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主动成像图像的多帧后处理算法研究
【摘要】:
传统的“基于图像”的用于探测、监视、搜索、营救、测量等光电成像探测系统,都属于被动成像系统。这类成像系统依靠目标反射自然光或者自身的辐射,由成像设备收集微弱信号并最终成像,无需系统本身施加照明光源对目标进行照明,具有极好的隐蔽性。
但在下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领域中,传统的被动成像系统引以为荣的优点却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有些问题甚至无法解决。
1.在漆黑的夜间、能见度很低的恶劣天气条件下,被动成像系统即使采用最灵敏的接收器,也很难探测到远距离的微弱目标。
2.在被探测目标和背景无温差的条件下,即使是红外热成像系统也不能很好的工作。被探测目标与背景达到热平衡的例子如船只的名称、飞机尾号和汽车牌照等。
3.在强散射介质中成像时,强散射介质如烟雾弥漫、潮湿的大气和水。受强散射介质的影响,被动成像系统难以探测到远距离的微弱目标。
4.远程微弱目标及深空小目标探测成像时。远程微弱目标表面反射率低,用被动成像系统进行探测很难实现,深空小暗目标的探测成像,对被动成像系统来说,则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被动成像系统在以上的环境和领域中无法工作的主要原因就是由目标反射的能量太弱,不足以被成像探测器所识别。因此,我们考虑采用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施照的工作方式,人为增加目标反射回的能量,就可以克服被动成像系统的缺点,这就是主动成像系统。主动成像系统就是利用人工施照的工作方式,采用一个人造的光学辐射源(一般为激光器)和接收机,接收机用来探测接收目标反射回的光辐射并最后成像。
主动成像技术是将激光技术、成像传感器的距离选通技术和微弱目标的信息处理技术融合而成的一门对远距离微弱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新技术。为了使主动成像系统能够在低照度条件下,对远距离的微弱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在系统的最优配置下,远距离微弱目标的图像信息获取及事后处理技术是制约该系统的关键技术。为此,本文旨在从基于图像信息的远距离微弱目标的探测和识别技术出发,研究低照度条件下远距离微弱目标的图像信息获取和事后处理技术。要使激光主动成像系统在低照度条件下,对远距离的微弱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主要被几个因素所限制。包括:大气的湍流;大气悬浮微粒的后向散射;目标的反射率;激光器的能量以及接收光学系统本身的影响。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其能量会在空气密度的起伏(分子散射)、气溶胶粒子(气溶胶散射)以及大气
|
|
|
|
1 |
马明权;盛文;陈鹏;李广强;;天波超视距雷达一阶海杂波后向散射特性分析[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2 |
陶宗明;陈宇;储德林;胡顺星;张寅超;;AML-2车载激光雷达测量臭氧的大气后向散射系数项修正方法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8年06期 |
3 |
袁礼海;李钊;葛家龙;江凯;;利用点目标进行SAR辐射定标的方法研究[J];无线电工程;2009年01期 |
4 |
王军战;鲍艳松;张友静;屈建军;张伟民;;多极化多角度ASAR数据反演裸露和小麦地表土壤湿度[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
5 |
田炜;闫翔;;一维带限Weierstrass分形粗糙海面电磁后向散射的微扰法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6 |
邵芸,范湘涛,刘浩;基于目标时域散射特性的土地覆盖类型分类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1年04期 |
7 |
张永红,张继贤,林宗坚,高武俊;地形引起的雷达辐射畸变及其校正[J];测绘科学;2002年04期 |
8 |
赵巨波;符燕;耿文东;;海杂波统计特性分析[J];现代雷达;2005年11期 |
9 |
刘昌盛;摆玉龙;厉树忠;郑岳意;;后向散射系数的贝叶斯估计[J];计算机仿真;2007年08期 |
10 |
刘敏;;影响雷达图像色调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1期 |
11 |
杨伟;松下文经;陈晋;;基于水体反射光谱和组分浓度的固有光学特性反演算法[J];湖泊科学;2009年02期 |
12 |
陈涛;吴德成;刘博;曹开法;王珍珠;伯广宇;袁林;周军;;低层大气中确定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边界值的新方法[J];光学学报;2010年06期 |
13 |
付爱启;李建勋;万明;樊蓉;;基于后向散射系数模型的杂波仿真[J];中国雷达;2010年02期 |
14 |
孙芳,罗贤云,尹志盈,王显德,余运超,赵敬,张玮;农作物后向散射特性的测量[J];遥感学报;1999年02期 |
15 |
王臣立;郭治兴;牛铮;林文鹏;;热带人工林生物物理参数及生物量对RADARSAT SAR信号响应研究[J];生态环境;2006年01期 |
16 |
鲍艳松;刘良云;王纪华;李小文;李翔;宋小宇;竞霞;;利用ASAR图像监测土壤含水量和小麦覆盖度[J];遥感学报;2006年02期 |
17 |
刘万侠;王娟;刘凯;钟凯文;;植被覆盖地表主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算法研究[J];热带地理;2007年05期 |
18 |
陈权;李震;王磊;魏小兰;;用ERS风散射计数据估算土壤水分方法的研究[J];遥感学报;2007年06期 |
19 |
陈彦;徐春亮;贾明权;芦海平;刘增灿;童玲;;冬小麦后向散射特性的测量分析与模拟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20 |
肖伟山;汪小钦;凌飞龙;;ALOS PALSAR数据在漳江口红树林提取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