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和光致各向异性及其应用研究

陈利菊  
【摘要】:新型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二芳基乙烯因为具有卓越的热稳定性和抗疲劳性等光学和光电特性,在光信息存储及处理等领域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本论文对二芳基乙烯的光致变色特性和光致各向异性特性的机理及其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特性研究。首先,分析了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的双稳态吸收机制,根据双稳态吸收光谱,分析了二芳基乙烯光致折射率谱的变化。其次,对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光致变色的二态模型理论,给出了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动力学的透过率方程,利用该方程研究了二芳基乙烯薄膜的光致变色动态变化特性,根据理论和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了二芳基乙烯光反应速率常数。最后,实验研究了二芳基乙烯的抗疲劳特性。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二芳基乙烯样品光致变色动力学过程是曝光量依赖型,由此也得到了在利用二芳基乙烯进行光信息存储及光信息处理时的最佳参数。 2、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特性研究。首先,通过偏振UV-VIS光谱技术分析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构化过程,即利用吸收谱显现出来的自然差别来分析在异构化过程中分子的取向变化,阐明了光致各向异性产生的物理机制。其次,给出了二芳基乙烯薄膜样品光致各向异性的数学表达式,并利用它们计算了二芳基乙烯薄膜的光致各向异性动态特性及激发光偏振态对光致各向异性的影响,得到了和实验基本一致的理论计算结果。最后,研究了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利用偏振光激发样品各向异性实现了图像衬度翻转,高低通滤波等应用。利用不同偏振态激发光产生不同光致各向异性的特点实现了光对光的调制。 3、二芳基乙烯双光子吸收特性研究。首先,描述了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双光子吸收的概念,并对双光子吸收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其次,研究了二芳基乙烯双光子吸收特性,理论分析了二芳基乙烯的双光子吸收过程,并对双光子吸收引起的光致变色特性、光致各向异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最后,对二芳基乙烯双光子吸收在光存储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 4、二芳基乙烯的光全息存储特性研究。首先,对二芳基乙烯全息光栅衍射效率进行了简单的理论分析。其次,研究了二芳基乙烯全息动力学特性,分析了记录光强和再现光强对全息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比较了几种不同偏振记录光栅的衍射效率,得到了全息存储时最佳的记录条件,为二芳基乙烯在光存储的实际应用选择了最佳参数。最后,分析了全息存储复用的方法,实验研究了二芳基乙烯的偏振复用、角度复用、旋转复用及角度加偏振复用技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利菊;姚保利;韩俊鹤;郜鹏;陈懿;王英利;雷铭;;二芳基乙烯光致各向异性动态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08年09期
2 齐国生,肖家曦,刘嵘,蒋培军,佘鹏,徐端颐;光致变色二芳基乙烯多波长光存储研究[J];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3 王长顺,陈咏梅,杨延强,魏振乾,费浩生;新型含偶氮侧链聚合物中光致各向异性及偏振全息记录[J];光学学报;1999年11期
4 王英利,姚保利,陈懿,樊美公,郑媛,门克内木乐,雷铭,陈国夫,韩勇,闫起强,孟宪娟;吲哚俘精酰胺的偏振全息图像光存储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5 于美文,张齐,马春荣;光致各向异性材料中偏振全息图的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1991年01期
6 任志伟;姚保利;门克内木乐;王英利;雷铭;任立勇;陈国夫;;利用菌紫质薄膜进行角度复用和偏振复用全息存储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06年06期
7 章俞之,黄银松,曹韫真,快素兰,宋力昕,胡行方;Li~+掺杂MoO_3薄膜的制备与电致-光致变色特性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2年03期
8 刘学东,蒲守智,张复实;有机近场存储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J];中国激光;2004年12期
9 姚建年,杨永安;Au/MoO_3和Pt/MoO_3薄膜光致变色反应的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10 雷志军,徐端颐,赵辉,齐国生,刘嵘,佘鹏,樊美公;光致变色多阶光盘的光学通道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11 苏英草;程贤甦;程传煊;;有机变色剂和含氯高聚物固溶体的光致变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1期
12 苏海涛,王学军,卜宏健,刘文龙;光致变色螺吡喃及其防伪应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13 陈烽,侯洵,李宝芳,李兴常,江龙;菌紫质生物分子膜多波长信息读写系统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1年02期
14 韩俊鹤;姚保利;郜鹏;;菌紫质的B型和M型光致双折射特性研究[J];中国激光;2010年08期
15 南志祥,李春荣,董绮功,李仲杰;光致变色剂5-甲基螺噁嗪的改良合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16 李燕明;陈理想;佘卫龙;;光致异构全光逻辑门理论与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7年10期
17 郜鹏;姚保利;韩俊鹤;陈利菊;王英利;雷铭;;菌紫质同线偏振全息记录时再现光偏振方向对衍射效率的调制[J];物理学报;2008年05期
18 韩俊鹤;姚保利;郜鹏;陈利菊;王英利;雷铭;;菌紫质光致各向异性动力学的理论和实验[J];光学学报;2008年10期
19 于美文,张存林;光致各向异性记录介质偏振全息图的透射矩阵[J];量子电子学报;1991年01期
20 华中一,陈国荣;用于可录音激光唱片的光致变色薄膜[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军;余广鳌;刘盛华;;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二芳基乙烯类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2 程慧;程仁军;鲍书敏;罗千福;;光致变色二芳烯杂合葡萄糖聚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朱为宏;;含有六元环烯桥的新型光致变色体系[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段鹏飞;李远刚;刘鸣华;;利用染料掺杂实现超分子有机凝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王淼;林长亘;宋宇飞;;基于双席夫碱的光致变色无机-有机杂化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朱明强;张国峰;李冲;龚文亮;陈涛;Matthew P.Aldred;;荧光分子开关:合成与光学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龙世军;廖永贵;解孝林;周兴平;;螺吡喃在有机凝胶中的光致变色行为[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林辉;徐伟;朱道本;;新型二芳基乙烯固体光致变色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结构表征[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9 蒲守智;姚保利;杨天赦;英利;刘刚;雷铭;;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光致各向异性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牛丽红;刘学东;陈子辉;石明;陈锡侨;钟成;张复实;;二芳烯存储材料的无损读出问题[A];2008非银盐影像技术及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利菊;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和光致各向异性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0年
2 郑媛;菌紫质光致变色特性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4年
3 付申成;键裂解型有机全息存储介质的光电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小强;偶氮聚合物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机制和光致各向异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蒲守智;新型二芳烯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在高密度光存储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6 胡惠媛;光致变色分子开关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王英利;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在全息和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年
8 韩俊鹤;菌紫质光致变色和光致各向异性的理论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8年
9 潘煦;偶氮聚合物材料的光致各向异性和偏振全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宋立文;含有荧光单元的光致变色功能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强;二芳基乙烯双光致变色单元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伍志伟;菌紫质的全息存储特性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5年
3 郑春梅;卟啉—二芳基乙烯分子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致变色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阎肃;BR-D96N薄膜全息图像存储实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李贵珍;新型非对称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丽英;菌紫质光学特性及应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7 翟树荣;含四唑和噁二唑基团的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许洪涛;含偶氮聚合物薄膜光致各向异性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张晓淳;三吡啶—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分子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卉;新型含噻唑/异噁唑不对称二芳基乙烯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铭;光致变色装饰夹层玻璃[N];中国建设报;2000年
2 记者 刘其丕;光致变色薄膜材料研制获专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3 卢新才 谢胜武 吕绪良;高技术伪装欺骗术悄然登场[N];解放军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胡晓玉;京城针织的绝对挑战[N];中国纺织报;2006年
5 ;防伪油墨在交互包装印刷中的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3年
6 潘廷祥;钛:钛白钛黑都是美(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7 肖贵洞;人景照片鉴定的项目与要点[N];中国文物报;2008年
8 路边;面料的特殊印染和特殊整理[N];中国纺织报;2004年
9 ;神秘的液晶调光玻璃[N];中国旅游报;2002年
10 相晓冬;让创新传统永不断流[N];中国企业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