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航天光学成像遥感器动态成像质量评价与优化

王俊  
【摘要】: 航空、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为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光 学成像遥感技术作为现代对地观测的一个重要手段,其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a.提高光学成像遥感器的质量,加长焦距,提高 记录介质的分辨力,提高系统的传递函数;b.提高航天器姿态稳定度;C.提 高像移补偿水平,减小像移补偿残差,光学成像遥感器的成像质量得到了进一 步提高。但在航天器所处动力学环境的作用下,航天器的姿态变化、光学成像 遥感器的整体振动以及其内部各个光学元件的振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可 忽略的。本文主要从提高光学成像遥感器的成像质量这一目标出发,探讨了工 程中如何评价机械振动对光学成像遥感器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如何采取措施降低 振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正确分析系统的激励、利用有 限元法进行正确的响应分析、寻求行之有效的成像质量评价方法以及如何进行 光学成像遥感器的动态成像质量的优化。针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 论研究、计算,并就结合工程实际应用问题做了初步的尝试。 本文首先对航天光学成像遥感器所处的动力学环境进行了分析,包括运载 阶段和空间在轨运行阶段。对运载阶段动力学环境下的光学成像遥感器进行了 刚度、强度分析,考察光学成像遥感器及光学系统在这一环境下是否破坏或产 生残余微屈服意义上的变形。同时为了保证运载阶段的模拟环境试验中光学成 像遥感器的安全性及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进行了某高级光学成像遥感器等效 力学模型的研制,在高级光学成像遥感器与航天器进行耦合动力学试验之前用 等效力学模型进行规律性的探索,对试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空间在轨运 行时的动力学干扰源包括调姿火箭调姿、动量轮的制造误差和动不平衡、太阳 帆板的调姿及低频振动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干扰源的加载时刻、作用形 式,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航天器、高级光学成像遥感器系统的响应,为成 像质量的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 由于动力学干扰会引起光学遥感器的光学系统整体及其各个光学元件在曝 光过程中复杂的空间运动,导致图像在像面上的运动,而像移影响到影像记录 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坐标变换法在某高级光学成像遥感器像移补偿中应用的基 一 中国科学院博士学论文 本思想进行详细地分析,提出将这一思想与任意空间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方 法有机地结合,进一步拓宽了坐标变换法在光学系统像移计算中的应用,从而 能够利用坐标变换法进行光学成像遥感器曝光过程中像面上的图像运动分析。 为了证明坐标变换法在像移计算中的正确性,本文采用了光线追迹法对其进行 了验证。 只用图像在像面上的移动并不能非常直观地评价振动过程中地光学系统成 像质量。为了能对振动导致的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下降进行有效的评价,本文 引入了运动光学传递函数的概念。但若使运动光学传递函数能够应用于各种形 式的图像运动,特别是应用于复杂的二维图像运动是非常困难的。本文利用“运 动的概率密度函数相当于光学系统的点(线)扩散函数”这一概念,提出了用 统计矩法计算二维图像运动时的运动光学传递函数。这种方法能够用统一的计 算形式对各种复杂形式的图像运动进行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收敛速度。根 据己经计算得到的图像运动数据,利用统计矩法进行了某高级光学成像遥感器 振动过程中成像质量的评价。 根据动态成像质量的评价结果,提出对光学成像遥感器动态成像质量进行 优化。本文将结构影响系数的概念与视轴误差的概念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一种 新的结构影响系数定义方法,从而分析了结构对光学系统视轴的影啊程度。将 结构影啊系数和图像振动的频谱分析相结合,确定了结构优化的环节和优化方 法,对系统的动态成像质量进行了优化。 本文通过对航天光学成像遥感器的结构分析、所处动力学环境分析、光学 成像遥感器动态成像质量评价及优化这一整套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光学 成像遥感器在设计阶段对成像质量的全面评价与优化,对光学成像遥感器的开 发研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也将为光学成像遥感器动态成像质量评价与 提高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林;王萍萍;应海燕;;印度成功发射新型地球观测卫星——资源卫星-2[J];国际太空;2011年08期
2 于春风;丁亚林;惠守文;张景国;陈伟;;三反射系统航空遥感器像旋转分析[J];光学学报;2011年08期
3 刘磊;高明辉;;主动光学薄镜支撑及驱动研究[J];光学技术;2011年04期
4 朱继文;孟祥来;张贺;;积水沉陷区水体的表观光学特性参数测量与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3期
5 刘美琪;王昊京;;评估云层对观测设备威胁等级的光电测量系统[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年04期
6 申茜;张兵;李俊生;吴远峰;吴迪;宋阳;张方方;王甘霖;;太湖水体反射率的光谱特征波长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年07期
7 常鑫;向圣羽;;法国航天侦察力量浅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1期
8 刘佳;夏亚茜;龚燃;;从太空监测海洋表面盐度的“宝瓶座”卫星[J];国际太空;2011年08期
9 沈岩;;美国光电侦察系统的发展动向与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7期
10 李丽;乔延利;顾行发;余涛;叶泽田;;基于信号模拟的LAI最佳遥感探测波段设计方法[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1年04期
11 秦荣君;龚健雅;;不受刀刃边缘倾角约束的遥感影像点扩散函数稳健计算方法[J];遥感学报;2011年05期
12 崔潇潇;;美国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系统概况[J];国际太空;2011年07期
13 王运;颜昌翔;;基于差分法的空间相机像移速度矢量计算[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5期
14 徐丽燕;王静;潘瑜;曹国;夏德深;;气象云图分级配准方法研究[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年03期
15 陈海健;;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3期
16 陈世平;;关于航天遥感的若干问题[J];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年03期
17 郑盛;赵祥;张颢;何祺胜;曹春香;陈良富;;HJ-1卫星CCD数据的大气校正及其效果分析[J];遥感学报;2011年04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蕾;;遥感器成像电路的时序设计[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2 刘睿;尹翠;骆清铭;李鹏程;;用于清醒活动动物的多模式光学成像方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白宏刚;王晓蕊;;NIIRS与目标任务性能预测的定量关系研究[A];2011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军;;火星探测遥感器发展综述[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骆清铭;李鹏程;程海英;王征;;脑功能光学成像[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蒋宇钢;周倩;张明铭;;磁共振功能成像和术中光学成像辅助切除体感区胶质瘤(附5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丁延卫;卢锷;何惠阳;;接触理论在空间遥感器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徐鹏;王涌天;郝群;;航天光学遥感器虚拟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概念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9 李鹏程;骆清铭;;脑皮层活动光学成像的独立成分分析[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傅雨田;;适应于亚轨道飞行器的遥感器设计研究[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航天光学成像遥感器动态成像质量评价与优化[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2 刘弘光;放射性核素光学成像及黑色素瘤的分子影像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3 巩盾;温度对遥感器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孙小丽;脑皮层功能多模式光学成像系统及其应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查恩来;钻孔电视成像技术在工程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黄洛秀;猫皮层21a区显示的倾斜效应及该区反馈投射对17区的调制[D];复旦大学;2004年
7 陈昕;光成像结合电生理方法研究猫视皮层及急性眼压升高对其功能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4年
8 沈恩华;脑电的复杂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9 徐欣锋;一种适应大数据量遥感图像的星上实时压缩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10 刘亚东;脑功能磁共振和光学成像数据模式分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大鼠脑功能光学成像的独立成分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2 汪静;CBERS-1红外遥感器MTF在实验室条件下与遥感图像质量评价参数的相关建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张海丽;量子点荧光探针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惠彬;大焦深新型光学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1年
5 李栋;卫星遥感成像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6 康少单;基于电子侦察和光学成像侦察的目标综合识别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7 罗扬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分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刘礼;SPOT影像植被指数与落叶松林LAI相关性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钱春明;仿射传播聚类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10 肖伸亮;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与验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蒋建科 吴坤胜;我航遥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N];人民日报;2001年
2 春晓;遥感飞机:全天候监测灾情[N];中国国防报;2008年
3 记者 毛黎;美研发切伦科夫冷光成像技术诊治癌症[N];科技日报;2010年
4 内蒙古 流浪的火焰;从木头盒子到桌面新宠[N];电脑报;2005年
5 姚吉 孙志强;军用卫星日新月异[N];解放军报;2002年
6 庞征;法国拟打造新型太空“间谍”[N];中国航空报;2010年
7 本报专稿 赫然;“罗老”号重创韩国航天梦[N];世界报;2010年
8 蔡红雄 刘志忠 王陵生;启动“电子巡更系统”[N];人民公安报;2007年
9 ;观天测地巡九州[N];中国气象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宋丽芳 通讯员 刘海英;508所 “七星一船”凸显创新[N];中国航天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