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多孔硅外延层转移SOI新材料制备与改性多孔硅发光性能的研究

刘卫丽  
【摘要】: SOI技术和多孔硅纳米发光技术研究是当今微电子与光电子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根据科学院创新工程研究工作的需要,开展了多孔硅外延层转移ELTRAN-SOI新材料制备与改性多孔硅发光性能的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系统研究了硅片掺杂浓度、掺杂类型和阳极氧化条件等因素对多孔硅结构、单晶性能和表面状态的影响,发现多孔硅与衬底并不是严格的四方畸变,在多孔硅/硅衬底的界面上,多孔硅的晶格与衬底完全一致,但在孔的边缘,多孔硅的晶格发生弛豫。研究结果为多孔硅衬底上材料的生长和光学性能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依据。 首次采用超高真空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在多孔硅上成功地外延出晶体质量和电学性能良好的单晶硅。深入研究了影响外延的各种因素,特别是多孔硅的孔隙率和外延温度对外延层质量的影响,发现多孔硅的预氧化可以有效地阻止外延时B的扩散,外延层中主要的缺陷是沿着{111}面生长的层错。从晶体生长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多孔硅上外延硅的生长机理。 研究了多孔硅在HF/H_2O_2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发现多孔硅的腐蚀以孔内腐蚀为主,腐蚀液通过毛细效应进入纳米孔内,孔壁被腐蚀掉后使得多孔硅整层同时坍塌。多孔硅在HF/H_2O_2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比体硅的高几个数量级。 优化了外延条件,结合低温键合与多孔硅的剥离技术,在国内首次用多孔硅外延层转移技术成功地制备出了SOI材料。分析表明,ELTRAN-SOI的顶层硅厚度均匀,单晶质量优良;界面清晰、陡直;电学特性优异。 首次研究了碳等离子体注入对多孔硅的改性,得到了强蓝光发射,详细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发现在400℃时达到最大值,并探讨了相关的机理。这一研究结果为硅基蓝光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 深入研究了等离子体浸没式氢注入硅的发光性能,发现在700—1000nm范围内获得低温荧光,当退火温度为400℃时荧光强度达最大。从600℃退火的注氢样品上获得白色室温电致发光。根据对注氢样品的结构和成分分析结果,分析了可能的发光原因。 摘 要 首次研究了硅中碳氢共注样品的发光性能c发现在适当碳含量的碳化硅样 品中注入氢可以获得室温蓝光发射,追火温度对荧光有明显的影响。分析表明 该荧光可能与碳化硅/硅的界面有关,氢在此起重要的作用。 探索硕-究了用脉冲檄光沉积的方法在多孔硅衬底上制备BST薄膜。发现多 孔硅的孔隙率对BST的晶粒尺寸有明显的影I’向,与相同条件下在体硅衬底上生 长的SST薄膜相比,其晶体质量有所改善。*ST与多孔硅界面处的非晶*ST是 山于田T多孔硅的界面相互扩散引起的。多孔硅衬底上的*盯结构为高灵敏 度、低热噪音的红外探测器的制备提供了新材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水凤,姜乐,元美玲,唐小迅;酸处理多孔硅高效发光性能[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4年01期
2 赵毅,杨德仁,周成瑶,阙端麟;多孔硅基体系发光特性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3年09期
3 施洪涛,郑有炓;硅光电集成的曙光──多孔硅的电致发光[J];物理;1993年12期
4 王昕,何国山,张树霖,刁鹏,李经建,蔡生民;p~-型多孔硅的拉曼光谱与结构特征[J];半导体学报;1994年04期
5 张丽珠,段家忯,林军,张伯蕊,毛晋昌,付济时,秦国刚,许振华;多孔硅的氢化、氧化与光致发光[J];半导体学报;1994年10期
6 俞鸣人,侯晓远;多孔硅的电致发光[J];物理;1994年12期
7 王宝辉,王德军,李铁津;多孔硅跃迁特征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年12期
8 周正训;多孔硅光致发光温度特性分析[J];半导体杂志;1995年04期
9 林军,张丽珠,陈志坚,宋海智,姚德成,段家忯,傅济时,张伯蕊,秦国刚;多孔硅蓝光发射与发光机制[J];物理学报;1996年01期
10 ;多孔硅:从发光到发光二极管[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8年02期
11 周俊,谢克文,王晓红,刘理天;基于微机械的多孔硅牺牲层技术[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04年01期
12 马玉蓉,李清山,李鹏,方容川,结构分析开放实验室;多孔硅/激光染料复合体的发光[J];光学学报;1996年02期
13 汪开源,刘柯林,唐洁影;多孔硅的光致发光谱[J];电子器件;1994年02期
14 秦国刚;发光多孔硅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1994年02期
15 武少华,臧竞存,韩晔,杨威,高秀玲,刘燕行,杨京海;电化学法制备的多孔硅发光[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5年02期
16 吴志峰,王宝辉;国外发光多孔硅的研究评述[J];信息技术;1996年03期
17 陈乾旺,李新建,朱警生,周贵恩,李晓光,张裕恒;多孔硅研究的新进展[J];电子显微学报;1997年04期
18 田斌,胡明,张之圣;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多孔硅[J];天津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19 杨光,何金田,李新建,梁二军;多孔硅湿敏元件的频率特性[J];传感器技术;2005年04期
20 汪开源,徐伟宏,唐洁影;多孔硅的形成与光致发光谱[J];半导体光电;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妮;李卓昕;秦秀波;王宝义;;多孔硅发光机理的正电子湮没研究[A];第十届全国正电子湮没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小兵;史向华;;多孔硅光致发光稳定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李卓昕;王丹妮;秦秀波;王宝义;魏龙;薛德胜;;退火对多孔硅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正电子湮没谱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东升;杨德仁;周成瑶;阙端麟;;多孔硅/Alq光电特性[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崔梦;胡明;雷振坤;窦雁威;田斌;;应用于微电子机械系统中多孔硅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6 李宏建;彭景翠;瞿述;许雪梅;陈小华;夏辉;罗小华;;钝化多孔硅温度行为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李旦振;陈顺玉;付贤智;;多孔硅光伏特性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郁卫飞;黄辉;聂福德;黄亨建;李海波;张胜涛;黎学明;陶长元;;纳米多孔硅复合材料爆炸反应的实验与理论研究[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郭成花;李怀祥;王瑞华;张华;;多孔硅复合纳米粒子的光致荧光特性[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太平;阎桂珍;张大成;阮勇;陈正豪;邢怡铭;;MEMS方法制造小型PEM燃料电池电极[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丽;多孔硅外延层转移SOI新材料制备与改性多孔硅发光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2 钟福如;纳米多孔硅光子器件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3 赵岳;多孔硅的光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朱江;真空镁热法还原全硅分子筛选合成多孔硅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颜红;多孔硅表面增强亲和捕获蛋白及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检测[D];南京大学;2011年
6 徐少辉;硅基纳米发光材料[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李宏建;有机薄膜发光的研究及多孔硅发光的初步探讨[D];湖南大学;2002年
8 窦雁巍;MEMS中多孔硅基本特性及绝热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龙永福;低损耗新型硅基厚膜材料及其在射频/微波器件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吕宇强;氧化钒薄膜材料及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微结构设计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涛;多孔硅的制备、后处理和光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2 王庆元;多孔硅生物化学表面修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振华;多孔硅的制备及发光特性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焦虑凡;基于多孔硅的含能材料制备与爆炸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媛媛;掺铜多孔硅的光致发光及多孔硅的光电导特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6 富笑男;Fe、Co、Ni、Mn钝化多孔硅的制备、表面形貌和光致发光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7 赵毅;多孔硅与有机材料复合光电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郭成花;多孔硅复合ZnO和CdS纳米粒子的光致发光特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倪梦莹;多孔硅镶嵌染料发光及电致发光特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晓静;多孔硅形成机理及其荧光特性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月琼;半导体材料新品迭出[N];中国电子报;2000年
2 申彦;电脑机密遭窃芯片吸“氧”自焚[N];大众科技报;2002年
3 记者 陈勇;可以控制分子进出 精确治疗有望实现[N];人民日报;2005年
4 于柏林 记者 李泳沩;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新方法问世[N];吉林日报;2009年
5 杜阳;有机电致发光技术[N];光明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周鉴芳;云南填补我国多晶硅太阳电池产业化空白[N];云南日报;2001年
7 清华大学化学系 邱勇;有机电致发光技术方兴未艾[N];中国电子报;2000年
8 蒋长国 童湛 张仁焱;夜光花卉在武汉亮相[N];农民日报;2003年
9 记者 王艳红;硅材料有望制成激光器[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10 翟扬;稀土发光材料让生活更精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