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晚元古代辉绿岩墙岩石成因的初步研究
【摘要】:
徐州地区晚元古代包括高Ti系列(TiO_2=3.67-3.76 wt %)、低Ti系列(TiO_2=1.24-1.55 wt %)和过渡Ti系列(TiO_2=2.45-2.56 wt %)三大系列。通过详细的岩石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这些岩石具有各自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高Ti系列的低La/Nb、Zr/Nb比值和亏损的Nd同位素组成显示其类似于OIB的特征,过渡Ti系列则显示出EMII-OIB的特征,而低Ti系列则高La/Nb、Zr/Nb比值和变化的Nd同位素组成显示出一定比例的富集岩石圈地幔或地壳物质的参与。在岩浆过程中经历了各自不同矿物组合的分离结晶作用。
运用MgO=8%进行标准化,结合岩石成因理论讨论了三大系列辉绿岩的形成相对深度和熔融比例,其中高Ti系列的原始岩浆形成深度大,熔融比例小,源区相对最为富集易熔组分;低Ti系列的熔融深度最浅,比例最大,源区相对亏损易熔组分;过渡Ti系列则介于前两大系列之间。
所有的观察事实反映徐州地区晚元古代辉绿岩来源于具有不同深度、不同富集程度的Nd同位素亏损地幔,因此最好的解释模式就是它们为地幔柱冲击作用下岩石圈-软流圈-地幔柱相互作用的产物。结合新元古代全球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及其岩浆活动与地幔柱的密切关系,徐州地区晚元古代辉绿岩墙群为地幔柱作用在华北陆块边缘的记录。
|
|
|
|
1 |
程海;浙西北晚元古代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J];地球化学;1993年01期 |
2 |
樊金涛;;苏北东海超镁铁岩初步探讨[J];江苏地质;1993年Z1期 |
3 |
吴根耀,符鹤琴,汤加富;赣东北地区晚元古代登山群火山岩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J];岩石学报;1998年02期 |
4 |
吴茂炳,叶先仁,刘春燕;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氦、氩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学报;2004年06期 |
5 |
T.Falkum;J.S.Petersen;陶炳昆;;瑞典挪威造山带——晚元古代板块碰撞的一个实例[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2年04期 |
6 |
李嵩龄,张志德,杨德朴;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地区晚元古代超基性岩岩石化学特征与成岩地质环境[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5年03期 |
7 |
尹磊明;朝鲜晚元古代生物地层新知[J];古生物学报;1990年04期 |
8 |
浦勇,罗星民;我国的黑色花岗石资源[J];非金属矿;2000年04期 |
9 |
刘洪文;黄智龙;申宝剑;;胜利油田惠民凹陷辉绿岩中黑云母矿物化学[J];矿物学报;2007年Z1期 |
10 |
N.M.Chumakov;高坪仙;;南乌拉尔的上前寒武纪地层[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1年02期 |
11 |
赵志强,马战友,杜晓冉,李铭;新疆阿尔金山清水泉—花泉子地区地球化学特征[J];物探与化探;2004年06期 |
12 |
李东亮;王灵歌;崔宝雷;;辉绿岩发育的复杂小断块区地震综合解释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8期 |
13 |
李建峰;夏斌;刘立文;徐力峰;何观生;王洪;张玉泉;杨之青;;西藏普兰地区拉昂错蛇绿岩中辉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08年10期 |
14 |
李东亮;王玲歌;崔宝雷;;辉绿岩发育区地震综合解释方法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3期 |
15 |
徐云甫;姬丙艳;;喀雅克登塔格北坡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研究[J];高原地震;2009年03期 |
16 |
刘林;;岚皋县官元钛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硅谷;2010年19期 |
17 |
王霞田;戴俊生;冯建伟;张效恭;于景锋;;高邮凹陷北斜坡辉绿岩识别及其形成时期的确定[J];科技导报;2011年07期 |
18 |
陈孝德,史兰斌;五台-太行辉绿岩岩墙群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83年16期 |
19 |
吴克难;郝淑英;;江苏铜山县马头山钛铁矿矿物组分及分选特征初步研究[J];江苏地质;1993年Z1期 |
20 |
冷冬灵;判断构造交点的一个基本的磁异常特征[J];铀矿地质;200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