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查干凹陷油气成因与勘探方向
【摘要】:
白音查干凹陷位于二连盆地西端,主要沉积地层是中生界白垩系。根据烃源岩有机质含量、类型和成熟度确认白音查于凹陷有三套烃源岩:都红木组一段、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二段。都一段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而成熟度低,具有一些独特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1)Ph/nC18比值高(>2),而Pr/Ph比值低(<0.4);2)C_(29)甾烷20S/(R+S)、ββ/(αα+ββ)比值低,均低于0.25;3)C21甾烷/(C21+∑C29)甾烷、C21萜烷/(C21萜烷+C30藿烷)比值也明显低于其他两类烃源岩。腾格尔组和阿二段烃源岩则有机碳相对偏低而成熟度比较高。二套烃源岩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为1)Ph/nC18比值低,低于或接近1,Pr/Ph比值相对较高(>0.6);2)C_(29)甾烷20S/(R+S)、ββ/(αα+ββ)比值高,均高于0.4;3)C21甾烷/(C21+∑C29)甾烷、C21帖烷/(C21萜烷+C30藿烷)比值也明显高于都红木一段烃源岩。
达尔其油田原油的粘度差异很大,稀油、普通稠油和特稠油均有分布。根据原油的物性、族组成、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及生物降解特征将达尔其油田原油分为五个类型。第一类原油粘度和密度低,族组成以饱和烃组分为主,非烃和沥青组分含量低,甾烷异构化指标高,未遭受生物降解。属于成熟度较高的稀油,油源来自深部腾格尔组和阿二段成熟烃源岩。第二类原油粘度特大,密度相对较高。族组成以非烃和沥青质组分为主,饱和烃含量低。甾烷异构化指标低,未遭受生物降解。这类原油属于原生低成熟特稠油,油源为都一段未熟、低成熟烃源岩。第一和第二类原油为达尔其油田基本的原油类型。第三类原油为第一和第二类原油混合的产物,并以第一类原油为主。该类原油甾烷异构化指标偏低,粘度和密度相对高于第一类原油,但仍为稀油。第四类原油为第一类原油经历生物降解而形成的。原油密度、粘度相对较高,属普通稠油。第五类原油是由第三类原油生物降解的产物,原油密度和粘度与第四类原油相近,但甾烷异构化指标相对较低。
达尔其油田油层生物降解作用不仅与油藏深度和地表水连通性有关,也与原油物性和族组成有关。第二类原油虽然油层浅,但未遭受生物降解作用。而第二类原油油层之间或上下邻近层位的第一和第三类原油的油层则发生较强的生物降解作用。
根据原油分布特征和区带圈闭含油性综合评价结合近年勘探成果,确定近期勘探部署为:“滚动两个目标,评价三个目标,预探三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