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油田老451区块储层特征及精细油藏描述
【摘要】:老河口油田老451区块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孤岛区境内,区域构造上位于渤海
湾盆地济阳埕子口凸起北斜坡腰部,是一个以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二、三段砂岩
为储层的构造-岩性油藏。该断块自94年投入开发,起初有两口井(老45、L451)
获得工业性油流,但其后(1999年)在与老45、L451相同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条
件且地理位置上紧邻,L451.斜1、L451.2和L451-3井接连打空。表明该断块内
的储层及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这给断块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带来极大的不确定
性。
本文运用矿物学、岩石学及沉积学对老451沙二、三段的沉积相进行了精细
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层序地层的方法建立了沙二、三段和沙一段-东营组的层
序格架。将研究区内的层序格架组成分为五类模式:即陡坡型、缓坡型、高垒型、
深洼型、冲积型。研究认为:S_1底部砂岩属湖浸期的滨岸滩坝沉积,横向延伸范
围广,是本区油气的良好储集体;沙二、三段则为周期性进积的水下冲积扇沉积。
储层主要为沙三段上部的粉砂岩和砂砾岩,砂体主要分布在老451井东断裂上升
盘;沙二段的砾岩、含砾砂岩及粉砂岩,砂体主要分布在两个地区:老斜452井
至老451-斜1井一线、东部桩106-14-7井至老451井以及桩106-14-10
井一带。
本文对研究区沙二、三段储层的孔隙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沙二、三段
储层孔隙主要为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和溶蚀填隙物内孔隙,其次为粒间
孔隙。喉道以孔隙缩小型和收缩型为主,孔隙结构主要包括三类:Ⅰ_A类具有高
孔隙度、高渗透率和粗喉道的特点;Ⅰ_B类具有较高孔隙度、较高渗透率和粗喉
道的特点;Ⅱ_A类孔渗低,喉道中值较前两类低。研究区剩余油主要受沉积微相、
储层参数和储层微观特征影响,三者共同作用使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沙二段砂体正
韵律顶部和沙三段扇中砂体部位。这些部位应是今后滚动勘探的重点。
研究表明,老451断块共发育10条断裂,对油气具有控制作用的是老451
井东1号断裂、老451井南断裂和老45井南断裂。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是砂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