2011年03期 |
2 |
万锋,赵宇鹏,杨汝良;基于椭圆轨道的星载SAR面目标原始数据模拟[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3年02期 |
3 |
张锦绣,曹喜滨;卫星总体参数对SAR多普勒参数影响分析及仿真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4年11期 |
4 |
许一力;应力分析法在星载SAR分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质量;2005年05期 |
5 |
辛培泉;何东元;;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内定标[J];现代雷达;2006年05期 |
6 |
刘利国,周荫清;一种星载SAR图像的系统级几何校正技术[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4年01期 |
7 |
朱力;仇光锋;潘洁;;天线指向抖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J];现代雷达;2006年01期 |
8 |
鞠金山;汪方宝;;先进复合材料在星载SAR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机械工程;2006年02期 |
9 |
汤志亚;;基于HLA的星载SAR分布式仿真系统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10 |
陈士林;李爽;;对抗星载SAR的电子干扰技术[J];中国雷达;2008年03期 |
11 |
刘利国,周荫清;基于等效斜视距离模型的高分辨率星载SAR波数域成像算法[J];电子学报;2003年S1期 |
12 |
刘利国,周荫清;两种大距离徙动高分辨率星载SAR成像算法的性能比较[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4年03期 |
13 |
李国春,俞一明,范强,张平;基于Spectral-Fit法的星载SAR方位多波束方位向非均匀采样的处理[J];现代雷达;2005年08期 |
14 |
王晓林;洪峻;;应用编码发射机在轨测量SAR天线方向图[J];电子测量技术;2006年01期 |
15 |
李国春;鲁远耀;张平;袁新哲;;星载SAR计算机的故障注入测试系统设计[J];现代雷达;2006年09期 |
16 |
孙慧峰;石力;邓云凯;;一种改进的星载SAR波束优化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3期 |
17 |
高飞,玉振明,解光;星载SAR分布杂波仿真及其应用[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8 |
陈峻;;卫星对地成像覆盖分析[J];无线电工程;2008年07期 |
19 |
周鹏;许宇;皮亦鸣;;任意椭圆轨道下星载SAR多普勒参数的精确计算[J];测绘科学;2008年06期 |
20 |
吴志刚;刘光炎;;方位数字波束形成SAR系统的性能分析[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