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
【摘要】: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学说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考察了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
与藏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关系,探索了中华文化多维向心结构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原
因。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有很大关系。但民族与文化二
者又不能完全等同。因为民族有地域范围而文化则不受限于此,同是一个民族却可以吸收
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化。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种多元复合体。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统
一的国家里,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其发展空间,同时又与整个中华文化的
母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中华文化结构的多维性的一面来看,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
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它们都是中华文化肌体上的血肉和组成部分;从向心性的
一面来看,在地域空间上分布很广的中华各民族文化,又有着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建
立在这种文化心理结构之上的普遍的民族认同感。各族人民自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
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就是由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民族认同感自然生发出来的。“多
维”与“向心”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只注意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就会造成重大
的偏差和失误。
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
许多文化成分,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它在物质层面、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上都具有自
己的特点,同时又蕴涵着中华母文化的共性。西藏在元朝并入自己祖国的版图以来,维护
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这个地区的主旋律。因为藏族人民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中认识
到,祖国的统一和强大,既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也符合藏族人民的局部利益。本文
通过《格萨尔》以及吐蕃王朝以来的某些文化现象(如史传文学)的分析,对此进行了论
证。
《格萨尔》是藏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重要宝典。它产生于一两千年前
的青藏高原,在流传过程中打上了各个时代的烙印。它不仅反映了青藏高原由分裂走向统
一的伟大历程,而且表现了元朝以来青藏高原与中原内地的关系,歌颂了藏族与汉族以及
其他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本文把《格萨尔》放在中华文化的多棱镜下,对其丰富的文
化内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我们通过研究史诗来研究我们的民族和文化,要从现实的客观需要出发,以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进行追根求源、由表及里的探索。研究和探索的目的,是要建设一个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体系,用新的文化来化育天地,化育社会,化育新人,使得现实实践
的主体在身心两方面都发生巨大的飞跃,进入新的境界;同时也使得我们的社会环境、自
然环境以及各种人文主态环境都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根据实践需要对我国各民族的
文化传统进行必要的整合,是建造新的文化体系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化的多维
向心给构始终起着自调整、自规范、自导向的作用。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引言”结合《格萨尔》等文化现象论述了人类文化的基本特性,
提出“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这一命题,并从“需要”和“交流”等角度初步论述这
一文化结构的形成原因。第一章从自然地理环境、文化表现层面、族际文化关系等方面论
述了藏文化的特点及其中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的共性。第二章从考古发现、神话传说、民族
起源等方面论述了藏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根本原因。第三章论述
了汉藏史传时代的统一战争、统一观念以及反映这些社会历史内容的史传文学对《格萨尔》
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结语”总结了中华文化多维向心结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史线
索,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