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P2P文件共享软件的版权法问题

张金平  
【摘要】:P2P文件共享技术的出现,给世界各国的版权保护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科技与法律的较量过程中,法律往往显得落后一步。然而,最终的结果也尚未卜。由于美国对于网络环境下的私人复制以及版权间接侵权采用的是司法救济的手段,本文主要以美国的P2P版权纠纷系列案为核心进行展开。 本文第一章节系统地介绍P2P了文件共享的技术、工作原理及其类型,目的在于发现P2P技术与版权法冲突的根本原因。其中,根据开发者或运营者对P2P共享软件的控制能力强弱,依次可以分为混合分布式架构、半中心化架构和纯分布式架构。这三种类型的P2P对于各自开发者或运营者的版权责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作品在P2P软件上的上传、服务器存储(或者缓存)、下载的应有(而实际未进行的)使用许可流程以及运营者的法律地位。 本文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P2P文件共享软件版权侵权理论及其典型案例。首当其冲的是Sony案,尽管该案并非直接针对P2P技术,但是该案的“实质非侵权用途”理论对于任何涉及版权的技术开发者或者运营者的免责事由有着普适性的作用。其次是Napster案,这是针对P2P的第一案,美国法官首次用判例法中有关帮助侵权和替代侵权的理论艰难地抵抗住P2P技术的第一次冲击。紧随其后的是Grokster案,美国法官大胆突破,提出引诱侵权理论试图“后发制人”。 本文第三部分是文章重点,主要介绍了P2P文件共享软件版权问题的最新进展。在引诱侵权这种消极方式打击P2P所涉及的版权侵权仍不充分时,美国法官在LimeWire中明确指出其运营商应当采取而未采取当时市面可行的过滤措施是其承担引诱侵权责任的重要原因。然而,技术仍在发展,美国已经意识到仅仅打击P2P运营者还不足够,开始把矛头转向使用者。另外,美国国会还认为司法手段并不足以有效打击P2P的版权侵权问题,试图从多方面立法解决:首先是提出规范P2P软件运营者和版权内容发布者行为的法案,其次是提出限制政府职员使用P2P软件,再者是提出部分作品的网上使用应适用法定补偿金制度的法案。与此同时,本文还发现,澳大利亚版权人在iiNet案中就P2P侵权的矛头,已经直指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该案对于同为英美法系的美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的版权人是否也会把P2P侵权的矛头指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 文章结尾部分主要总结了美国采用司法手段解决P2P版权侵权的做法及其优缺点,然后在澳大利亚的相关案例以及美国的相关立法之上,就不断发展的P2P技术,展望未来的版权法发展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宋克宁;;美国法官培训印象[J];山东审判;2011年01期
2 赵善祥;;记美国法官精细判案一例[J];法学杂志;1986年04期
3 李颖;美国法官培训对我国法官教育之借鉴[J];法律适用;2000年08期
4 ;我国法官知多少[J];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04期
5 ;我眼中的美国法官[J];公民导刊;2003年10期
6 张晓薇;;美国法官的角色:传统与现代的交织[J];民事程序法研究;2004年00期
7 丁文生;;美国法官责任制度附议[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8 李贤华;;美国法官丑闻及惩戒制度[J];人民公安;2010年04期
9 倪兰;;谷歌数字图书馆和解协议被美国法官驳回[J];通信世界;2011年10期
10 徐艳阳;;崇尚实践经验的美国法官哲学——从卡根的任命谈起[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8期
11 朱文英;;对美国法官的评价[J];环球法律评论;1980年04期
12 徐友军;;论美国法官的判决[J];国外法学;1986年03期
13 李昌超;;美国法官监督评查制度的特征及启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4 韦帷;;美国法官竞选二三事[J];读者(原创版);2008年08期
15 ;美国法官判“哈利·波特”作者未剽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08期
16 ;环球博览[J];江海侨声;1997年14期
17 沈翼敏;走近美国法官[J];检察风云;2002年14期
18 陈开琦;;美国法官遴选制的机理及启示[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19 陈健;郑飞;;美国法官电子信息证据开示管理指南[J];证据科学;2011年02期
20 刘赓书;;美国法官的选拔、训练和撤换、退休制度[J];环球法律评论;198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浴宇;论司法改革对美国法官地位的强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韦康;中美法官制度比较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3 张金平;P2P文件共享软件的版权法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留美学者 姜晨;美国法官是如何受到监督的?[N];东莞日报;2012年
2 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调研处 罗灿 辽宁省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 兴成鹏;美国法官如何面对绩效评估[N];法制日报;2014年
3 林晓云;我眼中的美国法官[N];法制日报;2003年
4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李贤华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 郭敬波 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 徐斌 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梓臣;由美国法官惩戒案引发的职业伦理思考[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孙培军;美国法官的罪与罚[N];学习时报;2013年
6 于秀艳 编译;美国法官的基本司法技能[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张镇强;美国法官判政府赔偿1亿美元的启示[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8 记者 温宪;美国法官撤销对本·拉登指控[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晓敏;美国法官的审判效率[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杜颖;美国法官的多重监督机制[N];学习时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