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发光性质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合成不同类型的配体及相应的配合物,研究了在铜(I)配合物中如何通过调节含氮配体的轨道能级来实现对相应配合物吸收边的控制,增大或减小配合物的吸收边,为实现发射光谱可调的磷光型配合物奠定基础;研究了分子间作用力对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了如何通过配体的调节实现缩短铕配合物激发态寿命的问题;合成了可溶于水的阴离子型稀土配合物,并初步探索了其在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可行性。取得的成果如下:
(1)合成了含有高的π*的含氮配体及其相应的[Cu(N-N)(POP)]BF4配合物和含有高的π*的含磷配体的卤素桥连型配合物。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含有高的π*的含氮配体和含有高的π*的含磷配体都可以实现增大相应配合物的HOMO与LUMO之间的能级差的目的,我们成功地将配合物的吸收边蓝移进入紫外区。相应的,这些配合物由于HOMO与LUMO之间的能级差的增大,发射光谱也发生蓝移,最终得到了发射主峰位于~440 nm和~ 470 nm的磷光发射。
(2)采用两种含磷配体和三种含氮配体合成了一系列铜(I)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分子结构,电子结构,及光物理性质。试验结果表明,这系列化合物的带隙均较窄,且发光能量较低,处于橙红区,是典型的窄带隙型磷光材料。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可能导致铜(I)配合物3MLCT磷光猝灭的机理。通过对一系列[Cu(N-N)(P-P)]BF4配合物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含氮配体中引入过多的平面共轭环会使3MLCT发光减弱甚至消失。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u(N-N)(P-P)]BF4类配合物在激发态时会发生由3MLCT激发态至含氮配体三重态的电子构型转换,而这种转换就会使得降低配合物3MLCT发光。
(3) [Cu(phen)(POP)]BF4的结构和各项光物理性质已经有文献详细报道过,但是,经过正己烷或石油醚处理后的[Cu(phen)(POP)]BF4样品显示了明显的磷光增强现象,包括发射光发生大尺寸的蓝移,量子效率大幅提升,激发态寿命变长这三个典型特征。系统的研究分析表明这种磷光增强现象是由[Cu(phen)(POP)]BF4分子间的π堆积作用引起的。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含氮配体含有π平面的[Cu(N–N)(P–P)]BF4类配合物中。
(4)研究了铕配合物的发光亮度与激发态寿命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结论,过长的激发态寿命是制约铕类OLED发光亮度和器件效率提升的潜在因素之一。我们提出了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5)研究了两个容易合成的水溶性稀土类发光配合物,并探索了其对铁离子的光谱响应。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配合物对铁离子有较好的光谱响应,有望应用于实际测量当中。
|
|
|
|
1 |
梁奇峰;C_(60)及其金属配合物[J];嘉应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
2 |
欧阳新华;曾和平;谢彦;;8-羟基喹啉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致发光特性[J];有机化学;2007年03期 |
3 |
钟地长;;吡啶-4-甲醛缩氨基硫脲席夫碱(L)Cu(Ⅱ),Ni(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红外表征[J];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4 |
谭明雄;陈振锋;罗旭健;朱林;梁宏;;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年06期 |
5 |
;通过C—H键断裂合成得到一个柄型的杂硼杂苯二价镧系胺化物[J];有机化学;2009年02期 |
6 |
杜俊玫;张瑞霞;陈迎鑫;;高分子化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年03期 |
7 |
周晓华;吴海雷;骆锦强;黄小悦;;2-胺乙基苯并咪唑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8 |
祝心德;乐芝风;张文革;吴自慎;严振寰;;2.4—二羟基苯甲醛缩氨基脲及基铜(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化工技术与开发;1989年04期 |
9 |
钟山;硫代脯氨酸金属配合物的热力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10 |
李早英,梁江林,杨军,李聪;手性双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
11 |
韦捷敏,田华,王麟生;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J];化学世界;2003年11期 |
12 |
李素悦,文艳伟,龚成;两个取代苯胺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表征与抗菌活性[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13 |
张元勤,熊俊如,刘凡,向清详;环四烯四胺-Ce(Ⅲ)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双(对硝基苯酚)磷酸酯[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年06期 |
14 |
张炜,江涛,任素梅,管华诗;环糊精金属配合物模拟金属蛋白酶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05年03期 |
15 |
张雅然;赵继全;何乐芹;张松梅;吴伟鹏;;N,N′-双(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缩环己二胺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应用化学;2006年04期 |
16 |
王晓丽;边占喜;王喜贵;;2-羟基-2-二茂铁基丙胺与Ni(Ⅱ),Cu(Ⅱ),Zn(Ⅱ),Cd(Ⅱ),Hg(Ⅱ)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6期 |
17 |
林翠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特点与应用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8 |
张建民;朱路;石秋芝;;示差脉冲极谱法确定镉(Ⅱ)-甘胺酸体系的配合物稳定常数[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年10期 |
19 |
蒋寅;翟青;郭桦;谭辉;郭祀远;;壳聚糖对锌(铁)离子的配位特性及其配合物的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2007年09期 |
20 |
彭斌;刘晓林;仇明华;肖敦乾;;含萘环结构Salen-Mn(Ⅲ)和Salen-Co(Ⅲ)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