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功率谱的航空图像质量判别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航空成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最终产品——航空图像的质量判别问题也引起国内外航空图像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航空图像质量判别的特殊性在于大多数航空图像都没有参考图像,属于无参考图像质量判别范畴。无参考图像质量判别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较少,已有的成果多是针对已知的某种降质因素进行有限范围的判别。本文对航空图像的质量判别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分析航空图像降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图像功率谱检测图像降质程度,从而判别图像质量的方法,并引入人眼视觉特性,将主客观判别方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文中首先从主观和客观评价两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航空图像质量判别的发展历史及有代表性的判别方法,将主客观方法结合起来,在客观判别参量中引入人眼视觉特性是今后图像质量判别的发展方向。
依据航空摄像的外部环境条件和航空相机的内部工作特点,深入分析了引起航空图像降质的主要因素,提出图像功率谱作为检测图像降质程度的主要工具,并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各种降质因素对功率谱的影响。
利用功率谱比率的方法检测图像噪声,为避免图像中的噪声对功率谱质量判别造成干扰,利用小波多分辨分析特性和对信号奇异点检测的优越性,对噪声图像进行了消噪处理,提高了图像质量的判别效果。
利用人眼对比敏感度特性对图像功率谱进行了视觉加权处理,从而建立了对数功率谱质量判别函数,并利用实验分析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最后利用频域分析的方法对简单的降质模型进行了检测和预估。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对给定图像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计算,通过输出数值结果判别图像质量,一系列系统性的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功率谱和HVS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这种方法将图像质量的主、客观评价方法相结合,有效地克服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耗时耗力,而传统客观评价方法与实际图像质量不相吻合等弊端,为图像质量判别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
|
|
|
1 |
徐宁,侯仰海,邢彦峰;利用ACF和PSD对微观表面特性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4年05期 |
2 |
谭惠丽,刘海英,涂育松,孔令江;在开放边界条件下Nagel-Schreckenberg交通流模型的功率谱[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3 |
张杰;盛兴旺;;多点人工地震动合成及其修正[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4 |
刘丽军;黄晋英;王昊静;赵静;;基于ICA的齿轮箱故障诊断研究[J];煤矿机械;2010年04期 |
5 |
陈永祁,刘锡荟,龚思礼;拟合标准反应谱的人工地震波[J];建筑结构学报;1981年04期 |
6 |
张以谟,黄智;利用功率谱作模式识别——以肺癌细胞筛选为例[J];光学学报;1984年04期 |
7 |
李志华;ARMA 序列及其功率谱估计若干新的理论和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8 |
李茂堂,刘月生,王新中;基于功率谱和高阶谱的接地电阻测量方法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1998年03期 |
9 |
羊拯民,张成宝;时序分析在汽车变速箱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00年03期 |
10 |
张国栋;基于反应谱的土与结构体系均匀调制过程随机响应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4期 |
11 |
冯秀琴;王璐;;三波耦合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的分析与计算[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2 |
李凤宇;张大发;陆古兵;刘颖;;应用小波理论分析稳压器压力信号特征[J];计算机仿真;2006年02期 |
13 |
王昕;徐抒岩;孙荣春;田宝凤;;空间遥感相机的自动检焦技术研究[J];红外;2007年06期 |
14 |
林凌;王铜;姜苇;李刚;;地形图法在体表子宫肌电信号监测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15 |
杨永;廖力清;;刀具磨损在线监控系统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年06期 |
16 |
舒西刚;刘新荣;姜德义;刘立平;崔可佳;;歌乐山石灰石矿爆破地震波的测试与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
17 |
王雷;赵国庆;;一种自动识别噪声调频信号的方法[J];电子科技;2009年01期 |
18 |
王秀杰;杨敏;崔海军;;坝体振动信号的小波熵特征[J];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4期 |
19 |
吴振军;张法全;方洁;;基于正弦波扰动实现Buck型变换器混沌反控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20 |
滑广军;吴运新;;用无偏估计方法计算简支梁的频响函数[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