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言论传播引论
【摘要】:
该论题力图探讨网络言论传播以及网络舆论引导问题。这种探讨无论对言论传
播研究的丰富还是对网络传播研究的深化,都具有理论、学术上的重要意义,也有
助于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鉴于以往对与此相关问题的探讨,微观、定量研究多
而宏观、定性研究少,笔者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哲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
成果,把网络言论传播置于整个传媒环境、整个社会环境中予以考察观照,力图从
宏观角度作一些学理上的深入开掘,并达到视角和观点突破、创新的程度。以下是
论文的主要内容:
1、从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看,目前网络言论的传播形态主要有“网站转发言
论”、“网站原创言论”和“网民交互言论”三类。与传统传媒的言论传播相比,网
络言论传播在时效性、覆盖面、信息量等方面都体现出自身的优越性,但网络言论
传播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自由性和交互性。
2、网络传播中“把关人”作用的减弱带来言论传播主体的自由与多元。网络
言论传播主体从专业传播者向非专业转播者的转移,展现了言论作为意见交流方式
有其普遍性、交流性的特点。但是,包括网络言论传播在内的大众传媒的言论传播,
不仅是一种社会交流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调控方式。互联网加剧了言论传播问题上
自由与控制的二律悖反,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新的相对平衡。
3、言论的交互传播从理论上说有助于提高言论传播的说服效果,但是从目前
网民言论的交互内容和交互方式看,言论交互传播的说服效果并不显著。以电子论
坛为主体的网民言论交互传播,具有拓展“意见自由市场”的意义,但网络言论交
互传播的意义,需要从整个互联网这一“大市场”的角度予以评估。“意见自由市
场”尽管是西方自由主义论者的理想,其理论诠释并不完善,因为大众传媒的言论
传播应该实现真、善、美的综合价值。
4、在已经步入或正在步入的网络时代,网络言论传播会进一步加强。从技术
进步的角度看,网络言论传播会更加提升其交互的特性,并实现多媒体传播形态;
从传媒竞争的角度看,网络言论可以提高网络信息的原创性,展现互联网站自身的
传播个性,从而提高互联网站的竞争力;从公众需求的角度看,通过网上言论传播
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正是网络时代的公众日益提高的情感和意志的需求。
5、网络言论传播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也带来了消极的社会冲击。网络虚
拟社区骂街的霸权氛围和游戏心态,扫荡了网络空间的文明气息。包括言论传播在
内的网络传播加剧了公众的分化过程,降低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网络言论传播更
使舆论环境复杂化,加大了大众传媒舆论引导的难度。
6、网络空间并非特区,传统传媒言论传播的真、善、美原则,应该也能够在
网络空间得到体现。在舆论控制相对减弱的网络空间,实现言论传播真、善、美的
综合价值,需要采取一些新的策略:设置议题提高控制力,说理表述增强影响力,
协同一致形成合力。
论文贯穿的中心思想是:网络言论传播的自由性与交互性,对社会舆论、社会
整合带来重要影响和冲击;网络言论传播主体从专业传播者向非专业传播者的转
移,展现了作为意见交流方式的言论有其普遍性、交流性的特点,但包括网络言论
传播在内的大众传媒言论传播,既是一种社会交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调控方
式,大众传媒言论传播应该实现真、善、美的综合价值;尽管网络言论传播在一定
程度上是向强调“趋善”的“意见自由市场”的接近,但网络言论传播要实现真、
善、美的综合价值,应适应网络传播的特点并采取一些新的策略,从而提高网络言
论传播和网络舆论引导的效果。