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
【摘要】:济阳坳陷在古近纪晚期,新近纪早期由断陷活动转为坳陷活动,经过馆陶早期的断
剥超覆和填凹补平作用,到馆陶晚期古地形渐趋平缓,新地层覆盖在所有老地层之上,
断层活动强度逐渐减弱,发育冲积扇-河流-淡水极浅湖沉积体系,具有良好的生储
盖配置关系。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断层活动性质和断层活动强度的研究,开展古构造应
力场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断层活动对地层层序和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进行馆陶组
成藏要素研究,建立了馆陶组成藏模式,分析了断层活动和构造应力场对油气成藏的
控制作用,为济阳坳陷下一步馆陶组勘探提出3点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性成果为:
1、通过13条地震剖面的解释,共解释出馆陶早期92条活动性断层,晚期75条活动
性断层,通过断层生长指数和古落差计算,对比发现:济阳坳陷断层活动强度在馆陶
早期大于馆陶晚期,边界大断裂活动强度明显大于济阳坳陷内部,总的来说在馆陶早
期断层活动强度车镇凹陷惠民凹陷东营凹陷沾化凹陷。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从馆陶
早期到馆陶晚期断层活动由南向北迁移,而惠民凹陷断层活动则显示由北向南,由西
向东迁移的特征。
2、应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和构造形迹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济阳坳陷馆陶早期、
晚期以及明化镇期的古构造应力场方向,应用现今和地史时期相似地质条件估算和声
发射测量结果估计出馆陶早期、晚期和明化镇三期应力场数值的大小范围,依此为约
束条件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模拟了馆陶早期,馆陶晚期和明化镇期古构造应
力场。馆陶早期最小主应力全为张应力,0.1~3.7MPa,最大主应力全为压应力,水平
剪应力总体上显示左旋剪切特征,最大主应力在惠民凹陷近SN,NNW向,其它地区近NEE
和NE向。馆陶晚期以挤压为主,最大主张应力不超过0.1MPa,济阳坳陷中部水平剪应
力右旋,而东西两侧显示左旋剪切特征。明化镇时期张应力区退缩到沾化凹陷东北角
和埕北地区,在坳陷中部为右旋剪切,东西两侧略带左旋剪切,主应力方向接近现今
应力场方向,即最大主应力近于EW方向。
3、根据油气藏输导体系分布及成藏条件的不同,济阳坳陷馆陶组油气藏形成模式
可归结为三型四类:凸起带成藏模式,断裂带成藏模式,斜坡带成藏模式三类,其中
凸起带成藏模式又可分为双断凸起带成藏模式和单断凸起带成藏模式,即三型四类。
4、馆陶组油气藏都是它源性油气藏,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通道,盆地主要
断裂系统控制油气垂向和平面上的分布,断层活动形成的披覆背斜,断鼻、断块构造,
岩性尖灭是馆陶组主要的油气圈闭类型。同时断层活动还控制着油气藏油品性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