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白音查干凹陷油气成因与勘探方向

谈玉明  
【摘要】: 白音查干凹陷位于二连盆地西端,主要沉积地层是中生界白垩系。根据烃源岩有机质含量、类型和成熟度确认白音查于凹陷有三套烃源岩:都红木组一段、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二段。都一段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而成熟度低,具有一些独特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1)Ph/nC18比值高(>2),而Pr/Ph比值低(<0.4);2)C_(29)甾烷20S/(R+S)、ββ/(αα+ββ)比值低,均低于0.25;3)C21甾烷/(C21+∑C29)甾烷、C21萜烷/(C21萜烷+C30藿烷)比值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类烃源岩。腾格尔组和阿二段烃源岩则有机碳相对偏低而成熟度比较高。二套烃源岩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为1)Ph/nC18比值低,低于或接近1,Pr/Ph比值相对较高(>0.6);2)C_(29)甾烷20S/(R+S)、ββ/(αα+ββ)比值高,均高于0.4;3)C21甾烷/(C21+∑C29)甾烷、C21帖烷/(C21萜烷+C30藿烷)比值也明显高于都红木一段烃源岩。 达尔其油田原油的粘度差异很大,稀油、普通稠油和特稠油均有分布。根据原油的物性、族组成、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及生物降解特征将达尔其油田原油分为五个类型。第一类原油粘度和密度低,族组成以饱和烃组分为主,非烃和沥青组分含量低,甾烷异构化指标高,未遭受生物降解。属于成熟度较高的稀油,油源来自深部腾格尔组和阿二段成熟烃源岩。第二类原油粘度特大,密度相对较高。族组成以非烃和沥青质组分为主,饱和烃含量低。甾烷异构化指标低,未遭受生物降解。这类原油属于原生低成熟特稠油,油源为都一段未熟、低成熟烃源岩。第一和第二类原油为达尔其油田基本的原油类型。第三类原油为第一和第二类原油混合的产物,并以第一类原油为主。该类原油甾烷异构化指标偏低,粘度和密度相对高于第一类原油,但仍为稀油。第四类原油为第一类原油经历生物降解而形成的。原油密度、粘度相对较高,属普通稠油。第五类原油是由第三类原油生物降解的产物,原油密度和粘度与第四类原油相近,但甾烷异构化指标相对较低。 达尔其油田油层生物降解作用不仅与油藏深度和地表水连通性有关,也与原油物性和族组成有关。第二类原油虽然油层浅,但未遭受生物降解作用。而第二类原油油层之间或上下邻近层位的第一和第三类原油的油层则发生较强的生物降解作用。 根据原油分布特征和区带圈闭含油性综合评价结合近年勘探成果,确定近期勘探部署为:“滚动两个目标,评价三个目标,预探三个目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爱青;陈连喜;包木太;;表面活性剂对原油生物降解的强化作用[J];油田化学;2011年02期
2 贺其川;;江陵凹陷西南原油分子组成非均质性及其意义[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6期
3 苏华东;刘鹏;;X射线荧光定硫仪在原油硫含量测定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9期
4 李冰;位华;赵泽宗;刘鹏;张磊;唐灵英;;达尔其滚动增储技术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2期
5 邓雪梅;瓦茨拉夫·斯米尔;;全球能源:一个始终难解的“结”[J];世界科学;2011年07期
6 李政;张林晔;沈忠民;郭春清;;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轻质油母源及充注方向[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4期
7 徐文斌;宋宁;;苏北盆地泰州组原油中芴系列的特征与意义[J];科技导报;2011年17期
8 王铁玲;;奥利烷在沉积物和原油中的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意义[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7期
9 王磊;;浅谈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10 崔晓火;;追问渤海漏油[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26期
11 宗汉兴;;积极通过科研加速实验室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9年01期
12 刘洪军;张枝焕;秦黎明;朱雷;席伟军;;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带轻质油成藏机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3 田金强;邹华耀;周心怀;徐长贵;姜雪;郭珍;杨元元;;辽东湾地区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油源对比[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4 孟昭宁;;石油史话[J];科学24小时;2011年Z1期
15 宋振响;周世新;穆亚蓬;陈昭;;正构烷烃分布模式判断柴西主力烃源岩[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16 彭金宁;刘光祥;罗开平;吕俊祥;;凯里地区油源对比及油气成藏史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7 秦晓光;敬加强;骆畅;罗辉利;刘延昌;;原油沥青质沉积测试分析及预测[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年05期
18 张水昌;朱光有;杨海军;苏劲;杨德彬;朱永峰;张斌;崔洁;;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油气相态及其成因分析[J];岩石学报;2011年08期
19 金之钧;;叠合盆地油气成藏体系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油气藏为例[J];高校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20 张源智;于兴河;季洪泉;赵广珍;李明义;;东濮凹陷文明寨地区三叠系低熟油特征及成藏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平;颜红霞;冯子辉;李景坤;;喇嘛甸油田北端原油来源的确定及其意义[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刘星;王震;马新东;林忠胜;徐恒振;姚子伟;;原油与重质燃料油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主成分分析[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伟;梁泽生;田云峰;刘慧英;吴鲁宁;;非聚醚型原油破乳剂CYP的合成和性能评价[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名扬;欧阳昌俊;邬蓓蕾;陈会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进口原油中硫化氢、甲基硫醇和乙基硫醇测定标准的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李素梅;王铁冠;郭绍辉;张爱云;;原油中含氧化合物——烷基酚类[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凌逸群;;高油价下中国道路沥青市场形势及展望[A];中国公路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覃军;杨斌;廖健德;任江玲;康素芳;;准噶尔盆地三台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李林强;段锦良;;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确定邢庄地区原油充注时间[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李忠堂;;腐蚀监测技术在油田集输系统的应用[A];山东石油学会第三届腐蚀与防护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蔡永伟;叶国祥;吕效平;;驻波场原油破乳及两级洗盐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玉明;白音查干凹陷油气成因与勘探方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2 彭石林;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分析和探测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3 贾望鲁;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4 王艳斌;人工神经网络在近红外分析方法中的应用及深色油品的分析[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00年
5 程学峰;南阳凹陷核桃园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与勘探潜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宋洁蔚;油品生产与储运调度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肖中尧;哈得4油田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年
8 王桂英;中国石油环境分析和石油安全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9 叶玉;石油贸易措施的国际法规制[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孔祥平;一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在模拟油藏环境下的生长与运移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连昌;原油/成品油轮船型论证[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2 宋丹;原油与燃料油快速检验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姜波;原油装车蒸发损耗状况及防治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4 李秀芬;黄骅坳陷中北区浅层天然气和原油解析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5 马健伟;电脱水器垮电场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6 邵倩;南一站采出液破乳剂筛选及回注水处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戚梦泽;原油三相分离连续计量装置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张辉;柴达木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4年
9 张琦;我国原油、天然气管输运价形成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陈五花;原油中石蜡沉积的热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辛言;原油涨价之路究竟有多长[N];中国石化报;2005年
2 记者蒋升阳;大庆去年产原油5013万吨[N];人民日报;2003年
3 ;原油:新高频繁刷新[N];证券日报;2005年
4 申义;粮食价格下跌原油价格回落[N];国际商报;2005年
5 张 毅;原油进口量大价高之忧[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6 林慧;原油仍将保持强势[N];期货日报;2005年
7 倍特期货 魏宏杰;原油期价呈现对称性强势[N];期货日报;2005年
8 王亮亮;原油三季度末有望见顶[N];期货日报;2005年
9 记者林川;欧佩克拟增产原油[N];人民日报;2003年
10 记者林川;欧佩克决定增产原油[N];人民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