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城市煤炭流通趋势分析
【摘要】:
煤炭是我国的第一能源,其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煤炭的流通与消费对
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炭的消费以生产消费为主,工业发达的大、中城市
是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地,本文即以大、中城市的煤炭流通为视角对我国煤炭流通的趋势进
行了探讨。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及供需情况。从煤炭资源的特点、我国煤炭资源
的分布、我国煤炭资源的供需情况及国内煤炭消费结构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随着国民经济
的发展,在能源需求中煤炭需求的比重将有所下降,但对煤炭需求的绝对量是逐渐增加的。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大多集中在中、西、北部地区,特定的煤炭资源地理分布决定了“北煤
南运、西煤东调”,“中煤四运”的煤炭流通格局。从煤炭的消费结构和消费的地理分布来看,
煤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的大中城市。
第二部分分析了大中城市煤炭流通现状。煤炭作为国家的重要物资,政府对其生产、
流通、消费一直进行着严格的宏观调控。1996年下半年以来,供大于求的现象持续发展,
尽管有关部门对国有重点煤矿采取了“双控”(控制总产量、控制库存)限制,但煤炭总产
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社会库存居高不下。而由于对煤炭市场宏观调控不力,各煤炭企业为
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惜代价、乃至不择手段,形成了无序竞争的局面。国有煤炭流通企业由
于历史包袱和现实问题,其竞争力日益减弱,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媒炭流通的主渠道作用也
随之减弱,煤炭经营的计划色彩正逐步减弱。随着城市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大、中城市的
燃烧结钩面临着根本性的改变,城区煤炭消费量逐年下降。运输依然是制约煤炭流通的瓶颈。
第三部分对大中城市煤炭流通的趋势进行了预测。从煤炭的需求来看,随着国民经济
的发展煤炭的需求量将稳步增长,但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将逐步下降;从煤炭供
给来看,我国煤炭供大于求的局面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从煤炭的消费来看随着城区环境保护
力度的加大,煤炭的消费将以洁净煤和型煤为主,煤炭的消费将逐渐由城区转向城市周边地
区转移;煤炭经营主体多元化,煤炭流通市场化的经营格局正逐步形成;代理、配送等煤炭
经营方式发展迅速;煤炭的运输将以发展综合运输系统,提高运输效率为发展方向,并逐步
扩大坑口发电以输电代替输煤;煤炭的价格在近一阶段将持续走低。
第四部分对煤炭流通的几点思考。煤炭资源是有限的,对这个资源的利用和配置,要
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要进一步加强煤炭
法规的建设,实施煤炭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加大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力度,大力发展洁净煤技
术。要加大《煤炭法》的执法力度,规范煤炭市场,严格煤炭经营许可证制度,积极培育煤
炭经营主体,适应煤炭市场的发展,煤炭流通企业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对国有煤炭经营企
业,要给以相应的政策使其减轻负担、卸掉包袱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以促进和加速实现
煤炭流通行业的经营主体多元化和煤炭流通市场化的发展。要逐步探索和发展煤炭经营中的
代理、分销、网络化销售等营销方式,逐步调整煤炭经营格局,健全煤炭销售网络,建立煤
炭交易市场,开展煤炭期货交易。在煤炭流通服务现代化上,要在煤炭流通的一条龙服务、
集装运输、减少污染、高效节能等方面不断完善服务。要进一步加强煤炭运输管理,大力发
展综合运输,加大管道运输量,逐步加大电力运输对煤炭运输的替代。要充分利用现实条件
和资源逐步实现煤炭流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努力发展国外市场,扩大外销渠道,积极开拓
国际市场。政府对煤炭流通行业的发展要从政策、规划、管理、法制建设上给与及时、有力
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