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新时期进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伟大创举。“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努力打造政治、经济、文化的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实施5年以来,经贸合作成果显著,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互专利申请均大幅增加,随着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逐步深化,知识产权纠纷日渐增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势在必行。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党的“十八大”确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又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需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创业主体,技术含量高、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能够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成果需要知识产权化进行保护,发挥知识产权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环境为研究出发点,详细梳理了东盟及中亚部分国家的知识产权现状,系统分析了中国海外企业遇到的知识产权困境,科学分析原因,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海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从多边、双边机制、国内法以及企业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国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和一体化建设,国内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企业应建立核心知识产权体系,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培育知识产权文化,提高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的能力,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