埕东—飞雁滩地区层序地层与油气成藏研究
【摘要】:埕东飞雁滩地区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北部,本文通过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古生物等资料,将馆陶组上段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3个体系域、10个准层序组、23个准层序,本文还根据岩石类型、颜色、古生物化石、沉积构造、颗粒结构和砂体形态等沉积相标志,总结出该区有包括河流相、湖泊相、辨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风暴岩在内的五种沉积相模式,提出埕东飞雁滩地区新近系馆上段存在湖泊相和三角洲,而不是单纯的河流相。馆上段沉积时期,构造活动弱,加之古地形平坦,古气候成为馆上段层序地层发展的主控因素。阐述了古气候、湖平面和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的关系,分析了馆上段沉积演化的过程,低位域时期,气候干旱偏热,地层以河流相和三角洲相充填,湖侵域时期,古气候潮湿温暖,地层主要以滨浅湖相充填,高位域时期气候干旱炎热,地层则以三角洲-泛滥平原沉积充填。按照圈闭形态、成因类型可以将其油气藏划分为四大类,包括地层油藏、构造油藏、岩性油藏及复合油藏,分别研究了三条重点油藏剖面的沉积体系展布和油藏特征。由于受层序发展演化的控制,各级层序地层单元中的油气藏具有不同的特征,包括油气藏的空间排列特征、油气藏的圈闭类型和规模大小等,各级层序地层界面(包括层序界面、初次湖泛面、最大湖泛面和准层序界面)对油气成藏具有不同的作用,可见层序地层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古地貌、地层超覆、岩性和构造也是油气藏形成中的影响因素,这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