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离子交换玻璃光波导器件制备技术研究

郝寅雷  
【摘要】:采用离子交换技术在玻璃上制备集成光学器件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原因在于它具有一些优异的性质,包括:传输损耗低,易于掺杂高浓度的稀土离子,与光纤的光学特性匹配,耦合损耗小,环境稳定性好,易于集成,成本低廉。 本研究报告针对熔盐离子交换技术制备玻璃集成光学器件的相关理论与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并且对离子交换技术在集成光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离子交换光波导器件及其制备技术,并对该项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 第二部分对玻璃光波导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给出了从离子交换工艺参数研究光波导特性的一系列数学模型,并对光波导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讨论。这部分中作者提出了一种采用迭代法重建平板光波导折射率分布的方法,与常用的IWKB法相比,这种方法不仅具有更好的自洽性,而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第三部分是实验部分,叙述了作者采用离子交换工艺在BK7玻璃基片上制作1×4光功分器的制作过程以及对这种器件的测试结果。 第四部分中给出了三种新型的离子交换集成光学器件,第一种是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半导体激光器的耦合器件;第二种是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平面集成Bragg光栅;第三种是新型的集成光学波导光栅器件,实质上是一种用于波长解复用器的计算波导全息。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作者认为离子交换技术在集成光学器件制作方面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两个方向:其一是对光波导器件性能的进一步优化,其二是充分利用离子交换工艺的特征,开发新型的集成光学器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蔚;阵列波导光栅在光纤通信网络中的应用[J];世界产品与技术;2002年04期
2 安俊明,李健,郜定山,夏君磊,李建光,王红杰,胡雄伟;偏振不灵敏硅基二氧化硅阵列波导光栅设计(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4年11期
3 刘青,马卫东,王文敏,胡国华,许远忠;一种通带平坦的粗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的研制[J];光学学报;2004年09期
4 李健,安俊明,王红杰,胡雄伟;16×0.8nm Si基SiO_2阵列波导光栅设计、制备及测试[J];光学技术;2005年03期
5 马卫东,宋琼辉,杨涛;阵列波导光栅复用/解复用器的耦合封装技术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04年09期
6 杨建义,江晓清,贾科淼,李锡华,王明华,吴亚明,王跃林;基于二维分布阵列波导光栅的光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J];光电子.激光;2004年09期
7 陆思,严瑛白,周哲海,金国藩;新型平输入/聚焦场阵列波导光栅波长路由器[J];光电子.激光;2004年10期
8 刘永智;集成光(声)栅器件的近期研究与应用前景[J];半导体光电;1987年02期
9 吕新杰,杨军,明海;聚合物光波导器件的最新进展[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4年06期
10 谭庆贵,周秀丽,胡渝,万生鹏;一种二维光CDMA地址码的构造及实现方法[J];应用光学;2005年01期
11 王勇;王玉荣;李萍;王培吉;王永瑛;;全息光聚合法制备聚合物波导光栅耦合器[J];中国粉体技术;2007年02期
12 欧海燕,杨沁清,王启明,胡雄伟;硅基二氧化硅阵列波导光栅的研究进展[J];半导体光电;1999年03期
13 李雪梅,陈胜钰;阵列波导光栅复用解复用器输出端模场串扰分析[J];闽江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4 杨永斌;王玉荣;于晓强;;新型结构波导光栅耦合器的耦合特性分析和数值模拟[J];光学技术;2006年02期
15 郭爱煌,傅君眉,冯恩信;阵列波导光栅复用器的数学特性[J];半导体光电;2001年05期
16 秦涛,石建平,陈旭南;亚波长波导光栅导模共振研究[J];光电工程;2004年02期
17 安俊明,李健,郜定山,李建光,王红杰,胡雄伟;16×0.8nm硅基二氧化硅AWG性能优化[J];半导体光电;2004年05期
18 李柏阳,江晓清,唐衍哲,杨建义,王明华,李铁,吴亚明,王跃林;基于绝缘体上的硅材料的全内反射型阵列波导光栅器件的设计[J];光学学报;2002年09期
19 高仁喜;陈抱雪;曲士良;;新型多层波导全息存储结构的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04期
20 陈兆震;徐则达;;在一种新的聚合物材料上刻写正弦相位波导光栅及其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会心;陈肖虎;毛小浩;陈颖;赵平源;;蒸发母液离子交换法分离钒的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朱佳;张立红;李峰;段雪;;[Pd(EDTA)]~(2-)插层CuZnAl水滑石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3 白净;万兴荣;;蒸汽冷凝水水质变差的原因及治理方法[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八期)[C];2002年
4 费亚南;李孝国;于海斌;;离子交换技术在贵金属催化剂回收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田芳;毛旭辉;张学俊;甘复兴;林安;;离子交换法制备纳米TiO_2光催化剂[A];第四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牟真;苏继新;郝郑平;;多元柱撑类水滑石及其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和评价[A];第四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张娜;刘吉平;王银杰;李燕月;高萍;;离子交换法分离硼同位素的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杜国栋;王久林;杨军;;离子交换法制备LiFePO_4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卓;赵清杰;李小斌;;离子交换法提取拜耳法种分母液中V_2O_5试验研究[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08年
10 李霞;李锡华;周强;江晓清;王明华;;弱限制MMI型光耦合器研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寅雷;离子交换玻璃光波导器件制备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5年
2 马少杰;波导光栅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3 周勤存;硅基二氧化硅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件的研究制作[D];浙江大学;2004年
4 赵禹;聚合物光波导和阵列波导光栅的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陆思;低损耗平场聚焦阵列波导光栅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陈勇;以离子交换法为核心典型胞外(米多霉素)和胞内(S-腺苷甲硫氨酸)产物制备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唐涌波;硅基波导光栅耦合器与高速电吸收光调制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唐衍哲;SOI材料上紧凑结构波导器件及阵列波导光栅器件的研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张乐天;紫外写入技术制备Si基SiO_2阵列波导光栅器件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郭文滨;阵列波导光栅波分复用器/解复用器的优化设计和软件实现[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盛华;庆大霉素C1a组分的分离提纯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姜馗;蛋清溶菌酶提取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郎贤礼;自聚焦透镜制造技术与性能优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玉洁;从火棘果中提取精氨酸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薛文娇;离子交换法纯化重组类人胶原蛋白Ⅱ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王海新;从废母液中提取衣康酸技术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曾纪珺;离子交换法提纯生育酚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彭佳乐;新型铜基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孙伟成;离子交换法制备磷酸盐玻璃光波导折射率分布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郑小英;尼龙66盐含酸废水的多种处理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海飞;江西理工大学首创离子交换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2 内蒙古内蒙古赤峰平庄热电厂 郝爱民;离子交换技术和反渗透技术在电厂的应用比较[N];大众科技报;2006年
3 卢志勇;厦钨十年节约十座矿山[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李雁争;厦门钨业创新点亮世界[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赵引德;硝酸钾:产业发展提速 宜防盲目扩张[N];中国化工报;2008年
6 孙丽萍;厦钨:科技打造实力 创新引领未来[N];厦门日报;2006年
7 记者  钟奇振;电镀废水分类处理实现零排放[N];中国环境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孙丽萍 通讯员  黄颖 彭顺昌;厦钨:中国钨业第一艘航母厦门造[N];厦门日报;2006年
9 记者 解小如 特约记者 柴同臣;膜集成技术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N];中国化工报;2007年
10 卢志勇;每条生产线上都有自己的创造[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