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超导混合磁悬浮轴承系统的研究与实验
【摘要】:
磁悬浮轴承是一种利用磁场力将转子悬浮于空中,使转子与定子之间实现
无机械接触的一种新型高性能轴承。本文首次提出了国内外全新的立式永磁有
源高温超导混合磁悬浮轴承研究方案。即采用永磁卸载,高温超导提供稳定,
有源提高径向刚度,保证稳定旋转。本项研究对发展磁悬浮轴承技术和高温超
导块材工程应用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分别介绍了超导磁悬浮轴承、有源磁悬浮轴承和永磁磁悬浮轴承的工
作原理,并建立了高温超导混合磁悬浮轴承转子五自由度数学模型,进行了系
统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首次研制了五自由度高温超导混合磁悬浮轴承实验
装置。
深入研究了高温超导磁悬浮轴承特性。由磁化模型分析计算了超导磁悬浮
静态悬浮特性,并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有源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的研究。研究了几种模拟控制器,应用线性二次
型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线性调节器,并研究了带非线性引前校正环节的PID控
制器,提出了大幅度提高系统刚度和稳定范围的参数设计方法。
研究了采用轴向和径向不同磁化方向的永磁环所构成的永磁磁悬浮轴承悬
浮特性,分别运用等效电流法以及有限元法分析计算了磁悬浮力以及刚度特
性。
首次在国内实现了高温超导混合磁悬浮轴承高速运转,运行转速为
9,600rpm,具有大范围稳定性,达到并超过了本论文工作的设计性能指标。测
试了高温超导混合磁悬浮轴承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并对系统的频率特性和动
态特性进行了分析。
|
|
|
|
1 |
王养丽;磁悬浮轴承的原理[J];工科物理;2000年03期 |
2 |
;磁悬浮轴承应用前景广泛[J];国际学术动态;2011年01期 |
3 |
姜晓国,杨富贵;比较电路在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9年03期 |
4 |
敏政,杨逢瑜,杨瑞,刘峰,杨洪娟;双环无源磁悬浮轴承的径向刚度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
5 |
陈征宇;机械传动元件的改进与发展[J];河北工业科技;2002年05期 |
6 |
全书海,彭春山;仿人智能控制在磁悬浮轴承轴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7 |
丁懿;郝娟;肖定国;徐春广;周世圆;;变速积分PID控制在磁悬浮轴承控制中的应用和改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03期 |
8 |
段广仁;闫颖鑫;付艳明;;基于观测器的鲁棒非脆弱控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
9 |
苏云;郑益飞;;超导技术在飞轮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及前景[J];低温与超导;2008年07期 |
10 |
汪希平,张直明,于良,万金贵;轴向磁悬浮轴承的力学特性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0年03期 |
11 |
浦铁成;白晶;浦欣;;蚁群算法PID控制器在磁轴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12 |
刘雨;段广仁;;磁悬浮轴承的H_∞控制:LMI方法[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
13 |
黄云云,林桐;磁悬浮转子的非线性控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14 |
王丽茹;张彦军;;磁悬浮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职业;2010年17期 |
15 |
刘迎澍;高速磁悬浮机床主轴的离散变结构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年02期 |
16 |
刘之灵;张洁;;爱国爱民 贡献创新——访我国著名磁路发明家、物理学家李国坤[J];科学中国人;2008年01期 |
17 |
;地方科技动态[J];科技信息;2005年02期 |
18 |
周彤;多变量磁悬挂柔性系统的鲁棒控制——磁悬浮轴承的实验研究(英文)[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
19 |
吴明贵,汪希平,吴国庆,王澄泓,董鲁宁,张爱林;基于DSP的磁悬浮轴承数字控制器[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20 |
徐丹;;躬耕磁路 实现专利转化科技报国——访我国著名发明家、物理学家李国坤[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