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邻二氯苯的研究
【摘要】:本文以H_2O_2/UV、O_3/H_2O_2/UV均相高级氧化技术为例,选择水体中常见的
有毒难降解的卤代芳香化合物——邻二氯苯作为代表,对其去除效果、影响因素
及降解机理和途径进行了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的成果与认识:
(1)通过系统全面的文献查阅,对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水处
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总结出H_2O_2/UV、O_3/H_2O_2/UV均相高级氧化技
术应该是处理水体中邻二氯苯的有效方法。
(2)通过系统的实验,掌握了H_2O_2/UV体系氧化降解水中邻二氯苯的性能、
动力学以及机理。证实H_2O_2/UV体系氧化降解水中邻二氯苯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反应速率大,氧化能达到完全矿化的程度;氧化降解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
氧化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是2-氯酚、2,3-二氯苯酚、3,4-二氯苯酚、1,2,3-三羟
基苯、1,2,4-三羟基苯等;以及开环产物,如甲酸、乙酸、乙二酸等。
(3)通过系统的实验,掌握了O_3/H_2O_2/UV体系氧化降解水中邻二氯苯的
性能、动力学以及机理。证明O_3/H_2O_2/UV体系氧化降解水中邻二氯苯也具有很
好的效果,反应速率大,氧化能达到完全矿化的程度;氧化降解反应也符合准一
级动力学规律;氧化的主要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与H_2O_2/UV氧化体系基本相同。
但由于体系中微量O_3的存在,降解过程中生成了较H_2O_2/UV氧化体系中多的水
溶性羰基化合物,导致达到完全矿化需要更长的时间。
(4)通过离子色谱技术,对降解反应生成的小分子有机酸和氯离子进行了
定量检测,掌握了反应体系中甲酸、乙酸、乙二酸和氯离子的浓度变化规律。
本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高级氧化技术理论,而且为H_2O_2/UV和O_3/H_2O_2/UV
高级氧化体系在饮用水的深度处理的应用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
|
|
|
1 |
曾昭慧,程秀荣;车间空气中邻二氯苯气相色谱测定方法[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0年02期 |
2 |
杜尧国,刘星娟,李雷鸣;氯苯类在地面水中的光降解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1992年04期 |
3 |
王松林;刘哲;杨利芝;;水溶液中邻二氯苯的超声去除[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9期 |
4 |
陈俊芳;万大明;李国玉;;二氯苯气相色谱分析[J];分析化学;1982年05期 |
5 |
徐涛,肖贤明,刘红英;UV/H_2O_2光化降解水中邻二氯苯的反应机理[J];中国环境科学;2004年05期 |
6 |
王海鹏;王训遒;蒋登高;;二氯苯异构体的分离方法[J];中国氯碱;2008年01期 |
7 |
段正康,杨英顺,戴卫平;邻二氯苯合成邻氯对硝基苯胺研究[J];染料工业;1996年04期 |
8 |
罗会堂,魏道圃,杨艳菊;二氯苯的气相色谱分析[J];河南化工;2005年07期 |
9 |
喻红梅,秦金平,崔咪芬,乔旭,陈长林;二氯苯同分异构体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J];中国氯碱;2005年07期 |
10 |
孙文勇;李迎堂;;染料中间体溴氨酸钠产品合成工艺改进研究[J];盐业与化工;2010年03期 |
11 |
王韻秋;;氯化苯与二氯苯国外生产情况介绍[J];氯碱工业;1983年06期 |
12 |
李稳宏;;三氯杀虫酯生产车间工艺设计[J];应用化工;1988年06期 |
13 |
张惠兰;氯苯生产中邻、对二氯苯的分离提纯方法[J];山西化工;1995年01期 |
14 |
王海鹏;蒋登高;王训遒;;气相色谱法分析二氯苯[J];应用化工;2007年12期 |
15 |
卢强;张松林;张晓伟;杨敬辉;唐睿;伏小勇;;氯苯和邻二氯苯的蚯蚓急性毒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
16 |
王跃龙,黄奇茂;邻二氯苯复配杀蛆剂的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2年02期 |
17 |
滕雅娣,由利新,王思林;4-(3,4-二氯苯基)-4-氧代丁酸的制备新工艺[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8 |
王玉芬;张肇铭;胡筱敏;贡俊;;球形红细菌厌氧降解邻二氯苯及其机理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8年05期 |
19 |
刘仕伟;李露;于世涛;刘福胜;解从霞;;N-(4-氯苯基)-N′-(3,4-二氯苯基)脲合成工艺[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0年11期 |
20 |
王文祥,刘洪杰;氟氯苯胺制备中硝化工艺的研究[J];河北化工;199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