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光学遥感器超薄反射镜及其支撑结构研究
【摘要】:超薄反射镜技术是光学系统轻量化的重要分支之一。随着空间光学遥感器分辨力的提高,焦距、口径不断增大,国内外已经把超薄反射光学系统列为下一代空间光学系统。而超薄反射镜主动支撑和控制是实现超轻量化反射光学系统的关键技术。论文根据国内外超轻量化光学系统发展状况,跟踪前沿关键技术的发展,提出超薄反射镜支撑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课题,并得到中国科学院国防基金的资助。针对超薄反射镜支撑结构的设计方法展开深入研究,确定在此支撑情况下的面形精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超薄反射镜与支撑结构设计方法展开研究:
1、从超薄反射镜的支撑理论研究出发,介绍、讨论了反射镜支撑结构设计应用的基本原理——薄板的小挠度变形原理以及圆板的轴对称弯曲理论;用薄板理论对于镜子在不同支撑与约束情况下的变形进行计算讨论,以及对变形平衡方程的建立,从理论上分析了镜子的支撑点的数量与支撑位置的合理性。
2、对超薄反射镜与支撑结构进行分析,阐述了有限元法的原理及意义,以及模型结构分析精度标准的确定。
3、建立结构模型,对带有支撑结构的超薄反射镜进行分析,得出在光轴竖直与水平两种状态下的PV和RMS值。通过计算得出该支撑结构能够满足超薄反射镜的精度要求。通过对比不同材料在不同支撑点下的变形,依此确定材料的选取。
4、通过对超薄反射镜支撑变形分析得到支撑点数与经验公式计算的值进行比较,得出对镜子支撑的最合理支撑点数。讨论了单个支撑组件对超薄反射镜的支撑,对不同支撑间距对面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支撑间距与镜子支撑面积的关系。
5、通过对镜子支撑组件的臂长、角度、位置的调节,了解通过多次调节对于镜面变形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支撑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施加力或位移进行多点调节,找到合理的调节方法,使面形精度达到要求。
6、设计了超薄反射镜的支撑调节结构、柔性铰链放大机构,并计算分析其合理性,得出放大倍数,能够满足驱动范围的要求。论文也对超薄反射镜的面形检测和调节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完成实验工作。测试结果表明,所用研究方法合理,所得计算结果正确。
|
|
|
|
1 |
张磊;郑建平;刘智颖;;空间光通信中Cassegrain系统支撑结构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S1期 |
2 |
王洋;张景旭;杨飞;;大口径望远镜主镜支撑结构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S2期 |
3 |
宋朝晖,吴清文,卢锷;非球面长圆状反射镜支撑结构的工程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1999年06期 |
4 |
宋朝辉,卢锷,吴清文;长条型非球面反射镜轻量化及支撑结构优化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1年02期 |
5 |
山之内和彦,大场正规,郭秀芬;新支撑结构空隙型压电薄膜复合谐振器[J];压电与声光;1990年04期 |
6 |
苏锋;比非单反还便宜——尼康D50数码单反相机[J];微电脑世界;2005年11期 |
7 |
陈玉萍;武晓宏;廖显文;;快速成型技术中支撑结构的自动生成方法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8 |
吴永前,吴时彬,伍凡,曾志革,高平起,陈强;空间相机主镜加工状态下的有限元分析[J];光电工程;2001年05期 |
9 |
叶安英;马英;程正明;;基于CAE技术的典型轮毂轻量化设计过程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10 |
占建国;;超轻量化3D压缩技术XVL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8年09期 |
11 |
曹德君;田锡天;耿俊浩;李洲洋;;基于轻量化三维产品模型的装配建模技术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9年11期 |
12 |
高山;;气球载雷达结构总体设计[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0年06期 |
13 |
宋茂新;杨伟锋;洪津;;正交椭圆反射镜的固装设计与分析[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0年03期 |
14 |
沃西源,张惠丽,卢大成;石墨/环氧卫星天线支撑结构研制与质量控制[J];宇航材料工艺;1997年04期 |
15 |
龙义云;;奥林巴斯E-510单反轻量化[J];电子世界;2007年08期 |
16 |
李应典;张红英;王智磊;;某卫星平台轻量化、高承载设计技术研究[J];卫星与网络;2008年03期 |
17 |
徐东海;;天基预警雷达天线轻量化技术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08年05期 |
18 |
王俊善;翟林培;丁亚林;肖占全;;扫描反射镜的支撑与面型精度的静力学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8年11期 |
19 |
辛宏伟;董得义;;长焦距空间遥感器支撑结构设计研究[J];光机电信息;2009年10期 |
20 |
林冠宇;;镜体结构轻量化的多目标优化和多属性决策研究[J];光机电信息;2010年12期 |
|
|
|
|
|
1 |
高明辉;刘磊;陈伟;任建岳;;超薄反射镜的加工技术[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
2 |
吴志勇;李文献;;OVW轻量化千斤顶的研制[A];第六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
3 |
张磊;郑建平;付跃刚;刘智颖;;大口径反射光学系统的支撑结构设计[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4 |
卓仁善;王延风;杨劲松;;主镜轻量化结构设计探讨[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
5 |
吴向阳;;轻量化高强度驱动桥壳本体的研究与应用[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6 |
徐建全;陈铭年;林大同;;试论客车结构轻量化[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7 |
王洋;张景旭;杨飞;;大口径望远镜主镜支撑结构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
8 |
程耿东;;轻量化和结构优化[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
9 |
钱七虎;翟纪生;赵洪顺;;核爆作用下成层式工事支撑结构上荷载的确定[A];钱七虎院士论文选集[C];2007年 |
10 |
兰丽艳;王军;曹东晶;;轻型高分辨率相机卸载技术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